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斯拉记9:6-15 认罪的祷告

论到认罪的祷告,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诗篇51中大卫的忏悔。如果说诗篇51中大卫的祷告是个人认罪祷告的代表,那么以斯拉记9:6-15中以斯拉的祷告则是群体认罪祷告的典范。以斯拉的祷告发生的背景是百姓的犯罪:当时耶路撒冷圣殿已经重建(6:15),以斯拉向人民教导了律法(7:10),祭司和利未人也已归回到耶路撒冷(7:13);然而归回的以色列民、祭司和利未人却与当地的外族女子通婚,以致圣洁的种族与当地的民族混杂了(9:1-2);于是以斯拉撕裂衣服,代表人民向耶和华作了认罪祷告。以斯拉的认罪祷告有三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认罪祷告需要认识神。以斯拉是精通律法的经学家(7:6),他熟知以色列的历史,从耶和华的作为中(9:8-9)深刻地认识到了耶和华的怜悯(9:13)和公义(9:15),并且能够体察耶和华的心意(9:14)。不仅如此,他还与耶和华建立了亲密的个人关系,例如他专心研究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7:10),在抵御仇敌的事上凭信心倚靠耶和华而不倚靠君王的帮助(8:21-23),在许多事上经历到耶和华的帮助(7:6,9,28; 8:22,31),等等。正因为与耶和华有这样的关系,他在面临危机时首先想到的是来到耶和华面前祷告。
第二,认罪祷告需要认识罪。以斯拉对罪极其敏感,他一听到百姓与外族女子通婚的事,就撕裂衣服和外袍,拔掉头发和胡须,感到惊惧和忧闷(9:3)。虽然是人民犯罪,可他却没有自以为清白,而是与人民认同,在耶和华面前感到羞耻惭愧。他用”罪孽灭顶”、”罪过滔天”来描述他们的罪,他明白以色列过去的悲惨遭遇就是因为他们的罪孽深重(9:6-7),可如今他们竟然又离弃耶和华的诫命(9:10)。他深知他们这样行的后果是自取灭亡(9:14),他们在耶和华面前没有一人能站立得住(9:15)。正因为对罪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必须来到耶和华的面前为百姓求赦免。
第三,认罪祷告需要有行动。以斯拉的认罪祷告也代表着人民的认罪祷告(10:1-4)。祷告之后,以斯拉带领人民立刻采取行动处理犯罪的问题,让所有犹大和便雅悯人三日之内聚集,并且达成决议让以色列民族与外族的女子分离(10:11-12),最终人们也按着所决议的把外族妻子和儿女送走(10:44)。以斯拉的祷告看似没有得到耶和华的直接回应,但耶和华其实是藉着人民顺服的行动回应了人的祷告,因为人作决定的意念是出于耶和华,正如耶和华多次感动君王的心来祝福犹大人 (1:1; 6:22; 7:27)。
以斯拉的认罪祷告对今天的基督徒是很好的提醒:我们的认罪祷告,是否是基于对神心意的正确认识,而非出于人的意思(可8:33)?是否有对罪进行深刻地反省,而非草率地作肤浅的承诺(可14:31)?是否有切实的行动来解决问题,而非像照镜子一样转头就忘(雅1:23)?愿我们在每一次犯罪之后都能有真实的悔改,以致于可以更少地得罪神、伤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