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西结书34:16 牧人的职责

以色列的堕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领袖的败坏,这些领袖包括先知、祭司和君王。耶和华将以色列的领袖比喻成不尽职的牧人:他们本该牧养羊群,却只顾牧养自己,并且以强暴辖制羊群(34:1-8)。因此,耶和华要与以色列的牧人为敌(34:10),并且亲自来牧养他的羊(34:10-15)。耶和华对羊的牧养包括两方面:第一是喂养他的羊,就是要寻找失丧的、领回被逐的、缠裹受伤的、医治有病的(34:16);第二是要治理他的羊,就是在公绵羊与公山羊、肥羊与瘦羊中间施行判断,除灭作恶的羊,按着公正牧养羊群(34:16-22)。这两方面的牧养体现了牧人的双重职责:既要用爱心照顾羊群,又要凭公正管理羊群,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就是,使受苦的人舒适(comfort the afflicted),使舒适的人受苦(afflict the comfortable)。
耶和华牧养羊群的方式是兴起仆人大卫来看管和照顾羊群(34:23),而这位仆人就是大卫的后裔——好牧人耶稣基督(约10:11)。耶稣基督完美地履行了作为牧人的两个职责:他一方面寻找失丧的羊(路15:4-6; 约10:16)、牧养和保护属他的羊(约10:1-15)、甚至为羊舍命(约10:11),另一方面要按着公义在羊与羊之间施行审判(太25:32);他一方面亲近税吏罪人、医治患病的人、怜悯迷失的人(太9:36),另一方面又严厉地指责和警告那些假冒伪善、欺压弱小的宗教领袖(太23:13-39)。主耶稣是十二门徒的牧人(可14:27),而十二门徒也成为了下一代门徒的牧人(约21:15-17)。牧人与羊群的关系代代相传,但牧人的职责是永远不变的,就如彼得对同作牧人的长老们的劝勉:”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的神的羊群,按着神的旨意看顾他们。不是出于勉强,而是出于甘心;不是因为贪财,而是出于热诚;也不是要辖制托付你们的羊群,而是作他们的榜样。”(彼前5:2-3) 因此,牧人的职责是既要按着神的旨意管理教会,又要甘心服事人、作信徒的榜样。
当今许多教会的牧者并没有尽到作牧人的职责。一方面,一些教会的管理方式不是照着神的旨意照管羊群,而是按着企业的方式管理会众,教会的领袖不再是牧人、而是经理:教会的策略是优先关照和重用那些”肥羊” ,就是那些奉献最多的人,而不管他们的属灵品格如何;教会的目标是使利益最大化,就是使聚会的人数不断增长、奉献不断增多、在社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而不是传扬福音、建造门徒;教会的运作是追求稳定、高效和成功,为此不惜迎合时代的潮流,哪怕是在真理上妥协。另一方面,许多教会的服事方式并不是作信徒的榜样,而是将服事作为一个职业,教会的牧师不再是牧人、而是雇工(约10:12-13):牧师每周所做的事就是定期开会和讲道,完成规定的任务;牧师不认识他的羊,不了解同工的恩赐和软弱、喜悦和哀伤,也不知道信徒生命的需求、信仰的状况;牧师不关心他的羊,寻求的不带领、饥渴的不喂养、受伤的不安慰、迷失的不找回;牧师也不保护他的羊,当狼来的时候自己撇下羊先逃跑了,任凭羊群被赶散(约10:12),例如在疫情和政治的双重压力下,有些教会为了自身的安全,完全停止聚会甚至禁止信徒自己聚会,并不顾念信徒的生命。这些不尽职的教会领袖和牧师真的应当悔改,不然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彼前5:4),他们该如何向羊群的主人交账?
神曾经除灭了不尽职的以色列的牧人,赐下了好牧人耶稣基督,又将牧人的职分托付给了教会。这不是一个轻松的职分,而是一个无比艰难却又无比荣耀的职分。愿每一位蒙召作牧者的人都能够效法为羊舍命的大牧人,忠心尽职地牧养主托付给他们的羊群,以致于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可以得着那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彼前5:4)。
文 / 周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