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徒行传20:2-21:17 保罗的心肠

保罗不单是积极地给未闻福音之人传福音,也特别重视门徒的牧养,在保罗的第三次宣教之旅中体现得最为明显(18:23-21:17)。保罗的第三次宣教之旅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在以弗所给当地的犹太人和外族人传道(18:23-20:1),二是拜访欧洲各地的教会,最终返回耶路撒冷(20:2-21:17)。第二部分的旅程又可分为三段:拜访在马其顿、亚该亚和特罗亚的教会(20:2-12);在米利都与以弗所教会长老的告别(20:13-38);从米利都前往耶路撒冷,途中拜访了推罗、多利买和该撒利亚教会的信徒(21:1-17)。这个期间发生的故事,真实地展现了保罗作为主的仆人和群羊牧者的心肠。
保罗有着谦卑顺服的仆人心肠。在以弗所的时候,保罗心里有感动要经过马其顿、亚该亚、往耶路撒冷去,到了那里之后必须要去罗马看看(19:21)。为了尽快回到耶路撒冷,保罗从特罗亚返程的时候决定越过绕过以弗所,以免在路上耽搁时间(20:16);在米利都的时候,他特意请以弗所的长老来见面(20:17),因为这将是最后的诀别(20:25)。保罗与以弗所长老的告别和返回耶路撒冷的旅程,是使徒行传中最令人动容的故事之一。这位史上最伟大的宣教士,在主面前是如此的谦卑顺服,正如差遣他的主耶稣谦卑顺服父神一样(腓2:5-8):他在身体上遭受敌人的谋害,却凡事谦卑,常常流泪地服事主(20:19);他在灵里面受到圣灵的催逼,虽知有捆锁患难在前,却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只求跑完前面的路程,完成从主耶稣所领受的职分,为神恩惠的福音作见证(20:22-24);他在情感上因着弟兄出于爱心的劝阻而心碎,但他坚持前往耶路撒冷,为了使主的旨意成就(20:12-14)。
保罗也有着毫无保留的牧人心肠。保罗既是一位得时不得时(提后4:2)、都把握时机专心传道的宣教士(20:21),又是一位得力不得力(腓4:11-13)、都尽心竭力全心牧会的好牧人(20:31),正如寻回他的主耶稣牧养羊群一样(约10:10-15)。当保罗还在的时候,他毫无保留地将神的全部计划和一切对信徒有益的事都教导给了信徒(20:20-21, 27),并且昼夜不停地带着眼泪劝诫各人(20:31);当保罗将要离开时,他毫无保留地将信徒交托给神和神恩惠的道(20:32),并且将主的群羊托付给教会的长老们,劝勉他们要为自己谨慎,也要为全群谨慎、保护好羊群(20:28-30);在保罗的一生中,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奉献给神和神托付的使命(20:24; 21:13),凡事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生命作信徒的榜样 (20:33-35)。
保罗以仆人和牧人的心肠事奉所结出来的果子,就是有圣灵同在、有耶稣生命的教会,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教会的团契生活,外族人的教会展示出了初代耶路撒冷教会的许多重要特质(2:42-46),例如教导劝勉(20:7-12, 17-38)、擘饼聚会(20:7,11)、同心祷告(20:36; 21:5)、相互扶持(20:34-35)、忍受逼迫(20:19, 23)、神迹奇事(20:9-12)、圣灵同在(20:22; 21:4),等等。第二是信徒与保罗之间的关系:曾经扫罗(保罗)热心残害教会(8:3),如今教会却忧心保罗将受迫害(21:4, 11-12);曾经扫罗逐家进去,连男带女拉去坐监(8:3),如今保罗却走遍各地拜访信徒,住在信徒家,被弟兄姐妹接待(20:2-3; 21:4-9),并被警告在耶路撒冷将要坐监(21:4,11-12);曾经信徒因扫罗的迫害离开耶路撒冷、将福音传往周围各地(8:1-4),如今保罗却要回到耶路撒冷受迫害(20:22)、为要将福音带到更远之地(19:21)。
保罗的经历对当今教会的牧养工作有三方面的提醒。第一,牧者要专注于人而非事工。使徒行传的作者路加在记载保罗从马其顿到耶路撒冷的行程中(20:2-21:17),多次提到保罗与信徒之间的交通(20:2, 4, 9, 17; 21:4, 7, 12, 16),甚至详细记载了保罗与信徒同住的时间(20:3, 6; 21:4, 7),可见宣教工人在宣教事工中的重要性。保罗的宣教从来没有固定的路线、确定的日程和统一的策略,唯一不变的是要藉着福音来拯救人和建造人。其实教会本质上是一群被福音所更新的人(people),而不是任何的策略、项目或者组织架构。如今许多教会为了吸引人,把资源和时间投入在打造专业的团队(professional),设计优秀的节目(programs)和提升外在的表现(performances)上,而忽视了传讲全备的福音和建造个人的生命,以致于教会成为了有宗教之名的俱乐部,而不是有耶稣生命的门徒。
第二,牧者要重视对信徒的牧养。牧者对信徒的教导要全面,要将神全部的真理传给门徒(20:20,27),这也正是耶稣给门徒的吩咐(太28:20);牧者对信徒的劝戒要持久,保罗是三年之久昼夜不停地带着眼泪劝戒各人(20:31),这也是每一位牧者当有的心肠(提后4:2);牧者对信徒的监督要谨慎,牧者不单是传授知识,更是要时时地为信徒的信仰生命警醒守望,保护他们不偏离真道 (20:28-30)。牧者所监督和牧养的,是神用自己的血所赎来的教会(20:28),这个职分无比沉重却又无比荣耀。因此,牧者要作的决不只是一周一次的主日讲道和查经聚会,而是要将自己全部的生命倾倒给主和主所托付的羊群,直到离开所服事的教会、将羊群交托给神 (20:32)。
第三,牧者要作信徒的榜样。保罗既是一位伟大的宣教士,又是一位忠心的牧者,还是一位多产的神学家。作为羊群的牧者,保罗在三方面为信徒作了榜样:谦卑顺服(20:19)、为主受苦(20:23)和以身作则(20:35)。作为书写了新约十三卷书信的神学家,保罗的许多神学教导都是源于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例如林后12:9-10; 腓3:7-11)。保罗一生的见证值得所有的牧者效法:一个合神心意的牧者不单是要传讲主的道,更是要用自己的生命见证来阐述和证实主的道,并且让自己成为群羊的榜样(彼前5:3),以致于可以像保罗那样问心无愧地劝勉信徒:”你们该效法我,好像我效法基督一样。”(20:35; 林前11:1; 林前4:16; 腓3:17; 帖前1:6; 帖后3:9)
文 / 周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