《创世记》讲述了从世界的起源到以色列全家进入埃及的故事,展示了耶和华与亚伯拉罕之约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逐步开始成就耶和华对亚伯拉罕的三大应许:后裔(创12-22)、地土(创21:30-31; 23:17-20)和祝福(创19:29; 21:13, 22-23)。耶和华曾向亚伯拉罕预告,他的后裔必在外地寄居,服事那地的人四百年,到了第四代必回到这里(创15:12-16)。《出埃及记》的故事就是这一预言的应验,也是亚伯拉罕之约的进一步实现:耶和华藉着摩西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1-18),并且与以色列人立约、使他们成为神的子民(19),更是藉着会幕与以色列人同住(40)——这些事件也为以色列人敬拜事奉神(利未记)和得着神所应许的产业 (民数记) 作了预备。出埃及记的内容可以分为个三个部分:出埃及的拯救(1-14),旷野的试验(15-18)和西奈山的立约(19-40)。出埃及的故事背景是以色列人在埃及地逐渐发展壮大,埃及兴起的新王因为不认识以色列的神,而重重地奴役以色列人;然而以色列人没有忘记耶和华,耶和华也没有忘记他们(1-2)。耶和华早在八十年前就预备了摩西,到了时机成熟的时候便开始施行拯救(2:23-25)。耶和华要作的第一件事和最重要的事,就是让人认识他的名。
耶和华首先在荆棘丛的火焰中向摩西显现,并差遣他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当摩西询问神的名字时,神告诉摩西两个名字:一是”自有永有者”(3:14),这是关乎神的超越性,表明神是独一的真神;二是”耶和华”,就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3:15),这是关乎神的临在性,表明神是与人有关系的神。对神的超越性和临在性的启示和认识贯穿着整本出埃及记:在出埃及的过程中,耶和华藉着十灾审判了埃及的一切神祗,让埃及人认识耶和华是独一的真神(5:2; 12:12);又藉着使以色列人”逾越”灭头生之灾,让以色列人认识耶和华对他们的拯救(12:13);最后藉着领以色列人过红海,让以色列人认识到耶和华为他们争战(14:13,31)。在出埃及之后,耶和华一方面通过可畏的异象,彰显了他的威严和圣洁(19:16-18);另一方面又通过主动与人立约,表明他对以色列人的接纳(19:4-6),并且乐意与他们同住(25:8; 40:34)。
在旧约圣经中,耶和华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使人认识他的名,包括对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立约和祝福(创22:17),对摩西的超自然的显现(3:2)和直接的话语启示(3:14-15),对以色列人大能的拯救(14:13)和丰盛的慈爱(34:6-7),赐律法给以色列人 (20:1-17),使悖逆的人心里刚硬(4:21; 赛6:9-10)、并遭受审判(12:12; 赛6:11),等等。在旧约历史上,耶和华的拯救和审判不断地交织,最终藉着他的爱子耶稣基督降世达到高潮:耶稣为了拯救世人,承担了神对罪人的审判(林后5:21),让人藉着他就可以完全地认识父神(约1:18; 约14:6-7)。耶和华的名字也是耶稣的名字:耶稣就是首先的和末后的(启1:17)自有永有者,也是与人立约(可14:24-25)、与人同住(约15:4)的神。愿我们所有跟从耶稣的人都能以服事这位超越的独一真神为荣,并且以经历他的同在为乐!
文 / 周元圣
神在与亚伯兰立约时,曾预告他的后裔要在外地寄居,并且服事那地的人四百年,到了第四代,他们必重新回到这里(15:13-16)。创世记37-50章通过记载约瑟的故事,详细讲述了雅各一家从应许之地迁到埃及地寄居的过程,也为出埃及记的内容作了铺垫。约瑟的故事在创世记中有三个层面的意义:一是通过约瑟在一生的坎坷遭遇中经历神的同在和祝福(39:2,21),展现了神的恩典;二是通过神藉着人所作的恶成全了神要保全许多人性命的美好旨意(50:20),展现了神的主权;三是通过神在亚伯拉罕的后裔身上延续他的应许(50:24),展现了神的信实。约瑟的一生像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被父亲偏爱、又被兄长贩卖,被军长信任、又被妇人诬陷,被狱长器重、又被酒政遗忘,但最终被法老高抬,成为埃及人和以色列全家的拯救者。约瑟能够被神重用,一方面是因为神的同在和保守,另一方面也是源于他对神的敬畏,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约瑟胜过了情欲的试探(39),与犹大的不雅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8)。
约瑟被兄弟贩卖之后,被带到埃及,作了军长波提乏的奴隶;但是神与约瑟同在,使他所作的尽都顺利,并且被指派管理主人所有的一切(39:1-6)。然而,顺境中孕育着危机:神与约瑟同在,主人的妻子却想要与约瑟同睡(39:7)。约瑟面临着极大的试探:妇人的诱惑是强烈的,因为妇人的身份尊贵,约瑟的身份卑微;妇人的诱惑也是持续的,她天天对约瑟说同样的话(39:10)。尽管如此,约瑟却全方位胜过了试探:他在情感上没有被妇人所吸引,在理性上认定这事是极恶的、是得罪神的,在意志上拒绝了她的请求,在行动上避免与她在一起(39:8-10)。没想到妇人竟然主动出击,在无人的时候抓住约瑟的衣服;在千钧一发之际,约瑟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三十六计走为上,留下自己的衣服跑到外边去了(39:11-12)!约瑟最终胜过了试探,虽然他为此得罪了妇人,也得罪了军长,最后被关到监狱里,但是他唯独没有得罪神,在监狱里神仍然与他同在(39:21)。
约瑟胜过试探的见证是当今所有弟兄们的榜样:因着敬畏神,他对主人妻子的行为发自内心地厌恶,认为这是极恶的事、是得罪神的(39:9);因着对罪的厌恶,他天天采取行动远离试探(39:10),并且在试探临到时果断地选择逃跑(39:12)。然而,如今的现实情况并不乐观,根据马克丹尼森在几年前提供的数据,有62%的福音派男性基督徒看色情片,大多数基督徒和37%的牧师坦承挣扎于色情犯罪。为什么许多弟兄难以抵挡色情的诱惑?为什么许多属灵领袖在性方面犯罪跌倒?约瑟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绝大部分的弟兄都能在理性上认定看见妇人动淫念就是在心里犯奸淫(太5:28)、是得罪神的,但是却很少有人愿意在行动上采取措施远离情欲的试探;当诱惑临到时——就如妇人诱惑约瑟,就发现自己是何等软弱、身不由己、不堪一击,以致酿成大错(诗19:13)。另一些人在行动上采取了防御措施,但是在情感和意志上并没有对罪产生强烈的厌恶;当物理防御或心理防御被突破时——就如妇人抓住约瑟的衣服,就束手就擒,任人宰割(箴7:22)。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抵挡试探的属灵抗性同样也需要日复一日的操练(提前4:8),就是在每天的生活中操练对神的敬畏和爱、对罪的省察和恨恶、以及对试探的远离和抵挡(太6:13; 太26:41; 雅4:7; 约一2:15-17)。
约瑟因着敬畏神,胜过了妇人的试探,被神所使用成为全家人的祝福;耶稣因着敬畏神,胜过了魔鬼的试探(太4:1-11),被神所使用成为全世界的祝福;我们若能因着敬畏神而胜过各样的试探,也必定会被神所重用,成为许多人的祝福!(提后2:21; 彼前2:12)
文 / 周元圣
神给亚伯拉罕的应许在他的子孙后代身上不断地传承:从信心之父亚伯拉罕(22:15-18),到应许的后裔以撒(26:2-5),再到生出以色列十二支派的雅各(35:11-12)。创世记25-35详细记载了雅各的故事,这些故事一方面充分显明了神的主权、信实和同在(25:23; 28:13-15; 31:11-13; 32:28; 35:10-12),另一方面也真实反映了人的罪性、患难和成长(28:20-22; 32:9-12; 32:26,30; 35:2-4,14)。雅各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欺骗人(25-27),到被人欺骗(29-31),再到被神祝福并且给别人祝福(28, 32-35, 49)。雅各起初是一个用诡计夺取哥哥祝福的骗子,而后经历了从离开伯特利(28:19)到返回伯特利(35:15)二十年之久的历练,最终成为一个谦卑敬拜神的应许继承者。在这二十年中,雅各遭受了各样的患难——从风餐露宿孤苦行(28),到母舅亏待兄长害(31-32),再到示剑之祸无地容(34);在这二十年中,耶和华一直在保守看顾雅各——耶和华四次向他显现(28:13; 31:13; 32:28; 35:9),三次赐福给他(28:13-15; 32:29; 35:9),两次为他改名(32:28; 35:10);在这二十年中,雅各对神的认识经历了三次重大的转变——在伯特利邂逅神(28:16),在雅博渡口抓住神(32:26),回到伯特利敬拜神(35:14)。
雅各在雅博渡口与神摔跤是他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32:22-32)。这个故事有许多耐人寻味的地方:摔跤的原因不合常理,不是雅各找神摔跤,而是神主动找雅各摔跤(32:24);摔跤的时机也很特别,雅各正在为即将见他的哥哥以扫而感到惧怕和焦虑,因为哥哥有可能会杀掉他(32:6-8);摔跤的结果出人意料,雅各摔跤得了胜,却又被打伤了大腿窝(32:25)。这些令人费解的故事其实是在为雅各的生命转变作铺垫。雅各名字的原义就是”抓”,这也反映了他前半生的状态:他在母腹里就抓住了哥哥的脚跟 (25:26),之后从哥哥以扫那里抓取了长子的名分,后来又从母舅拉班那里抓取了家室和牛羊;但是到了离开拉班、面对以扫的时候,他却无力抓住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在这个关键时刻,神藉着雅博渡口摔跤的经历彻底翻转了他的生命。雅各与神与人较力看似都得了胜(32:28),但当他的大腿窝被打伤时,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得胜:得胜不是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胜过别人、为自己抓取好处,而是谦卑俯伏在神面前、领受从神而来的祝福。此刻他终于知道,真正需要抓住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神;因此他紧紧地抓住那个人不让他走,除非他给自己祝福(32:26)。神来找雅各摔跤也正是为了给他祝福:神让他的大腿窝脱节、身体变为残疾(32:25),却使他的灵魂苏醒、见了神的面仍然能保全性命(32:30);神使他跛脚行走(32:31),见以扫时七次俯伏在地(33:3),是为了让他在哥哥面前彻底地降卑自己;神使他见以扫的面好像见了神的面(33:10),是为了让他知道,他在以扫面前蒙恩是出于神对他的接纳,而不是出于他自己的精心谋划(32:7-8);神使他不再叫雅各、而要叫以色列(32:28),是为了让他从此不再靠自己抓取、而是靠神来争战[注:”以色列”的原义是”神争战”],同时也是在宣告他成为神与亚伯拉罕之约的继承人,并成为以色列十二支派和多国之父(35:10-12)。在这之后,当雅各再次回到伯特利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一个不再倚靠自己、专心倚靠神,并且时时敬拜神的合神心意的忠仆(35:14; 47:31)。
雅各一生的经历也是每个信徒一生的真实写照。在信徒的天路历程中,有犯罪、有悔改,有得胜、有失败,有孤单、有同在,有平安、有迫害,有喜乐、有悲哀;信徒必定会经过孤苦之中有神同在的伯特利(28:10-22),也要到达破碎之时与神摔跤的雅博渡口(32:22-32) ,但最终会随着生命的更新变化而回归敬拜独一真神的伯特利[注:”伯特利”的原义是”神的殿”],在神的殿中领受神所应许的祝福(35:1-15)。作为蒙神拣选的子民(彼前2:9),我们的一生都是神的杰作(弗2:10),生命中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主恩典的记号(诗65:11)。让我们坚定地相信,耶和华不仅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也是如今你和我的神;他必会常常与我们同在,直到他实现了对我们的应许(28:15; 太28:20)!
文 / 周元圣
创世记1-11章讲述了史前背景故事,启示了以亚当和诺亚为起始的两轮创造、差遣、堕落和拯救。创世记12章引入了耶和华对亚伯兰的应许和祝福,开启了第三轮的创造、差遣、堕落和拯救,也为神差遣自己的独生子降世为人、施行终极拯救作了预备。神赐给亚伯兰的应许包含三方面:一是后裔,神要使他成为大国(12:2);二是福分,神要赐福给他,使他的名为大,并地上的万族要因他得福 (12:2-3);三是地土,神要将他向东南西北所看见的地方都赐给他和他的后裔(13:14-15)。神对亚伯兰的应许很美,而且是无条件的,但是人得着应许却需要经历信心的试验(12-22)。
亚伯兰的妻子撒莱原本是不能生育的,因此后裔的应许以人的眼光来看似乎不可能实现,然而神却要藉此显明自己的作为,并且试验亚伯兰的信心。后裔应许的实现经历了八次危机:一是下到埃及险作法老妻,神藉着灾病进行阻拦(12:10-20);二是无法生育罗得成替补,罗得却自愿离开亚伯兰(13-14);三是无法生育家仆成替补,神宣告亚伯兰亲生的才是后裔(15);四是无法生育婢女成替补,神宣告撒拉生的才是后裔(16-17);五是罗得逃离本城成替补,可他却并未回到亚伯拉罕身边(18-19);六是下到南地险作他人妻,神藉着异梦进行阻拦(20);七是以实玛利得宠争后裔,亚伯拉罕赶走了夏甲和以实玛利(21);八是亚伯拉罕受命献以撒,神预备祭品进行阻拦(22)。如果说前七次危机是出于人信心的软弱,为了显明神的信实和恩典,第八次危机则是出于神的主权,为了试验和坚固人的信心。在最后一次危机中,亚伯拉罕顺服了神的命令,正准备杀以撒的时候,耶和华却阻止了亚伯拉罕,预备了一只公绵羊替代以撒献为燔祭(22:10-14)。为此,耶和华知道亚伯拉罕是敬畏神的了,于是耶和华第一次指着自己起誓,重申了对亚伯拉罕的应许,再次祝福他和他的后裔、以及地上的万族(22:15-18)。
亚伯拉罕按着神的意思,没有留下自己所爱的独生子不给神,在最后一刻,神阻止了以撒被杀,预备了替代的公绵羊;两千多年后,神按着自己的意思,没有留下自己所爱的独生子不给世人(约3:16),在最后一刻,神没有阻止耶稣被杀(太26:42),因为耶稣就是神所预备的代罪羔羊(约1:29)。为此,神要祝福所有亚伯拉罕的后裔以及地上的万族,就是一切因信耶稣而承受应许的人(罗4:9-13)。如今很多基督徒常常觉得自己小信,很难有亚伯拉罕那样的信心,可是,看看神所作的工作吧!这位保全了亚伯拉罕的独生子、却为我们牺牲了自己独生子的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全然信靠吗?
亚伯拉罕被称为以色列的信心之父,因为他在献以撒时所展现出来的是真实的信心:他行事不是凭着人的眼见,而是凭着神的应许(来11:17);他虽然爱自己的独生子,但是更加敬畏这位赐予他后裔的神(22:12);他知道以撒若死了神的应许就会落空,然而更加坚信神能使人从死人中复活(来11:18)。亚伯拉罕不仅是以色列的信心之父,也是所有基督徒的信心榜样(来12:1)。愿我们都能像亚伯拉罕那样,坚定地相信和盼望主耶稣给得救之人的美好应许,并且以敬畏的心顺服主的一切旨意。
文 / 周元圣
在亚伯拉罕的故事中,罗得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配角,他不像以撒那样是耶和华拣选的亚伯拉罕的后裔,又比以实玛利的故事更加丰富。罗得的经历可以总结为”罗得三部曲”:第一部分是与亚伯兰一同离开家乡前往应许之地迦南,最后却离开亚伯兰进入罪恶之城所多玛(13:1-18);第二部分是被四王俘虏之后得到了亚伯兰的拯救,却没有回到亚伯兰的身边(14:1-24);第三部分是在所多玛的毁灭中接待了天使,并得以脱离审判,却没有回到亚伯拉罕的身边(18:16-19:38)。罗得相比于亚伯拉罕并不算有信心,却被新约作者称为是被神搭救的”义人”(彼后2:7),那么,罗得究竟是怎样的人?
作为亚伯兰的至亲(13:8-9),罗得离耶和华的祝福是那么的近,却又是那么的远:他起初凭着信心与亚伯兰一同去到迦南,却因贪恋所多玛和蛾摩拉的富饶而离开了亚伯兰(13:10-12);他虽然两次被亚伯兰拯救,却始终不愿回到亚伯兰身边;他虽然不与所多玛的恶人同流合污、甚至保护了天使(19:1-8),却仍然留恋罪恶之城(19:16-20);他虽然常为恶人的淫行忧伤(彼后2:7),却不觉得自己需要被拯救,而耶和华把他从倾覆中救出来,是因为纪念亚伯拉罕的缘故(19:29);他在世的时候被亚伯拉罕所爱,可他的后裔摩押和亚扪(19:37-38),却成为了亚伯拉罕的后裔以色列的敌人(申23:3-4);他屡次因亚伯拉罕的缘故蒙福,却没有真正得着耶和华应许给亚伯拉罕的祝福(12:1-3)。
罗得终究只是亚伯拉罕的侄子,而不是儿子。对应到今天,罗得所代表的,是那些有机会接触福音、也因着身边的基督徒得着了祝福,却始终不肯信神的人;是那些有正直的良心、为恶人忧伤、努力行善,却仍然贪恋世界的人;是那些品尝过神的恩惠、甚至被神搭救过性命,却终究没有得着永生、没能成为神儿女的人。如今这个世界有三类人:放纵情欲的索多玛人,有良心又有私心的罗得,以及有单纯信心的亚伯拉罕。愿我们都能够靠着神的恩典,尽快逃离第一类(启18:4),不要止步于第二类(可4:18-19),竭力进入到第三类(来12:1-2)!
文 / 周元圣
神起初造人的时候,对他们的吩咐是要繁衍增多、充满并且征服全地(1:28);然而当罪进入世界之后,人没有能够征服罪,反而被罪所征服(4:7),罪也在亚当夏娃的后代身上不断”繁衍”。创世记4-11章讲述了罪在世界繁衍的两轮循环:第一轮是罪恶从该隐到拉麦时代的变本加厉(4:24),再从拉麦到诺亚时代的遍满全地(6:5);第二轮是神用洪水毁灭世界之后,罪恶在诺亚一家人中间重新滋生(9:18-27),然后再次蔓延至全世界(11:1-9)。伴随着罪恶在世界的蔓延,死亡也成为人类历史的主旋律:亚当夏娃被赶出伊甸园的同时也失去了生命树(3:3-22-24);该隐对弟弟亚伯施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谋杀(4:8);亚当的后代除了以诺以外,都活了有限的年日”就死了”(5:1-31);诺亚洪水之后,人类的寿命就显著地缩短了(11:10-32)。这些都应验了神最初吩咐亚当不可吃知善恶树果子的命令:”你吃的时候,你必要死。” (2:17)
从该隐到拉麦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罪的可怕性(4:1-24)。该隐因着嫉妒而杀死了自己的兄弟亚伯,可他因着罪行暴露而受到应得的报应时,竟然认为自己所受的刑罚过重;然而满有怜悯的耶和华还是听了他的诉求,应许他说”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4:15)。可悲的是,人并没有因着神的怜悯而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地犯罪:该隐的后代拉麦比该隐更加狠毒——”人若杀该隐,要遭报七倍;人若杀拉麦,必遭报七十七倍!”(4:24)
从七倍到七十七倍,罪的威力实在是可怕,它彻底地控制了世界、奴役了人性,让一代又一代人在罪所带来的痛苦中灭亡。然而好消息是,神没有对罪放任不管,而是从起初就预告了神最终的得胜(3:15),并且不断施行作为来推进他的救赎计划。在整个人类历史中,神一直都在藉着拯救和审判帮助人脱离罪——从诺亚洪水的审判(6:7-8),到巴别塔的分散(11:5-9),再到祝福亚伯拉罕(12:1-3)。然而,罪的蔓延真正地被逆转,是在神的儿子耶稣降世之后。彼得曾经问耶稣:”主啊,如果我的弟兄得罪我,我要饶恕他多少次?七次吗?” 耶稣对他说:”我告诉你,不是七次,而是七十七次。”(太18:22) 耶稣的降生给世界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篇章:从七到七十七,不再是报复的变本加厉,而是饶恕的永不止息!耶稣的受难实现了神最初关于蛇的预言:”他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3:15) 耶稣的复活真正地战胜了罪和死,是神为人所成就的一次而永远的伟大胜利!(林前15:56-57)
我们应当感谢神,如果不是神对罪的干预,这个世界恐怕早已像索多玛那样迅速地堕落而灭亡了。如果说21世纪还有一丝温暖,那是因为还有耶稣的光和爱存留于这个世界(太5:14),还有甘愿饶恕七十七次的义人在甘心忍受恶人七十七倍的报复。如今虽然罪恶依然在猖獗,但是它早已失去了控制世界的力量,因为罪在有耶稣生命的信徒身上毫无权势(罗6:6),最终它将和撒但一同被完全消灭!
文 / 周元圣
创世记是一本关于”起源”的书,记载了10个起源的故事:天地的起源(2:4-4:26),亚当的族谱(5:1-6:9),诺亚的族谱(6:9-9:29),诺亚子孙的族谱(10:1-11:9),闪的族谱(11:10-26),他拉的族谱(11:27-25:11),以实玛利的族谱(25:12-18),以撒的族谱(25:19-35:29),以扫的族谱(36:1-37:1),雅各的族谱(37:2-50:26);这些族谱的记载详细启示了人的起源和神的拣选。创世记也是一本关于”创造”的书,记叙了三轮关于创造、差遣、堕落和拯救的故事,分别以亚当(1:1-8:14)、诺亚(8:15-11:32)和亚伯拉罕(12:1-50:26)为代表;这些创造的故事充分显明了人的堕落和神的恩典。创世记12章一直到启示录是一个整体,启示了以神拣选亚伯拉罕为起始的宏伟救赎历史,创世记1-11章则是为这一救赎历史作铺垫的史前背景故事。创世记1-3章讲述了世界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以及罪的起源。罪的起源就是人类始祖亚当夏娃想要”像神一样”(3:5)。
在蛇的欺骗和诱惑之下,夏娃和亚当相继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然而结果并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美好:他们吃完果子的第一反应不是喜悦和满足,而是羞愧和隐藏——他们为自己的赤身露体而隐藏(3:7),为躲避耶和华的面而隐藏(3:8),为推脱自己的责任而隐藏(3:12-13);他们有智慧认识恶,却没有能力选择善(耶4:22);他们想要能分别善恶,却使自己成为了恶;他们想要像神一样,却使自己远离了神(3:23)。
有人会说,如果亚当夏娃听到耶和华的询问不是躲藏和推脱,而是主动认罪悔改,或许罪就不会在世界蔓延了。可是,亚当夏娃在悖逆神之后真的有能力悔改吗?罪进入世界之后还能自动恢复原样吗?当然不能!罪的工价就是死(罗6:23),而死了的人是不能靠自己活过来的,唯一的出路就是神的儿子耶稣基督为人赎罪,使一切信他的人被称义而得生命(罗5:18)。
亚当夏娃的罪本质上是骄傲,就是不尊神为神、而想要自己成为神。从始祖亚当夏娃想要像神一样能知道善恶(3:5),到世上的人建造巴别塔为自己立名(11:4),到神的选民以色列为自己造神(出32:4),再到历世历代以巴比伦为代表的政权敌对神、迫害神的子民 (赛14:12; 徒12:23; 启18:7),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骄傲。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神对付人骄傲的方法竟然是使自己降卑,就是差他的独生子降世为人、替世人赎罪(3:15; 赛53:5; 约3:16; 腓2:6-8),使骄傲悖逆的人谦卑地俯伏敬拜神(腓2:9-11; 启5:13)。
亚当夏娃在面对自己的罪时选择躲避神、隐藏自己,这种策略被全世界的人所效法,因为它是处理罪的最简单和高效的途径。世人隐藏自己罪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轻看自己的罪,假装自己没有那么坏;二是轻看神的圣洁,通过行为表现来证明自己很好。许多基督徒在信主之后也会照着从前的习惯隐藏自己的罪:以自由主义的态度放纵自己的罪(罗6:1),或是以律法主义的态度靠行为称义(加3:3)。不信主的人不得不隐藏自己的罪,因为他们是罪的奴仆,没有能力胜过罪(罗6:6);但是基督徒已经脱离了罪的辖制,并且靠着主得以与神和好(罗5:10),就不应当再像始祖那样隐藏自己,而是要在神面前赤露敞开,承认自己的罪,并且坦然无惧地事奉神(罗12:1; 来9:14)。
文 / 周元圣
因着神的感动,从今年1月1日开始,我组织了一个线上的读经小组,用八个月的时间和弟兄姐妹们一起通读圣经,并且每周为大家作一次圣经概览。今年是第三次举办这样的活动,相比于前两次,这次加入了读经分享的环节,就是鼓励参与者在群里分享读经的领受。我自己每天会写一些读经笔记,一方面是对经文进行系统性的整理、记下神给我的感动,另一方面也是帮助参与者更好地理解经文。我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就感觉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对研究和整理圣经的过程无比享受。神也赐给我够用的恩典,让我可以借助合适的工具书,对不同体裁、主题、长度的经文,都进行了系统而清晰的整理,并且有许多应用性的思考;更重要的是,神让我在这个过程中不觉得疲乏或枯燥,反而像在矿山挖宝一样,不断地得着惊喜和激励。这也使我下定决心完成全本圣经的读经笔记。
因着神不断扩张我的”量器”(可4:24),我整理读经笔记的时间,从每天1-2小时增加到5-6小时,读经笔记的长度也从每天几百字到两千多字。因着神的恩典,我没有耽误自己的工作和教会的服事,也没有一次让读经笔记的更新停止,哪怕是在出去旅游的时候。然而,到了最后两三个月的时候,我开始感受到有些力不从心,有时候是因为经文太难、要看很多解经书而疲惫不堪,有时候则是因为实在没有灵里的感动而无从下笔。虽然如此,我从未想过要放弃,因为我知道,神既然开始了这美好的工作,就一定会成全到底(腓1:6);我也知道,这几个月的经历,是神摆在我面前的一段赛程(来12:1),也是神给我的特别恩典,如果中途放弃,就会失去很多祝福。支持我坚持下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这些读经笔记除了造就我自己之外,也造就了其他人,包括读经小组的成员,也包括国内的弟兄姐妹。受益最大的应该是我在国内的母亲,她每天都等着我发文章,然后逐字逐句地抄写下来,并且将文章的内容分享给渴慕神话语的当地教会的弟兄姐妹们,他们也都非常受益。因着神的帮助和弟兄姐妹的激励,我最终在9月份完成了全部的读经笔记。
在写读经笔记的初期,我就有将这些内容整理成书的想法,以便造就更多的人,但如何定位这本书是一个问题。我一共整理了涵盖全本圣经的205篇文章,这些文章的内容既非纯学术性的解经,也非纯灵修性的分享,而是二者的折中,目的是帮助读者先对经文有合理的解读,然后在此基础上思考生活中的应用。我目前对这本书的定位是辅助个人或小组的读经和灵修,因此在每卷书的文章前面,都列有该书的结构和一周的读经计划;读者按照计划,用40周的时间便可读完整本圣经和全部文章。本书也可供小组查经、主日学和主日讲道作参考。本书所用的中文圣经译本主要是环球圣经公会翻译的《圣经新译本》。
在写读经笔记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内容的质量,我尽可能参考了许多权威的解经书和一些主题性书籍,对经文的解读尽量是基于圣经文本、而非偏向于特定的宗派或神学立场,对一些有争议性的经文会注明观点的出处。然而,我自己还没有受过系统的神学训练,在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属灵经历方面也很有限,因此不可避免地会有不完善、甚至不准确的地方,希望能够得到读者的指正,也求神保守不要因为书中的任何缺陷而绊倒任何人。
我心里一直有一个强烈的负担,就是帮助更多的弟兄姐妹们全面而深入地学习圣经,因为神的话就是生命(约6:63),可如今却少有人愿意在神的话上投资自己的生命。感谢神的恩典,使我能作成这微小的工作,愿神能使用这小小的祭品,祝福到许多渴慕祂话语的信徒,特别是那些神学资源有缺乏的弟兄姐妹。
周元圣
2022年感恩节于美国达拉斯
需加载片刻,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