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得记3:13 最美婚姻是舍己

路得记叙述了发生在士师时代伯利恒城的一个美好故事,是黑暗的士师时代中的一盏明灯。路得记的四幕故事展现了丰富的神学主题,包括神与人、人与人之间忠诚的爱(hesed) (1:8; 2:20; 3:10),人对神的敬畏(1:16-17; 3:13),以及神对人的供应(1:6; 2:2; 2:12; 4:10; 4:13)和祝福(2:4; 4:11-12,17)。神的爱在士师记中体现为神不离不弃的血淋淋的管教,在路得记中则体现为爱神之人的彼此舍己和祝福。路得记中爱的高潮就是波阿斯与路得的婚姻,这一段婚姻也引出了大卫的家谱(4:18-22)。
圣经中详细讲婚姻故事的经文不多,有亚当与夏娃“骨中骨、肉中肉”的二人成为一体(创2:23-24),有以撒与利百加”我愿意去”的千里联姻(创24:58),有雅歌书中良人与佳偶如”死亡一般坚强”的浪漫爱情(歌8:6)。不过,我个人觉得最美的当数波阿斯和路得”我必为你尽本分”的暖心誓言(3:13),因为最美婚姻是舍己。
对波阿斯和路得而言,婚姻之事固然重要,但是重不过因着对神的忠诚和对人的爱而舍己。路得的舍己体现在两方面:为耶和华神舍弃自己的神和国(1:16; 2:11-12),为婆婆的需求舍弃自己的需求(3:10)。波阿斯的舍己也体现在两方面:因着敬畏耶和华而尽自己买赎的本分(3:13),因着对人的爱而满足路得的需求(2:14-16; 3:18)。
读路得记的婚姻故事时,我们或许会感叹古人的婚姻为何可以如此简单。其实仔细思考就发现一点也不简单:路得对自己的婚姻是很慎重的,年轻人无论贫富她都没有跟从(3:10),却听从婆婆去承担可能被羞辱的风险而躺在波阿斯脚下(3:1-8);波阿斯是一个很有名望的大财主(2:1),有许多婢女(2:8),他虽然欣赏路得(2:11),却并没有要占有她的动机,而是把买赎的选择权优先让给更近的亲属(3:12),自己则作第一候补人(4:5)。所以无论是路得还是波阿斯,他们之所以如此作决定,不是因为不重视婚姻,而是因为敬畏耶和华;他们都选择为别人尽自己的本分,然后把结果交托给神(3:13)。
如今教会有许多大龄单身的弟兄姐妹,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除了时代的客观因素以外,或许是因为许多人在主观上有一些不恰当的期待或者顾虑,以致于把婚姻的选择变得过于复杂,而忽视了婚姻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舍己(弗5:25)。提摩太凯勒在《婚姻的意义》一书中特别强调了婚姻中的舍己:“如果神设立婚姻之初就想到了耶稣救赎的福音,那么婚姻必须符合神的模式才行得通,就是基督舍己的爱所彰显的模式。” 愿波阿斯和路得相互舍己而终成眷属的故事,可以激励仍在寻求婚姻的弟兄姐妹们返璞归真,重思婚姻的真谛,以谦卑舍己的态度来预备自己的心,同时调整对配偶的期待,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能遇见神所预备的灵魂伴侣。
文 / 周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