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翰福音11:25 “我是复活和生命”

约翰福音通过七个”我是”充分启示了耶稣的身份,其中第五个”我是”是在耶稣即将复活死了四天的拉撒路的时候,对马大说的话:”我就是复活和生命;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要活着。所有活着又信我的人,必定永远不死,你信这话吗?”(11:25-26) “复活”对犹太人来说并不陌生,旧约圣经中有以利亚和以利沙使死人复活的故事(王上16:21-22; 王下4:32-35);耶稣在世的时候,虽然撒督该人和法利赛人对复活的事有分歧(可12:18; 徒23:8),但是犹太人普遍相信在末日有复活(11:24)。不过,耶稣宣告”我是复活和生命”的意义,不同于犹太人所认为的复活,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耶稣所说的复活和生命,不单是指末日的时候,也是指当下,他即将通过复活死去的拉撒路来证明这一点(11:43-44);第二,耶稣不单是要赐予复活和生命,他自己就是复活和生命,他即将通过自己的死和复活来证明这一点(12:32; 20:31)。其他福音书中也记载过耶稣让死人复活的神迹(可5:35-43; 路7:11-17),但是耶稣复活拉撒路的故事有着特别的意义。耶稣复活拉撒路,是约翰福音所记载的耶稣受难前的最后一个神迹,也是最大的神迹,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彰显神的荣耀(11:4,40),二是启示耶稣的身份(11:25-26),三是使人能够相信(11:14,42)。
拉撒路的死里复活,是为了彰显神的荣耀。当马大和马利亚差人将拉撒路患病的消息时告诉耶稣时,耶稣却说:”这病不至于死,而是为了神的荣耀,使神的儿子因此得到荣耀。”(11:4) 耶稣的意思不是说这病不会导致死亡,而是在预告耶稣要藉着拉撒路的死而复活显明神的荣耀。为了让神的荣耀更好地彰显,耶稣刻意耽延了两天(11:6),等回去时拉撒路已经死了四天(11:17)。在犹太人的观念中,人死亡三天之后灵魂就离开了躯体(Carson, D. A.),身体也已经朽坏(11:39),不可能再复活了。因此,在犹太人看来拉撒路已经”死透了”,即使耶稣来了也于事无补(11:21, 24, 32, 37, 39);但耶稣正是要在人看为不可能的事上彰显神的荣耀(11:40),于是他大声呼叫拉撒路从坟墓里出来,拉撒路竟然就出来了(11:43-44)!拉撒路的复活成为了轰动性的事件,使许多犹太人慕名而来,并且因此信了耶稣(12:9-11)。
拉撒路的死里复活,也是为了启示耶稣的身份。当耶稣对马大说”你的兄弟必会复活时”,马大认为耶稣是在说末日复活的事,耶稣却说:”我就是复活和生命;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要活着。所有活着又信我的人,必定永远不死,你信这话吗?”(11:23-26) 耶稣的回答包含两方面的意义,第一,耶稣就是复活和生命:耶稣既是生命的源头(1:4; 5:21,26),也是生命的审判者(5:27),更是生命的拯救者(3:16);他不单通过拉撒路的死里复活来显明自己赐生命的能力(5:21),更是藉着拉撒路的死里复活预告自己的受难和复活(11:51-53; 12:7, 23-24, 32),以此来证明自己就是复活和生命。第二,信耶稣的人永远不死:耶稣虽然使拉撒路的肉身复活,但是耶稣所说的”永远不死”却不是指肉身永远存留,而是指与生命的源头耶稣相连,从而脱离死亡的权势(林前15:54-56),与耶稣同享复活的生命(罗6:5)。死亡的本质不是消失、而是分离,肉身的死亡是身体与灵魂分离,灵魂的死亡则是灵魂因罪的缘故与生命的源头——神分离;而永生就是人与神恢复关系、永远同在,表现为人认识父——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父所差来的耶稣基督(17:3)。从这个意义上讲,信耶稣的人在当下就有了永生:信耶稣的人虽然死了,也要活着,因为他不是死了,而是睡了(11:11),在末日必会有身体复活(5:29; 林前15:51-52);而活着又信耶稣的人,必定永远不死,因为肉身的死亡对他毫无作用,无法隔绝神与他在基督里的关系(罗8:38-39)。
拉撒路的死里复活,更是为了使人能够相信。耶稣使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不单是因为他爱拉撒路(11:3,36),更是要藉着这件事使人对耶稣有信心,包括培养门徒的信心——“我为你们欢喜,因为我不在那里,是要使你们相信。”(11:15);挑战马大的信心——“我不是对你说过’如果你信,就必定看见神的荣耀’吗?” (11:40);增添众人的信心——“父啊,我感谢你,因为你垂听了我,我知道你常常听我,但我说这话,是为了周围站着的群众,叫他们信是你差来我来。”(11:41-42) 耶稣的神迹确实产生了明显的果效,使得许多人看见这件事就信了(11:45)。
”我就是复活和生命”的启示告诉我们,耶稣不只是带给我们将来必定复活的盼望,更是赐给我们当下”永远不死”的生命(11:26),这生命是胜过罪恶(罗8:34)、胜过死亡(罗8:38)、胜过患难(罗8:35)、胜过这个世界(16:33)的生命,是没有饥渴(6:35)、没有黑暗(8:12)、没有忧愁(16:22)、没有人能夺去(10:29)的生命,这生命是在主耶稣基督里的(1:4; 4:14; 6:54; 17:3; 罗8:39)。”所有活着又信我的人,必定永远不死,你信这话吗?” 这不仅是耶稣对马大的挑战,也是耶稣对当今每一位信徒的挑战。当我们坚定地回答”我信”的时候,我们的信仰生活必会有新生的样式(罗6:4):因着有永生,我们的旧人已经死去,不再为自己活,而是为替我们死而复活的主活(林后5:15);因着有永生,我们可以为主舍弃世上的一切(可10:29-30),恨恶自己的生命(12:25),忍受火炼的试验(彼前4:12-14);因着有永生,我们可以为信仰打美好的仗(提前6:12),过圣洁的生活(加6:8),传扬主的救恩(4:36-38)。当我们活出有永生的信仰生活时,也必会给周围死荫幽谷般的世界带来新生的祝福,正如圣法兰西斯所祷告的:”主啊,使我作你和平之子,在憎恨之处播下你的爱,在伤痕之处播下你宽恕,在怀疑之处播下信心;在绝望之处播下你希望,在黑暗之处播下你光明,在忧伤之处播下欢乐。哦主啊,使我少为自己求,少求受安慰、但求安慰人,少求被了解、但求了解人,少求爱、但求全心付出爱;因为在献出时我们反有所得,在宽恕中我们便得赦免,在死亡中我们便得永生。”
文 / 周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