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代志下32:24-31 人的一生当怎样度过?

历代志所描述的南国犹大二十位君王中,希西家是最有尊荣的:他倚靠耶和华战胜亚述,受到各国的尊重(32:23);他患病垂危时祷告耶和华,耶和华就应允他,赐给他十五年的寿命和奇妙的征兆(32:24; 王下20:1-11);他拥有极多的财富尊荣,所行的一切事尽都亨通(32:27-30);他带领百姓归向耶和华(29-31),死的时候受到了百姓的尊敬(32:32-33)。然而,这样一位蒙神祝福的好王,却也有让人扼腕的失败之处:他心高气傲,惹动耶和华的忿怒(32:25-26),以致耶和华的灵离开了他(32:31);当他得知子孙后代要因他的缘故遭难时,却满足于自己的平安(王下20:16-18);他在所求得的十五年时光里生下了玛拿西,再次把犹大拖入深渊,使得犹大的灭亡成为定局(王下21:1-15)。
希西家的故事发人深省:人的一生当怎样度过?是追求善行吗?是追求成就吗?是追求理想吗?是追求尊荣吗?是追求长寿吗?是追求享乐吗?历时历代的人对这个问题有深入的思考。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说:“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才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的经历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 爱因斯坦说:“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陶行知在《介绍一件大事》中说:“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这些是不认识神的人所能追求的极限。作为基督徒,我们都知道自己的一生应该按着神的心意度过。那么神对信徒一生的心意是什么?福音书告诉我们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从主(太16:24; 可8:34; 路9:23),使徒行传向我们见证使徒奉献自己的生命来传扬福音(徒7:59; 12:2; 21:13),使徒书信教导我们要在地上过圣洁、合一、警醒的生活。我们或许清楚地知道神的心意,可是要行出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听道容易行道难,听道是在获取,而行道是要舍弃。因此,神常常藉着生活中的苦难,帮助我们将所听到的真理融入我们的生命中。
2022年俄乌战争期间,一对在穆斯林国家宣教的宣教士分享了一个很感人的见证:”穆斯林A夫妇因本国的战乱搬到乌克兰居住,最近因为乌克兰的战火不得不出逃避难,他们希望神保守他们逃难过程的平安。A家庭一路上经历了与同路伙伴分散,半岁的儿子突发高烧,同路人被敌军袭击死亡等危机,但垂听祷告的主一路带领和保守他们。经过几天几夜的艰难险阻,两次转移目的地,与他们一同出发的五个家庭全部被分散,最后只有A家庭顺利抵达波兰。A家庭一路上与宣教士实时分享地图,让大家一定为他们一家全程守望。最终顺利到达后,A弟兄感叹主的奇妙恩典,在这个过程中他宣称说他相信耶稣,并自己开始祷告寻求祂的帮助。A家庭之前经历了本国战乱后跟随妻子搬到乌克兰,在那里努力几年开办了自己的牙医实验室,后来在21年年底买房搬进新家,没想到辛辛苦苦开办了一年的实验室和住了两个月的新房子,因着乌克兰的战争在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实验室、房子、汽车都没有了,能带走的只有几件衣服和孩子。但是,他在逃难过程中所得着的,却比所失去的要宝贵的多。
“感谢赞美主,神让祂的儿女经历水火却不致遭害,虽失去财富甚至是生命却用祂自己来补偿,神使凡信靠祂的人必不致羞愧!我们的生命是何等的脆弱,我们的财富可以一夜之间转眼成空,我们的亲人朋友也可能会瞬间失去。求主帮助我们在这样的末世活在神的心意中,活出永恒生命的价值!”
文 / 周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