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王纪下24-25 犹大的结局

南国犹大共有三百多年的历史(930-586 BC),经历了一个朝代二十位君王,最后的结局也很悲惨:犹大虽没有被亚述攻陷,却被巴比伦所毁灭;犹大人三次被掳到巴比伦,耶路撒冷圣殿也被焚毁;与撒玛利亚不同的是,犹大剩余的人没有与外族混居,保留了信仰和血统的纯正。对比犹大和以色列的历史,虽然犹大的年代更长,但是记载犹大君王的篇幅却更短,也许是因为犹大没有以色列君王那么多臭名昭著又跌宕起伏的故事(例如耶罗波安、亚哈、耶户等等)。不过,在犹大王朝的末尾却有三位名垂青史的君王,他们的事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对犹大的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一位是信靠之”王”希西家:希西家是犹大历史上第一位既清除了偶像,又废去了邱坛的君王(18:4);他全心倚靠耶和华,在他以前或以后的犹大列王中没有像他的(18:5);他有耶和华的同在,所有的征战都成功(18:7);他不向征服了以色列的亚述王屈膝,而是倚靠耶和华战胜了亚述(19:15-19, 35)。然而,希西家对耶和华的信靠,从起初的为国家求生存,变成了为自己求平安(20:3,19),最终也因着向巴比伦使者展示财富,为他的子孙后代埋下了祸患(20:17-18)。
第二位是作恶之”王”玛拿西。玛拿西的作恶之深,使得列王纪的作者没有将他跟列王对比,而是直接跟迦南人作比较:他行迦南人所行的可憎恶的事,重建希西家所拆毁的邱坛,像亚哈那样为巴力建立祭坛(21:2-4);他敬拜天上的万象,把儿子用火烧为祭,并且交鬼行巫术(21:5-6);他还将巴力的祭坛和亚舍拉雕像安放在耶和华的圣殿中(21:4,7)[注:以前的王都是把亚舍拉安放在室外,见王上14:23; 王下17:10];他引诱以色列人作坏事,比耶和华从以色列人面前消灭的外族人更厉害(21:9,11);在这些罪之外,玛拿西还流了许多无辜人的血(21:16)。玛拿西的罪恶之深致使耶和华定意要毁灭耶路撒冷和犹大(21:12-15),并且绝不赦免(23:26-27; 24:3-4)。
第三位是顺服之”王”约西亚。约西亚重新发现律法书之后,就撕裂衣服,因着书卷上的话求问耶和华(22:11-13 );他带领百姓重新与神立约(23:1-3),除掉玛拿西在圣殿安放的神像和器皿(23:4-6),杀掉拜偶像的祭司,废除犹大各城、伯特利、甚至撒玛利亚的邱坛(23:8, 15, 19),除去所有交鬼行巫术的(23:24);他又带领百姓守逾越节,这是从士师时代开始从来没有像这样守过的(23:22);他按着摩西一切律法,全心、全性、全力归向耶和华,在他以前和以后都没有王像他这样的(23:25)。然而,约书亚的顺服最终没能力挽狂澜,因为犹大的罪恶太深以致无法挽回(23:26-27),最后他战死在埃及王法老的手中(23:29)。
虽然有希西家和约西亚二王的熠熠星光,但犹大还是因着罪恶深重而走向灭亡。不过,犹大的历史并没有终结,耶和华使大卫家的灯光不灭(王上11:36; 15:4; 王下8:19),为大卫家存留了一位”希望之王”约雅斤(25:27-30)。约雅斤又名耶哥尼雅,是耶稣的先祖(太1:12)。
犹大的历史给我们的一个教训就是,罪的权势极其可怕,律法不能拯救人,好王不能拯救人,甚至神的帮助也不能拯救人,唯有耶稣基督的救赎才是我们得救的唯一途径(徒4:12)。我们的属灵史正如列王的历史,需要自始至终地敬畏信靠神。愿我们从犹太人的失败中看到自己的全然败坏,更是从神给以色列的盼望中(路24:21),认准我们真正的盼望(路24:34)!
文 / 周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