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可福音4:35-6:6a 这到底是谁?

耶稣之前为群众需求的缘故行了许多神迹,让众人感到惊奇(1:21-2:12);但耶稣接下来为门徒信心的缘故所行的神迹,让见过不少”世面”的门徒都感到惊讶、甚至是惧怕(4:35-6:6a)。如果说之前的神迹初步显示了耶稣医病、赶鬼和赦罪的权柄,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则全方位地证明了耶稣胜过自然(4:35-41)、胜过邪灵(5:1-20)、胜过疾病(5:25-34)、胜过死亡(5:21-24, 35-43)的至高权柄,以致于门徒恐惧地问到:”这到底是谁?”(4:41) 耶稣所行的这些神迹,也返照出三类人对耶稣不同的信心和态度:第一类人是因不信而惧怕(4:35-5:20),第二类人是因相信而寻求(5:21-43),第三类人是因骄傲而厌弃(6:1-6a)。
第一类人是因不信而惧怕。在令人绝望的处境下,耶稣行了两个让人惧怕的神迹。第一是自然力量的混乱与平息(4:35-41)。门徒夜晚在海上遇到了狂风大浪,他们表现得极其慌乱,而耶稣却在船尾安歇。风浪之中展现真平安,绝境之中考验真信心,但门徒既没有因有耶稣的同在而感到平安,也没有因见耶稣的平安而生出信心,而是带着责备的语气将耶稣叫醒。耶稣没有斥责门徒,而是斥责了风,风就平息了(4:35-39)。风浪来是让人恐惧,但耶稣来是要叫人相信(约3:16-18)。然而,连风和海都听从了他(4:41),门徒却没能认识他(约1:10-11);门徒因不信耶稣而害怕风浪(4:40),更因不认识耶稣而惧怕耶稣(4:41);耶稣平息了风浪,却难以平静人心。第二个神迹是灵界力量的混乱与平息(5:1-20)。在格拉森人的地区有一个被大群污灵附身的人,无人能制服他,但在耶稣的权柄之下,污灵只能恳求和顺命;最后污灵从那人身上出来,进到猪群掉到海里去了(5:1-13),那人的神志也清醒了。看到这些事的人,不仅没有因那人的得救而感谢耶稣,反而因为害怕耶稣而请他离开他们的地区(5:15-17);被鬼附之人请求跟耶稣在一起,耶稣却让他回到亲属那里,向他们传讲耶稣为他所作的事(5:18-20)。
第二类人是因相信而寻求。因为不信,耶稣在绝境中施行的拯救,反而使门徒惧怕、使格拉森人害怕(4:35-5:20);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因着相信,在绝境中的会堂主管和血漏女人勇敢地向耶稣寻求拯救(5:21-43)。会堂主管和血漏女人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先是会堂主管的紧急请求(5:21-24),中间穿插了十二年血漏女人的绝望求助(5:25-34),最后是十二岁女孩的死里复活(5:35-43)。当耶稣跟着会堂主管去救他的女儿时,没想到在路上被患血漏病的女人摸了衣服;耶稣感觉到有能力从他里面出去,便停止赶路,问谁摸了他的衣服,还向周围观看寻找作这事的女人。患血漏病的女人偷偷摸耶稣的衣服本是一件羞耻的事,但她知道是耶稣使自己痊愈了,于是恐惧战兢前来向耶稣俯伏,说出了实情;耶稣却安慰她说:”你的信使你痊愈了,平安地回去吧,你的病已经好了。”(5:33) 人寻找耶稣是因为得病,而耶稣寻找人是为要得人:耶稣要让女人知道,她得医治的原因不在于摸耶稣的衣服,而在于她对耶稣单纯无惧的信心;耶稣也要让她不单是因触摸耶稣而使身体得医治,更是因认识耶稣而使心灵得平安。然而,因着在路上的耽搁,会堂主管的女儿死了,但耶稣对会堂主管说:”不要怕,只要信!”(5:36) 耶稣随即将死去的女孩复活,让众人都非常惊奇(5:42)。这两则医治的故事表明,耶稣能够医治疾病、带来平安、赐人生命,但是人需要凭着信心来寻求。
第三类人是因骄傲而厌弃。寻求耶稣的人是卑微自己、且相信耶稣(5:21-43),惧怕耶稣的人是卑微自己、却不信耶稣(4:35-5:20),而与耶稣同乡的人既不卑微自己,又不相信耶稣,而是厌弃耶稣(6:1-6a)。他们先是向耶稣发出了惊奇的三问:他从哪里得来这一切?赐给他的是怎样的智慧?他行的是怎样的神迹?(6:2) 这些问题本来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耶稣,没想到他们接下来发出了厌弃的三问:这不是那木匠吗? 不是马利亚的儿子,雅各、约西、犹大、西门的哥哥吗?他的妹妹们不也在我们这里吗?(6:3) 连父神和魔鬼都称耶稣为神的儿子(1:11; 5:7),这些人却坚信他们从小熟识的耶稣只不过是人的儿子(6:3)。先知除了在本乡、本族、本家之外,没有不受人尊敬的(6:4),古有摩西被哥哥姐姐挑战(民12),后有耶稣被同乡人厌弃:这表明当人心骄傲和刚硬的时候,人对神的事越亲近、人的心就越远离,而这也是耶稣用比喻讲神国奥秘的原因之一(4:11-12)。因此,耶稣不能在家乡行什么神迹(6:5),因为神迹对不信的人没有意义。人们对耶稣的作为感到惊奇(6:2),耶稣却对人的不信感到诧异(6:6a)!
马可福音4:35-6:6a对耶稣的权柄进行了进一步的启示,也展示了三类人的不同回应。在接下来的故事中,耶稣一方面会重点培养跟随他们的门徒,为揭示自己的真正身份和使命作预备;另一方面也将更加全面地启示神国的奥秘,就是神国从犹太人向外邦人的拓展。
文 / 周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