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加福音12:13-34 人靠什么而活?

四福音书中常常讲到钱财的危害,路加福音体现得最为明显,包括富足之人的祸患、财富对人的试探、富有的人难进神国、如何使用钱财,等等(6:24; 8:14; 12:13–21; 16:19–31; 18:24-25)。钱财本身并无好坏,但如果钱财夺去了人的心、诱使人倚靠钱财而活,便成了致命的危害。在路加福音12:13-34,耶稣通过无知富翁的比喻(12:13-21)和对门徒的教导(12:22-34),提醒我们思考:人当靠什么而活?
无知富翁的比喻的背景,是一个人找耶稣帮助他和自己的兄弟分家业,耶稣看出了他的贪心,便给讲了这个比喻,目的是让他远离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于家道丰富(12:13-15)。比喻中的富翁为自己积攒扩充粮食和货物,认为这些东西可以使他的灵魂安逸快乐;但是神却告诉他,今夜就要取去他的灵魂,他所预备的也并不归他(12:16-20)。这个富翁在世人看来是精明和成功,在神看来却是无知和贫穷;他掌管着自己的财宝,却不知神掌管着他的生命;他靠积攒财宝使自己安逸,却在一夜之间被夺去性命。那么,财富本质上是邪恶的吗?家道丰富与生命富足相冲突吗?其实关键问题不在于人是贫穷还是富有,而在于人是倚靠财富而活还是倚靠神而活。
耶稣对群众讲完这个比喻之后,就教导门徒当如何倚靠神而活。人若不为自己积攒财宝就容易忧虑,所以耶稣首先教导门徒不要忧虑,要凭信心倚靠神的供应(12:22-30)。耶稣给出了不要忧虑的三个理由:一是在神眼中人的生命比饮食重要、身体比衣服重要(12:23),二是人的忧虑对自己的生命毫无益处(12:25-26),三是忧虑的东西都是不信神的外邦人所求的(12:29-30)。为了说明神的供应,耶稣举了飞鸟和百合花的例子(12:24, 27-28)。这两个例子不是在讲神创造的美妙,而是在强调神供应的奇妙:没有自由意志、完全仰赖神供应的飞鸟,尚且得到了神的供养,何况比飞鸟贵重得多的人呢(12:24)?任凭神装饰、不会抗拒神旨意的一朵野百合的荣美,竟胜过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所穿的,那么凭信心认识神、倚靠神、顺服神的门徒,又会得到怎样的恩赐和荣耀呢(12:27-28)?
不为世上的需求忧虑并不是信仰的终极目标,耶稣接下来进一步教导门徒不要惧怕,要专心寻求神的国(12:31-34)。对于放下忧虑、一心寻求神国的人,神不只要供应他们所需的一切,更是要把国赐给他们(12:31-32)。这是一种远超百合花的尊荣,但是也有相应的责任:作为神国的子民,门徒应当变卖自己所拥有的施舍给穷人,为自己积蓄永不朽坏的财宝在天上,这才是使灵魂安逸、使生命富足的真财宝(12:19, 33)。
路加福音12:13-34的信息,让我们对财富和信仰的关系有了一个整全的认识:从为自己积财(12:21),到不为生命的需求忧虑(12:22),再到变卖自己的财产、积蓄财宝在天上(12:33),这是每一个信徒从重生到成圣的信仰之旅,也是每一个信徒从属世到属神的”心”路历程,因正如耶稣最后总结所说的:你们的财宝在哪里,你们的心也在哪里(12:34)。
基督徒在不同的属灵成长阶段,会表现出对待钱财的不同态度。基督徒在信主之前,就如同请耶稣帮忙分家业的人一样,对钱财的态度是贪心(12:15),一心服事玛门(16:13)。基督徒在信主的初期,就如耶稣所教导的门徒一样,对钱财的是态度是忧虑(12:22):虽然有一定数目的金钱奉献,但是会有上限和顾虑;虽有一定程度的委身服事,但是会有条件和保留;虽然明白许多道理,但是信心时常会软弱,不能完全照着所领受的去行。基督徒在灵命成熟之后,对钱财的态度是乐意,就如同父”乐意”把国赐给门徒一样(12:32),会心甘乐意地为神的国奉献自己所拥有的,不是十分之一、而是十分之十,就是他们全部的财产、全部的时间和全部的生命(腓1:21; 罗12:1; 14:8; 加2:20)。愿每一位信神的人都能够倚靠神的恩典和力量,胜过今世的忧虑和财富的试探(8:14),一生靠神而活、也为神而活。
文 / 周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