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林多后书11:21-12:10 “愚昧人”的夸口

保罗在为真使徒的职分进行辩护(1-7)、呼吁哥林多教会落实奉献的事(8-9)之后,便开始着手解决教会中反对保罗的假使徒的问题(10-13)。相比于1-9章,10-13章的语言更加严厉和扎心,按照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保罗为自己的权柄和所受的控告进行辩护(10:1-18),二是保罗为自己的职分夸口(11:1-12:13),三是保罗在第三次拜访哥林多教会之前,对信徒进行告诫(12:14-13:10)。在11:1-12:13中,保罗为了对抗那些传假福音却被教会接纳的”超等使徒”(11:1-15),一反常态地像”愚昧人”一样夸口(11:16-22);但保罗的”愚昧”,并不像那些自作聪明的假使徒以世俗标准自夸(11:18),而是夸自己的软弱(11:21-12:10)。
11:21-12:10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保罗在福音事工中经历的苦难和软弱(11:23-29)。论到犹太血统的身份,保罗与那些超等使徒无异(11:22),但是作为基督的仆人,保罗却远胜于他们(11:23)——不是在刚强上、而是在软弱上。保罗为福音的缘故受了太多的苦:身体的劳苦,肉体的伤害,性命的危险,物资的缺乏(11:23-27);除了这些外在的事,还要天天为教会的事挂心(11:28)。因此保罗说:”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陷在罪里,我不焦急呢?”(11:29)
第二个部分是保罗夸自己的软弱(11:30; 12:9),并且以自己两段软弱的经历为例(11:32-12:9):一是在大马士革城被人放在篮子里,从城墙缒下逃跑(11:32-33);二是因为得了太大的异象和启示,而有一根刺加在他身上(12:1-9)。在第二个经历中,保罗所认识的那个被提到第三层天的人正是他自己(12:2-4,7)。他分享这段经历,不是要夸自己所得的启示有多大,而是解释自己身上所加的那根刺的缘由,就是让他的肉身遭受持续而深重的苦难,免得他高抬自己(12:7)。保罗刻意用第三人称描述这段经历,是为了将所得的启示与肉身的软弱这两件事分开(12:5):启示虽然值得夸口,但他只想夸自己的软弱,因为启示是众人羡慕的恩赐、会使自己被高抬(12:6-7),而软弱则是基督使徒的特质(4:7-12)、能使基督被高举(12:9)。保罗三次求主使这根刺离开他,主却说对他说:”我的恩典是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12:9) 保罗因此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让基督的能力临到他身上(12:9-10);他夸的不是软弱本身,而是在软弱中所经历的基督的能力。
从保罗的经历中可以看到,苦难对于信徒至少有两方面的益处。第一个益处是,信徒能够在苦难中降卑自己 (12:7)。保罗一生中有许多值得夸耀的事,包括被提到三层天上的启示(12:2),拥有超过所有人的属灵恩赐(林前14:18),为许多教会建立了根基(林前3:10),书写了新约十三卷书信,等等。然而,这样一位伟大的使徒,却经历了比任何人都多的苦难(11:23-29),这苦难是主加给他的,为了让他不要高抬自己(12:7)。保罗的经历提醒我们,神的仆人追求属灵的恩赐、经验和果子,固然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高举基督。如果苦难能够使我们降卑自己、高举基督,那么就让我们甘心作那四面受压、却内藏珍宝的卑贱的瓦器(4:7-8),而不要作那外面好看、里面却充满污秽的粉饰的坟墓(太23:27)。对我个人的信仰生活而言,我知道自己可能在某些方面领受了较多的恩赐,但是也因此面临着更大的试探,就是高抬自己。回想我过去的经历,每一次学习谦卑顺服的功课,都是在人际关系最失败的时候,而不是在服事最有果效的时候。我慢慢地体会到,属灵生命的旅程是一条双线的轨道:一边是苦难、一边是荣耀(可10:37-38),一边是向罪死、一边是向神活(罗6:11),一边是脱去旧人、一边是穿上新人(弗4:22-24);当我们还活着肉身的时候,这两条轨道缺一不可,直到抵达终点的那一刻。
苦难对信徒的第二个益处是,信徒能够在软弱中见证基督 (12:9)。保罗三次求主使那根刺离开他,主拒绝了他的请求,没有移除他的软弱,却给了他超乎所求的恩典,加添给他胜过软弱的能力(12:9)。其实神让信徒经历苦难,不是要将人压碎,而是将人塑造成基督的样式(腓3:10);而信徒在苦难中的软弱,不会使神的恩典褪色,反而使神的能力彰显。有些时候,神的仆人软弱的经历比刚强的见证更有能力。我很敬重的一位老牧师曾给我们分享了他动脊椎手术的经历,让我很受激励。动手术前,医生告诉他会很快地恢复,但手术后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这让他感到非常生气和沮丧,于是他将自己的感受告诉了关心他的弟兄姐妹们,结果收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回复:有的人”用爱心说诚实话”,严肃地提醒他说,服事主这么多年了,怎么还会因为身体上的一点病痛而产生负面情绪?而另一些弟兄姐妹则”用诚实说爱心话”,满怀感恩地说,服事主这么多年了依然还会有软弱,并且能够坦诚地分享出来,这让他们很感动。老牧师自己回顾这段经历时则说,一个人变老是必修课,但变成熟是选修课,他感谢主让在他在八十多岁的时候,还能继续在苦难中学习顺服的功课,就像主耶稣曾经在苦难中学习顺从一样(来5:8)。这位老牧师一生对主的热心和忠心常常激励着我,但他在主面前展现出来的谦卑、真诚和顺服更是我一生效法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