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拿书 4:10-11 我怎能不爱惜

旧约先知常常是受神的差遣向人传讲神的话,为要使听的人回转归向神。在所有的旧约先知中,先知约拿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是唯一一位非因自己不配、却因受众不配而抗拒差遣的先知(1:2-3; 出3:11; 耶1:6),也是唯一一位非因受众悖逆、却因受众悔改而悲观失望的先知(4:3; 王上19:4; 耶20:7-8),还是唯一一位非因神不够公义、却因神过于慈爱而赌气发怒的先知(4:1-2; 耶12:1; 哈1:1-4)。约拿书也与其他先知书不同,它是唯一一本神对先知本人的管教(1:12,17; 4:2,9 ),多于神藉先知传话给受众(3:4)的先知书,也是唯一一本神没有向受众宣告神施行审判的缘由(3:4),却需要向先知解释神施行拯救的理由(4:10-11)的先知书。然而,这位反常的先知和这本反常的先知书,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认识神的爱,就是神对人的横向和纵向的爱(4:10-11)。
如果说耶和华对他所拣选的子民之爱的极致体现,是在何西阿书11:8——”我怎能舍弃你?”(何11:8);那么耶和华对他所创造的世人之爱的极致彰显,就在约拿书4:11——”我怎能不爱惜?”(4:11)。耶和华向面临灾祸而悔改的尼尼微人施慈爱,约拿竟为此而发怒并且求死(3:10-4:3),于是耶和华将约拿置于与尼尼微人类似的艰难处境[注:3:10中的”灾祸”与4:6中的”苦楚”在原文中是同一个词],通过创造和毁灭一棵为约拿遮挡烈日的蓖麻树,让他亲身经历到遭遇苦楚而失去恩典的滋味,没想到约拿又为此而发怒并且求死(4:5-19)。蓖麻树的故事揭示出了约拿为尼尼微的得救而发怒的真实动机:他仅仅爱惜自己。蓖麻树对约拿有利,他就不希望蓖麻树死,并且为耶和华收回恩典使蓖麻树枯萎而发怒;反过来,尼尼微对约拿有害,他就不希望尼尼微人活,并且为耶和华施予恩典使尼尼微得救而发怒。蓖麻树的故事也启示了耶和华怜悯尼尼微人的真正心意:这颗蓖麻不是由约拿栽种和培育的,约拿不是园主尚且会爱惜蓖麻的生命,更何况神亲自创造和养育了尼尼微大城许多人和牲畜的生命,神作为”园主”怎能不爱惜这些比蓖麻更宝贵的生命呢?(4:10-11) 耶和华对人的爱远超人对人的爱,一方面是出于耶和华自有永有的良善属性(4:2),另一方面是出于他作为创造者的位份(1:9,17; 2:10; 4:6-8)。这也是为什么耶和华对人的拯救,虽是从以色列起始,但从起初就定意要使万族得福(创12:1-3),而神藉着耶稣实现的终极拯救更是面向全世界的人(约3:16)。
耶和华对尼尼微人的怜悯,不单是因为他们是耶和华所创造的,也是因为他们是因无知而作恶(4:11),并且他们听到审判的信息之后愿意悔改(3:4-10)。以色列人因为领受了律法所以知道神的旨意,但尼尼微人没有耶和华的特殊启示,其中不晓得分辨左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4:11),因此耶和华格外地怜悯他们。
约拿书所启示的神对人的爱,是跨越不同地域文化的横向的爱——神既爱他所拣选的以色列民,又爱他所创造的所有外族人;神对人的爱,也是贯穿不同属灵阶层的纵向的爱——神既爱那些因领受了启示而认识神、服事神的人,又爱那些因愚昧无知而不认识神、远离神的人。新约的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就是在讲述神的爱如何藉着耶稣和使徒进行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路加福音侧重讲神的爱在不同属灵阶层的纵向延伸:主耶稣到世上来就是为了寻找和拯救失丧的人(路19:10);浪子比喻中的父亲为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小儿子而欢喜快乐(路15:31-32);主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时候没有怨恨那些迫害他的人,反而祈求父赦免他们,因为他们不晓得他们所做的(路23:34)。使徒行传则重点讲神的爱在不同地域文化的横向拓展:耶稣的门徒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主的见证人(徒1:8)。
作为神的儿女,我们对人的爱也应当效法神的爱,就是横向和纵向的爱:我们既要给身边的人传福音,又要有国度的胸怀,将福音传遍天下(太24:14);我们既要爱自己的亲人朋友、弟兄姐妹,又要爱自己的仇敌(太5:44)。我们能够如此爱,是因为神先如此爱了我们(约一4:19; 罗5:8)
文 / 周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