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林多前书1:18-2:5 基督的十字架

保罗写给教会的书信都是为了解决教会的实际问题,但是实践方面的问题往往根源于神学问题。哥林多教会存在分党结派的现象(1:10-17),其根本原因是信徒不明白基督十字架的道理,因而自高自大(4:6)、高抬教会的领袖(1:12)。因此,保罗在劝戒信徒之前(4:14-21),先教导基督的十字架(1:18-2:5):十字架的道理,对走向灭亡的人来说是愚笨的,但对于我们这些得救的人,却是神的大能(1:18)。
钉十字架的基督是神的能力和智慧。犹太人求神迹,希腊人求智慧(1:22),但他们皆因不认识神而看不见基督十字架的能力和智慧,反而把它当作是软弱和愚拙的。基督的十字架对犹太人来说绊脚石,因为他们无法接受将神的荣耀和十字架的羞辱联系在一起,哪怕耶稣行了许多神迹向犹太人证明他是神的儿子,他们依然不相信(约10:37-38),并且亲手将耶稣钉上十字架。基督的十字架对外族人来说是愚拙的,因为他们认为通过上十字架牺牲自己来拯救别人,是愚蠢和软弱的表现。比起观念上的认知,十字架更难以让人接受的地方在于,信神的人要与基督连合(1:9),效法基督走谦卑舍己的十字架道路(4:9-13)。虽然如此,对那些蒙召的人,不论是犹太人还是希腊人,基督却是神的能力和神的智慧(1:24)。保罗接下来用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十字架的救恩证明神的能力和智慧。神藉着基督的十字架,拣选和拯救了世上愚拙和软弱的人——正如哥林多教会的信徒(1:26),而使那些智慧和刚强的人羞愧(1:27-28);这是出于神的恩典,因此所有人在神面前都不能自夸(1:29; 弗2:8-9)。神也藉着基督的救恩,使信神的人在基督里面得着神的智慧,就是公义、圣洁和救赎(1:30);这是基督十字架的功效,因此夸口的应当指着主夸口(1:31)。基督的十字架在人看来是羞辱,却彰显了神的智慧、能力和荣耀:基督的受难成就了神恩典的救赎,显明了神诸般的智慧 (弗1:7-8);基督的复活是出于圣灵的能力,显示了神强大的力量(弗1:19-21);基督的救恩是神所喜悦的旨意,使神的荣耀得着称赞(弗1:5-6)。
十字架的传扬彰显神的能力和智慧。作为基督的使徒,保罗没有用高言大智传讲神的奥秘,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2:1-2);他在哥林多信徒中间又软弱又惧怕,却靠着圣灵的能力讲道和说话(2:3-4),使得人的信不是凭着人的智慧,而是凭着神的能力(2:5)。保罗并非没有知识和学问 (腓3:4-6),只是这些比起基督十字架的救恩如同粪土(腓3:7-8);他并非没有口才和恩赐,但是他深知使人得救是圣灵的能力(1:17; 2:5; 12:3);他并非比别人软弱和卑微,而是他与主连合、为福音的缘故背起了自己的十字架(4:9-13)。然而,他的软弱使神的能力在他身上显得完全(林后12:9),他的降卑使基督的生命在他身上照常显大(腓1:20)。保罗传讲基督就如同施洗约翰传讲耶稣一样:他必兴旺,我必衰微(约3:30)。
钉十字架的基督是神的能力和智慧,这与世界的认知刚好相反。对当今的信徒而言,正确认识基督的十字架会彻底颠覆我们的三观。第一是世界观。我们认识神之前是用人的眼光看待神(1:21; 林后5:16)、看待世界、看待自己,认识神之后就能够以属灵的眼光明白属灵的事,也能够看透万事(2:10-16)。属灵的人不单是能够认识基督十字架的能力和智慧(1:24),得着基督救恩(1:30),也能够在一切世事上——包括宗教、哲学、科学、政治、社会、法律、教育、伦理、生态等各方面,以神的国度和救赎的眼光来坚定自己的立场,而不是随着世俗之风飘来飘去。
第二是价值观。属世的价值观是基于人的行为表现(1:22),而十字架的价值观则是基于神的救赎恩典(1:30);属世的价值观会以人的行为表现来夸口(3:21),而基督十字架的价值观则是单单靠着主夸口(1:31)。错误的价值观会导致错误的信仰实践。就教会层面而言,哥林多教会面临的问题也是当今许多教会面临的问题,就是看重人的行为表现过于看重神的救恩:一些灵恩派的教会过多追求属灵的外在表现,例如以信徒是否经历神迹奇事、教会是否有属灵复兴来评估教会属灵的状况;而一些世俗化的教会则过分注重属世的外在表现,例如以会众的知识水平、财富地位、专业能力来决定教会领袖的任命。这些教会的做法,就如同犹太人求神迹、希腊人求智慧(1:22),并没有真正领会基督十字架的智慧和能力。就个人层面而言,哥林多信徒出现的问题也是当今信徒出现的问题,就是高抬领袖(1:12)、自高自大(4:6)。例如在某些大型教会中,许多信徒参加聚会就是为了听某个名牧的讲道或某个乐团的敬拜,而不是去敬拜基督;有的牧师将讲道变成了维持生计的职业或展示个人魅力的舞台,专注于运用各样的演讲技巧和布道策略、而不是倚靠圣灵的能力和感动,来吸引人归向自己,而非归向基督。这些信徒和牧师的做法,是用人的名取代了基督的名,促进了教会的分党结派(1:12-13)。
第三是人生观。接受基督十字架的救恩,就意味着与主连合(1:9; 约15:5; 罗6:3-5),既包括在基督的智慧和能力上与主连合、倚靠圣灵的能力传扬福音(2:4; 徒1:8),又包括在基督的十字架上与主连合、与主一同承受世人的恨恶和羞辱(4:9-13; 腓3:10)。因此,基督的十字架不单是要颠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对价值的定义,更是要彻底翻转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从骄傲变为谦卑,不再靠自己、而是靠基督(2:4);从自私变为舍己,不再是为自己、而是为基督(10:31);从旧人变为新人,活着的不再是自己、而是基督(加2:20)。这就是保罗所说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的真意(2:2),那么,你愿意接受吗?
文 / 周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