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伯来书2:3 无法忽略的救恩

希伯来书的主题和风格与其他新约书信有显著的不同,一方面大量引用旧约进行复杂的神学论述(1:5-14; 3:1-6; 5:1-10; 8:1-13),另一方面又反复提出严厉而实际的劝勉警告(2:1–4; 3:12–4:13; 5:11–6:12; 10:26–39; 12:25–29)。虽然书中的神学论述丰富深奥,劝勉警告也有诸多解读,但是本书的写作目的十分清楚(Schreiner, T. R.):作者通过对比旧约中的人物事件,来证明耶稣的崇高和救恩的宝贵(1:4; 3:6; 4:14; 8:1; 12:2),并以此来劝诫信徒决不可在信仰上后退(6:9; 10:39);作者既从反面角度警告信徒不可背道(2:1-4; 3:7-4:13; 5:11-6:8; 10:26-31),又从正面角度激励信徒坚忍到底(6:9-20; 10:32-12:3)。
希伯来书以神对人的启示为开篇:神在古时藉着各种方法向人说话,在末后的日子却藉着他的儿子向人说话(1:1-2a)。神的儿子具有完全的神性,体现在他的七重身份(1:2b-3),也体现在他远比天使要崇高(1:4)。希伯来书的正文部分接续开篇的引言,详细描述了神的儿子与天使的对比,从四个方面证明了神的儿子高过天使:天使是神的仆役,神的儿子却有至高的权柄(1:5-9);神的儿子创造了天地(1:10);神的儿子永远长存(1:11-12);天使是服役的灵,神的儿子却坐在神的右边(1:13-14)。因此,信徒必须更加密切留意神藉着他儿子所传的话,免得随流漂去(2:1)。所有干犯和不听从那透过天使所传信息的人,都受了应得的报应,如果忽略了神的儿子所宣讲的这么大的救恩,又怎能逃罪呢?(2:2-3) 耶稣的救恩不可忽略,既是因着耶稣崇高的神性(1:2-14),又是因着耶稣在肉身受苦(2:5-18)。
希伯来书2:5-18通过耶稣、天使与世人的关系引入了耶稣的救恩。从创造的角度来说,耶稣比天使崇高,而天使比人崇高;神却眷顾卑微的世人,赐给人荣耀尊贵作冠冕,使万物都伏在他脚下(创1:28);然而,人因着犯罪堕落,并没有得着使万物都服他的权柄(2:6-8);不过,耶稣却代替人做到了,他暂时成了比天使卑微的人的样子,承受了死的痛苦,就得了荣耀尊贵作冠冕(2:9)。因此,耶稣成就的救恩,就是耶稣因着神的恩典为万人尝了死味,以此战胜了罪和死,让人藉着耶稣就可以恢复神起初创造人的设定(2:7)。
耶稣藉着受苦得以成全,对神来说是合适的,因为这是神带领许多儿子进入荣耀里去的途径(2:10)。耶稣在肉身受苦,对人来说有三方面的意义(2:11-18)。第一,耶稣使人成圣,成为神家的儿女:信徒因着耶稣的受苦而得以成圣,而那位使人成圣的耶稣、与那些得到成圣的信徒有同一个源头——就是圣洁的父神,所以耶稣称信徒为弟兄也不以为耻(2:11)。第二,耶稣成为肉身,消灭掌死权的魔鬼:儿女既然有血肉之体,耶稣也照样成为血肉之体,为要藉着死消灭那掌握死权的魔鬼(2:14)。魔鬼”掌握死权”,并不是说魔鬼有着神所没有的特殊权柄,而是指魔鬼藉着引诱人犯罪敌对神(创3:1-6)、从而使人死亡(罗6:23);若罪在人身上的权势被废除了,魔鬼的权势也就被消灭了。耶稣废除罪的权势的方式就是成为血肉之体,在各方面与他的弟兄们相同,藉着死为人赎罪(2:17);耶稣救赎人的方式,不是从魔鬼那里把人买赎回来,而是代替人承担神对罪人的刑罚,消灭罪的权势(罗6:6),恢复神人的关系。第三,耶稣经历试探,帮助被试探的人:耶稣自己既然经过试探,受了苦,就能够帮助那些被试探的人(2:18)。耶稣所受的试探和苦难是指十字架的经历,而”被试探的人”所受的试探,很可能是指在信徒在苦难中的软弱。耶稣帮助受试探之人的方式,是藉着自己的死为人赎罪(2:17)、使人成圣(2:11)、将人从死亡的奴役和恐惧中释放(2:15),并且亲自成为人可效法的榜样(12:2-3)。因此,耶稣在肉身受苦,不单是让我们信靠耶稣而得到成圣(被动)(2:11),更是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胜过试探而不断成圣(主动)(2:18)。
希伯来书1-2章的内容,可以帮助当今的信徒以更加宏大完整的视角认识耶稣、认识自己和认识救恩。就认识耶稣而言,一方面,耶稣有完全的神性:希伯来书的作者通过将耶稣与当下信徒所熟悉和敬畏的天使作比较,强调耶稣的崇高远超过天使,因此那些以敬拜天使为乐的行为是无比荒谬的(西2:18)。另一方面,耶稣也有完全的人性:他曾经成为血肉之体替我们尝了死味(2:9),如今在神的家里作为我们的长兄(2:11),将来还要接我们回家与他常常同在(帖前4:17);他也能够体贴我们的软弱,帮助我们胜过试探(2:18)。因此,耶稣离我们并不遥远,他带给我们的能力、安慰和盼望,是可以在生活中真实经历到的。
就认识自己而言,一方面,人虽卑微却蒙神眷顾,被赐予荣耀、尊贵和权柄(2:6-7);因此,人的生命并不是像世人所认为的与其他牲畜无异、只是在进化中更有优势而已。另一方面,人现今还没有得着尊荣权柄(2:8),而是在苦难中与受造之物一同劳苦叹息(罗8:22);这是人犯罪悖逆神的后果(创3:14-19),而不是神创造人原本的心意。
就认识救恩而言,人的血肉之体已经因着罪而完全败坏,被掌死权的魔鬼所奴役。因此,人并不是像佛教徒所认为的,那样靠着修行就可以救自己,甚至连神透过天使所传达的律法也不能拯救人(2:2);人唯一的拯救就是神的儿子耶稣成为血肉之体,藉着死为人赎罪,废除罪的权势,消灭掌死权的魔鬼(2:14-15; 林前15:55-57)。当我们充分认识到耶稣的神性和人性,认识到自己的尊贵和罪性,认识到救恩的必要和宝贵,或许就能够更深刻地领会2:3中警告的分量:”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么大的救恩,怎么能逃罪呢?”
文 / 周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