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代志上16:31 耶和华作王了!

历代志的写作背景是犹大人被掳归回。这个民族经历了被耶和华抛弃、被外族蹂躏的屈辱,经历了国破家亡、被掳他乡的创伤,他们归回之后迫切地需要重思自己的身份和与神的关系,需要回顾历史上的正面榜样来重拾复兴的盼望,也需要对圣殿的敬拜生活进行深刻的反省。历代志不是对过去历史的简单重复,而是通过省略、补充、增加、重排等方式,以适应当下处境的形式精心地编排这段历史,为了给受伤的余民带来安慰和勉励。历代志的内容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历代家谱(代上1-9),联合王国(代上10-代下9)和大卫王朝(代下10-36)。联合王国的部分又可分为大卫的统治(代上10-21),大卫和所罗门的交替(代上22-29),以及所罗门的统治(代下1-9)。
历代志的开篇列举了从亚当到被掳归回时期的连续历史(1-9),其中详细记载了犹大、利未和大卫家的族谱,是为了纪念耶和华对以色列的拣选和信实守约。然后作者从扫罗之死讲到大卫作王(10-11)、大卫军事上的成就(12),以及大卫将约柜运回耶路撒冷的故事(13-15),是为了表明耶和华作为掌管历史的主,却选择在耶路撒冷与以色列人同住。作者通过第16章的诗篇强烈地表达了子民对耶和华信实守约的称谢(16:8-22),以及耶和华在全地作王的颂赞(16:23-30),以致于天地万物都要欢呼:”耶和华作王了!”(16:31-33)
历代志的作者呼吁当下的人民向耶和华作两个祈求:第一是呼求耶和华从万国中拯救他们(16:35a),这或是指从巴比伦归回(拉1-2)、或是指归回之后余民的聚集(尼7:4-5),不过重点在于呼吁人们重新回到耶和华的约中、作神的子民(16:14-18);第二个祈求是称谢耶和华的圣名(16:35b),就是要让人民地更多认识耶和华,认识耶和华的圣洁、慈爱和在万国中的荣耀。
对被掳归回的子民来说,他们所能得到的最大安慰莫过于相信”耶和华作王了!”。耶和华作王,就意味着以色列的受苦不是因为以色列神的软弱无力,而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悖逆;以色列的失败也不是他们的终极命运,而是耶和华施行拯救的必经之路,耶和华对以色列的未来有更美好的计划。如今信主的人都是从撒旦的国度被掳归回的(西1:13),我们的归回也如同犹太人的归回,需要一心一意地乐意事奉神。信主的人将要面临来自世界的逼迫(约15:19),而我们所能得到的最大安慰莫过于相信”基督作王了!”(腓2:9-11; 启19:6)。以色列人所呼求的拯救(16:35),神如今已经藉着耶稣基督白白赐给了我们了(罗1:16),就让我们像以色列人赞美耶和华那样(16:36),赞美我们的救主:”愿颂赞、尊贵、荣耀、能力,都归给坐在宝座的那一位和羊羔,直到永永远远!”(启5:13)
文 / 周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