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伯记1-2 苦难之中的神人关系之至死忠心

约伯记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在讲苦难,其实苦难只是作为故事的背景,约伯记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苦难之中的神人关系。这个问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人敬畏耶和华的动机,就是开篇撒但向耶和华提出的挑战:”约伯敬畏神,难道是无缘无故的吗?”(1:9) 第二是耶和华对待人的心意,就是在28章的插曲中提出的问题:”然而,智慧在何处可寻?”(28:12)。约伯记1-2章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在遭受身心灵的极大痛苦中,约伯依然敬畏耶和华。约伯记3-42章回答了第二个问题:在向耶和华申辩的极度挣扎中,约伯最终认识耶和华。约伯记中的苦难就如同熬炼金子的烈火,在千锤百炼中炼净一切渣滓,深刻地显露出人的真心和神的本象。约伯记最终没有告诉我们苦难的缘由,却给出了面对苦难的方式,就是以敬畏和顺服的心接受苦难,并且始终相信神的美善。
首先来看约伯记的第一部分,就是约伯敬畏耶和华的动机。有人说约伯是历史上除耶稣以外对神最有信心的一个人,这话并非没有道理。约伯在三方面的表现可以说是除耶稣以外无人能及。
第一是约伯对耶和华的敬畏。在圣经中被称为完全人的只有诺亚(创6:9)和约伯(1:1)。而约伯与诺亚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没有犯过罪,耶和华也亲口在撒但面前称约伯为完全人(1:8),甚至连撒但都找不出约伯的过错,只能通过击打他来诱使他犯罪(1:11)。约伯不仅自己不犯罪,他还每天清早献燔祭,为孩子可能在心里犯的罪而赎罪(1:5)。
第二是约伯对耶和华的忠诚。撒但第一次击打约伯之后,不仅没有使他犯罪,反而让他敬拜称颂神(1:20-22)。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虽然约伯不知道天上的耶和华与撒但的对话,但是他知道这一切灾难是出于耶和华的手。既是耶和华的作为,无论是赏赐还是收取,都应该称颂神,这样的信心丝毫不亚于亚伯拉罕献以撒的信心。接下来撒但第二次击打约伯,伤了他的身体,这一次约伯真的是除了一口气之外一无所有了,甚至连他的妻子也劝他放弃神死掉算了(2:9)。然而,约伯依然没有犯罪亵渎神,相反他表现了出比之前更大的信心,就是积极主动地接受从神而来的祸患(2:10) [注:这里的”接受”在希伯来原文动词中的意思是积极主动地配合,而不是被动地顺服]。约伯之所以能如此行,就是因为他对耶和华的敬畏是没有任何条件的;只要是出于耶和华的手,他都心甘乐意地接受,这也直接否定了撒但的观点。
文 / 周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