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道书3:16-7:29 虚空之上的神的主权之现实迷思

传道者在3:16-7:29中所讨论的现象都是世人无法参透的大问题,但是认识神的主权之后,就能够知道如何智慧地回应这些问题。世上为何有不公义(3:16)?回应是神必定审判义人和恶人(3:17)。人与牲畜无异吗(3:18-21)?回应是人最好是享受自己的分,因为无人能看见自己死后的事(3:22)。如何看待世上的欺压(4:1-3),嫉妒(4:4-6),孤单(4:7-12)和更替(4:13-16)的现象?回应是人应当在神面前承认自己的有限,少言多听,谨言慎行地敬畏神(5:1-7)。人在世上能够因财富和劳碌得到满足吗?回应是不能,财富不能让人满足(5:10-12),劳碌所得的也未必使人受益(5:13-17),所以既善又美的事就是在神所赐予的一生有限年日中享受劳碌所得的一切(5:18-20)。如何看待恶人得财富和荣誉(6:1-2)?回应是不能以财富和荣誉来衡量神的祝福,因为得到这些的未必能享用(6:2),如果心里不因美物满足还不如流产的胎(6:3-6);所以人心应当满足神所赐的一切,并且顺服神的主权(6:7-11)。
那么,在短暂的一生中,有什么是对人有益处的呢(6:12)?回应是对人有益处的事有些是世人所认为好的,例如美名(7:1a)、公义(7:7)和智慧(7:11-12),但有些却未必是人所喜悦的,例如死亡(7:1b-2)、忧愁(7:3-4)、责备(7:5-6)和忍耐(7:8-9);因此人应当观察神的作为,接受神所允许发生的一切事,在亨通的时候应当享福,在遭遇患难的时候应当省察(7:13-14)。为什么坏事会发生在义人身上(7:15)?回应是人不要过分作恶,也不要过分公义[注:不要过分公义的一种合理解释是,不要在自己眼中看为公义。这个解释有两方面的支持,一是希伯来原文用的词是反身动词(reflective verb),就是主语和宾语是同一对象;二是后文讲到没有一个义人(7:20)]。所以,这里并不是在提倡中庸之道,而是在讲要敬畏神,避免作恶多端和自以为义这两个极端(7:16-18),因为世上本就没有一个义人(7:20, 27-29),并且罪人是被邪恶所捆绑的(7:26)。以上这些困难的问题,都在神的主权之下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接下来传道者要给出一些实际的建议,帮助人过智慧的生活。
文 / 周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