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可福音3:13-4:34 谁是属他的?

在进一步启示自己之前(4:35-6:6a),耶稣先对听道的人作了一个区分,将属神和不属神的人分别开来(3:13-4:34)。属神的人是那些被耶稣选召的人(3:13-19)、遵神旨意的人(3:31-35)和谦卑寻求的人(4:1-34),这些人将取代以色列成为属神的新的民、新的家和新的国。
属神的人是耶稣选立的人,构成了新的民。耶稣选召了十二个人作使徒(3:13-19),代表着以色列十二支派(太19:28),组成了新的神国子民(出19:4-6)。他们与主常在一起,奉差遣传道,又有对抗邪恶的权柄(3:14-15),这正对应着基督徒见证中的三方面:忠诚、真理和权能。这十二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他们既无名又多元,既有税吏马太、又有激进派的西门,既有单纯的巴多罗迈(拿但业)、又有后来出卖耶稣的犹大,既有自以为有信心的彼得、又有生性多疑的多马,这些人被选召完全是出于呼召者的旨意。
属神的人是遵神旨意的人,构成了新的家。当耶稣的母亲和弟弟托人寻找耶稣的时候,耶稣却对周围的人说:谁是我的母亲,我的弟兄呢?凡遵行神旨意的,就是我们的弟兄姊妹和母亲了(3:31-35)。耶稣并非在否认自己的母亲和兄弟,而是在启示神国的家人关系,一种超越血缘、从神而生的关系(约1:12-13)。
属神的人是谦卑寻求的人,构成了新的国。人进入神的国至少有两方面的前提条件,第一是要以谦卑的心分辨神的国(3:22-30)。不信耶稣的人无法分辨神的国与撒但的国。从耶路撒冷来的经学家无法否认耶稣所行的神迹,便说耶稣是靠鬼王赶鬼;耶稣先用”撒但不能赶逐撒但”的简单逻辑驳倒了他们,然后对他们这种善恶不分、正邪不辨的行为发出了严厉的警告:”世人的一切罪和一切亵渎的话,都可以得到赦免;但亵渎圣灵的,就永世不得赦免,他还要担当罪恶到永远(3:28-29)。” 亵渎圣灵的人永不得赦免,不是因为神不愿赦免他们,而是因为他们不可能悔改了(来6:6),因为以善为恶的人不会有悔改的意愿(赛5:21),而抗拒圣灵的人也不具备悔改的能力(林前12:2-3)。
人进入神国的第二个前提条件,是要以寻求的心领受神国的奥秘(4:1-34)。耶稣用比喻的方式对神国的奥秘进行了三方面的启示。第一是”内与外”(4:1-20)。耶稣首先讲了撒种的比喻(4:1-8),然后对门徒说神国的奥秘只给他们这些跟从耶稣的人(Insiders)知道,对外人(Outsiders)则用比喻,让他们看见了却不领悟、听见了却不明白(4:9-12; 4:33-34)。接着耶稣向门徒解释了这个使人明白一切比喻的比喻:四种土比喻四种听道的人,人单单听道是不够的,听了道还要接受、并且结出果实(4:13-20)。撒种的比喻中四种土的寓意,以及耶稣对外人用比喻的原因,都在表达同一个意思:神国的奥秘只给寻求耶稣的人知道,就是那些留心听道(4:9)、心如好土的人(4:8,20);而对于外人,就是那些三心两意、心如前三种土的人,他们要受到神的审判,被神拒绝、与神国无份(4:12; 赛6:9-10),直到他们不再作外人为止。神国奥秘的第二方面是”显与隐”(4:21-25):耶稣来到世上的最终目的,是要显明神的道、而不是要隐藏(3:21-22; 约1:18),暂时的隐藏其实是为了更好地显明,为了激发人留心听道(3:9, 23);因为神的道向人显明多少,取决于人用多大的”量器”来领受(4:24),那有的、还要给他,那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4:25, 4:14-20)。神国奥秘的第三方面是”大与小”(4:26-32)。耶稣用两个比喻描述了神国增长的两个特点:一是神国增长的过程是悄无声息、自发生长(4:26-29),二是神国增长的结果是从小到大、势不可挡(4:30-32)。这两个特点表明神国的增长是由神主导、人无法阻挡,但是人需要用信心的眼光才能看见。
马可福音3:13-4:34对属神的新民、新家和新国的启示,让听众对神国的福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是,只有那些愿意舍弃一切跟从耶稣的门徒才是真正有福的,因为只有他们才是属耶稣的。耶稣将要藉着接下来一系列的神迹,让门徒更深刻地认识他的权柄。
文 / 周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