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亚伯拉罕的故事中,罗得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配角,他不像以撒那样是耶和华拣选的亚伯拉罕的后裔,又比以实玛利的故事更加丰富。罗得的经历可以总结为”罗得三部曲”:第一部分是与亚伯兰一同离开家乡前往应许之地迦南,最后却离开亚伯兰进入罪恶之城所多玛(13:1-18);第二部分是被四王俘虏之后得到了亚伯兰的拯救,却没有回到亚伯兰的身边(14:1-24);第三部分是在所多玛的毁灭中接待了天使,并得以脱离审判,却没有回到亚伯拉罕的身边(18:16-19:38)。罗得相比于亚伯拉罕并不算有信心,却被新约作者称为是被神搭救的”义人”(彼后2:7),那么,罗得究竟是怎样的人?
作为亚伯兰的至亲(13:8-9),罗得离耶和华的祝福是那么的近,却又是那么的远:他起初凭着信心与亚伯兰一同去到迦南,却因贪恋所多玛和蛾摩拉的富饶而离开了亚伯兰(13:10-12);他虽然两次被亚伯兰拯救,却始终不愿回到亚伯兰身边;他虽然不与所多玛的恶人同流合污、甚至保护了天使(19:1-8),却仍然留恋罪恶之城(19:16-20);他虽然常为恶人的淫行忧伤(彼后2:7),却不觉得自己需要被拯救,而耶和华把他从倾覆中救出来,是因为纪念亚伯拉罕的缘故(19:29);他在世的时候被亚伯拉罕所爱,可他的后裔摩押和亚扪(19:37-38),却成为了亚伯拉罕的后裔以色列的敌人(申23:3-4);他屡次因亚伯拉罕的缘故蒙福,却没有真正得着耶和华应许给亚伯拉罕的祝福(12:1-3)。
罗得终究只是亚伯拉罕的侄子,而不是儿子。对应到今天,罗得所代表的,是那些有机会接触福音、也因着身边的基督徒得着了祝福,却始终不肯信神的人;是那些有正直的良心、为恶人忧伤、努力行善,却仍然贪恋世界的人;是那些品尝过神的恩惠、甚至被神搭救过性命,却终究没有得着永生、没能成为神儿女的人。如今这个世界有三类人:放纵情欲的索多玛人,有良心又有私心的罗得,以及有单纯信心的亚伯拉罕。愿我们都能够靠着神的恩典,尽快逃离第一类(启18:4),不要止步于第二类(可4:18-19),竭力进入到第三类(来12:1-2)!
文 / 周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