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彼得后书1:10-11 努力追求长进

彼得后书是使徒彼得临终前写给信徒的第二封书信(1:14; 3:1),多数学者认为,在此之前的第一封书信就是指彼得前书(Schreiner, T. R.)。彼得在这两封书信中,都有劝勉信徒要因着神的救恩和主的再来(1:3-21; 彼前1:3-12),在世上预备自己的心(3:1; 彼前1:13),脱离从私欲而来的败坏(1:4; 彼前1:14),过圣洁和敬虔的生活(3:11; 彼前1:15-16)。两封书信的不同之处在于,彼得前书是在劝勉信徒盼望主显现时的救恩(彼前1:13),忍受异教社会的试炼(彼前2:11),在神的恩典中站立得住(彼前5:12);彼得后书则是在劝勉信徒坚信主要再来的应许(1:19),抵挡异端错谬的诱惑(2:1),在主的恩典和知识上长进(3:18)。
在书信开篇的祝福中,彼得愿恩惠平安因着信徒确实认识神和主耶稣,多多地加给他们 (1:2);在书信的结尾,彼得呼吁信徒在主的恩典和知识上长进(3:18)。书信的首尾都提到了神的恩典和认识神的知识,这两方面是保证信徒成长成圣、确认蒙召、不致跌倒、得以进入神国(1:10-11)的重要前提,也是书信正文要讨论的核心主题。彼得后书的正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1:3-11,神赐给了信徒极大的恩典,而信徒应当努力地追求长进。神赐给信徒的恩典是因着人对神确实的认识,是出于神荣耀和美善的呼召,是一切关乎生命和敬虔的事,是使人既然逃脱世上因私欲而来的败坏、就可以分享神的本性(1:3-4)。人可以分享神的本性,不是指人可以拥有神的一切属性,而是指人在德行方面变得像神一样完全;这虽然是一个到将来才能完全实现的应许,但是如今在信徒身上已经开始成就。正因这缘故,信徒要多多努力,在信心、德行、知识、节制、忍耐、敬虔、弟兄的爱、神圣的爱这八方面不断地增长,使信徒在确实认识主耶稣基督上,不至于闲懒不结果子(1:5-8)。需要说明的是,信徒的成长不是得救的条件,而是对救恩的确认和保守(1:10-11)。
第二个部分是1:12-21,彼得对信徒已经知道的真理作进一步的提醒,使他们常常警醒。虽然神已经赐下了一切关乎生命和敬虔的恩典(1:3-4),使信徒能够不断长进(1:5-7),并且因此可以进入神的国(1:8-11);但是信徒也有责任努力地追求长进,使所蒙的呼召和拣选坚定不移(1:10)。此时彼得即将离世(1:14),但是有假教师混进教会,把使人灭亡的异端引进来(2:1);因此彼得在临终前,再次将信徒从前所领受的核心真理嘱咐他们,就是关于主要再来的应许(1:16-21)。彼得通过两方面的见证证明主会再次降临:一是彼得自己的见证,彼得曾经在耶稣的登山变象中亲眼看见过耶稣的荣光(1:16-18; 可9:2-8),而耶稣前一次的荣耀变象,正是在预告第二次的荣耀降临(可9:1);二是旧约众先知的见证,圣经所有的预言都是人受圣灵的感动,说出从神而来的话,因此信徒要特别注意先知的话,好像注意照着暗处的明灯,直到天将破晓、晨星出现的时候,即耶稣再次降临的时候(1:19-21)。
第三个部分是2:1-22,彼得之所以提醒信徒要不断长进(1:3-11),并且要坚信主再来的应许(1:12-21),是因为在信徒中间有堕落败坏(2:1-22)、并且否认主再来之应许(3:3-7)的假教师出现。这些假教师不单自己否认主而自取灭亡,更是引诱其他人也随从他们的淫行(2:1-2)。神自古以来都有对悖逆者的惩罚,包括惩罚犯罪的天使(2:4)、诺亚时代的世界(2:5)、所多玛和蛾摩拉(2:6);因此那些骄傲悖逆(2:10b-13a)、放纵情欲(2:13b-16)、不仅自己犯罪还引诱别人犯罪(2:17-19)、曾经认识义路后来又转离正道(2:20-22)的假教师,他们末了的景况比先前的更不好(2:20),必定会在审判的日子受刑罚(2:9)。
第四个部分是3:1-18,这些假教师在道德上败坏并不希奇(2:1-22),因为他们在信仰上已经偏离(3:3-4)。这些人讥笑主要再次降临的应许,理由是从起初到现在,神似乎并没有介入这个世界(3:3-4),因此将来也不会降临来介入。彼得从三个方面否认了这一说法:神从起初就介入创造了世界,神后来又介入用水消灭了世界,神将来还要介入用火毁灭那些不敬虔的人(3:5-7)。接着彼得从两个方面解释了主要再来的应许没有落空的原因:主的时间跟人不同,在主看来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主的心意也跟人不同,主不是耽延他的应许,而是宽容世人,不愿有一人灭亡,却愿人人都悔改(3:8-9)。最后彼得对信徒作了三方面的呼吁:在主即将再来施行毁灭和拯救的末世,信徒应该过圣洁和敬虔的生活,等候并催促主来(3:11-13);应当殷勤努力,没有瑕疵,安然见主(3:14-16);应当谨慎,免得坠落,要在主和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长进(3:17-18)。
彼得后书通过正反两方面,讲述了认识神的知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对信徒而言,认识神并相信基督再来的应许(1:3-4; 3:8-10),使得他们可以分享神的本性,在世上殷勤努力地追求长进,将来可以进入基督永远的国(1:5-11; 3:11-16);对假教师而言,离弃神并否认基督再来的应许(2:20-21; 3:3-4),使得他们作了败坏的奴仆,在世上毫无畏惧地放纵情欲,将来必定受到神永远的刑罚(2:1-22)。认识神的知识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相信神对未来的应许,这直接决定了人在当下的状态。耶稣向门徒宣告自己要受难之后,就带着彼得、雅各、约翰暗暗地上高山,在他们面前改变形象,让他们预尝神国的荣耀(可9:2-7)。耶稣这么做,不是要让门徒在当下与耶稣一同享受荣耀,而是让他们同耶稣一起,因着对将来荣耀的盼望而忍受当下的苦难;因为耶稣彼时即将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可8:31; 9:9),而门徒也将要跟从耶稣背起他们自己的十字架(可8:34)。登山变象的荣耀虽是短暂的,带给彼得的盼望却是常存的。几十年后,即将被钉十字架的彼得[注:按照教会的传统,彼得要求被倒钉十字架,因为他认为自己不配和耶稣一样被端正地钉十字架],在临终前将这份荣耀的盼望,传承给了他亲爱的弟兄们(1:16-18),也传承给了后世的每一位读者。
如今已经过去了近两千年,主再来的应许还没有成就,会不会有人已经失望了,认为主再不会再来?或是已经麻木了,不在乎主是否会再来?一个人对未来的期待决定了他当下的状态,如果一个信徒不追求长进、只追求当下的享乐,很可能因为他是瞎眼和近视的(1:9),忘记他过去的罪已经得了洁净(1:9),也忘记主的再来决不会耽延(3:8-9)。愿我们不要作那瞎眼和健忘的人,而是要特别注意神藉着使徒传给我们的话,好像注意照着暗处的明灯;让我们在黑夜已深的今天,紧紧地倚靠神的恩典、牢牢地抓住神的应许,坚定不移地在神的恩典和知识上长进,直到天将破晓、晨星出现的时候(1:19)。
文 / 周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