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道书1:1-3:15 虚空之上的神的主权之寻求意义
作为旧约圣经三本智慧书之一的传道书,一直以来饱受争议和批判。传道书中充满了虚空、怀疑、享乐和宿命论的话语,似乎与旧约其他书卷所启示的信息格格不入。有的人认为它过于消极,充斥着死亡的气息(H. W. Robinson);有的人则认为传道书是旧约圣经中最喜乐的一本书,因为没有什么比在虚空的绝望中因认识神而得的喜乐更大了(J. D. Currid)。那么传道书的智慧究竟是什么呢?参考了许多不同观点的解读,我自己对传道书的领受是:传道书是在有限启示之下,在虚空的生活中,因着认识到神的主权而寻得智慧,在神所施的恩赐中快乐享受,在结尾补充了神的临在性;因此,传道书的主题不是虚空,而是超脱虚空命运的神的主权。下面参照 J. D. Currid的著作进行一些整理和分享。 在J. D. Currid 的书中,传道书的整体结构可以分为两个脉络。第一是六次重复的反思总结(2:24; 3:12–13; 3:22; 5:18–19; 8:15; 9:7–9),这六个部分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就是在神的恩赐中享受劳碌所得的。第二个脉络是传道者对智慧的寻求过程:提出问题(1:1-11) -> 寻求答案和找到答案(1:12-3:13) -> 现实的挑战和回应(3:14-7:29) -> 实际的建议(8:1-11:10) -> 总结(12:1-14)。下面按照第二个脉络进行分析。 开篇传道者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既然一切都是虚空,那么人的劳碌有何益处?(1:2-11) 接下来是传道者个人的寻求:他首先用智慧查究天下事,发现日光之下的一切事都是虚空(1:13-15),甚至连用智慧寻求知识这件事本身也是虚空 (1:16-18);然后他改变策略用亲身体验的方式寻求,却发现享乐 (2:1-2)、舒适(2:3)、成就(2:4-8)、放纵(2:9-10)也是虚空;接着他转过来全方位地思考智慧、狂妄和愚昧,发现智慧虽然胜过愚昧,可这两者都是虚空(2:12-16);因此,他陷入了迷茫和绝望,开始恨恶自己的生命和劳碌的工作(2:17-23);不过,他最终从神那里找到了答案——”人最好是吃喝,在自己的劳碌中自得其乐,我看这也是出于神的手。”(2:24) 传道者认识到只有神才能赐人智慧、知识、喜乐(2:25-26)和一切事物的意义。传道者的寻求与奥古斯汀的寻求有相似之处:我们的心不得安息,直至安息在你里面 (《忏悔录》)。找到终极答案之后,传道者进一步思考神的作为:神是万事万物的掌权者和供应者(3:1-8, 14-15),他使万事各按其时,成为美好(3:11);他又把永恒的意识放在人心中,使人虽不能察觉神的作为,却能够享受他的恩赐(3:12-13),并且敬畏他的主权 (3:14)。至此,虚空的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可实际情况没那么简单,生活中还有许多现象使人困惑,让人质疑神的主权;于是,接下来传道者针对生活中许多具体的迷思进行了回应。 文 / 周元圣
箴言以智慧的妇人开篇(1-9),以才德的妻子结束(31)。开篇的妇人是智慧的拟人,用智慧的话语呼吁人寻求智慧;而结尾的妻子是智慧的化身,用智慧的实践吸引人效法智慧。 才德的妻子见证了箴言中的智慧:她的价值远胜过红宝石(31:10; 3:15; 16:16),吸引人来寻求她(31:10; 1:28; 3:13; 4:22; 8:17);她值得倚靠(31:11; 3:5-6; 4:6),给丈夫带来益处(31:12; 3:13),勤奋做工(31:13; 12:27 ),大有能力(31:17; 24:5),赚得财富(31:18; 3:16);她对外恩待贫穷困苦人(31:20; 14:21),对内善于打理生活(31:21; 30:25);她有智慧(31:26; 8:14),敬畏耶和华(31:30; 1:7),得到了众人的称赞(31:28,31; 3:4; 10:7)。总而言之,才德的妇人是智慧的彰显,是所有人效法的榜样,也是妻子的完美典范。 才德的妻子见证了神创造女人的心意,就是成为丈夫的帮手(创2:18)。她给丈夫带来益处(31:11),使丈夫心里倚靠信任她(31:11),并且称赞她(31:29);她使家人没有缺乏,她的言语和教导充满智慧,使得儿女也都称她为有福(31:28);她的丈夫与本地的长老在城门口同坐,被众人所认识(31:23),因此她的工作使她在城门口受称赞(31:31),也使丈夫得尊荣。妇人所作的一切完美地体现了”帮手”的角色。在圣经中,”帮手”常常不是指弱小的一方,而是强大的一方,例如耶和华常常被称作是人的”帮助”(出18:4; 诗121:2)。因此,妻子作为帮助者在很多方面是胜过丈夫的,男人”独居不好”需要一个帮手的原因也就在此(创2:18)。如今,随着女性的能力和地位越来越高,女权主义开始盛行,她们要求男女平等,实现独立女性的价值,这其实是南辕北辙,违反了神创造女人的心意。神造男造女的区别,从一开始就不在于地位和能力的高低,而在于角色的区分:女人是男人的帮助者。女人的能力或许比男人强,但是却无法管辖男人(创3:16),因为女人真正的价值是在于成为一个合神心意的帮助者;到了新约,帮助者的角色有了更清晰的启示,就是要敬重丈夫(弗5:33)。 才德的妻子也教导所有的男性当如何选择自己的配偶。男人天然就会被艳丽和美容吸引,可是箴言告诉我们: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唯有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31:20)。艳丽是有欺骗性的,看似如蜜甘甜,至终却如苦堇(5:3-4);而美容则是转瞬即逝,不会长久。这里并不是说艳丽和美容一定是邪恶的,而是要强调敬畏耶和华才是应该看重的品质。箴言也多处警告了淫妇对少年人的危害(5:3-4; 7:21-23)和愚昧妇人对家庭的破坏(12:4; 14:1; 19:13; 21:9)。虽然贤惠的妻子是耶和华所赐(19:14),但是弟兄们也要预备自己能够有发现和欣赏才德女子的眼光。 感谢神藉着箴言赐给我们生活中行事为人的智慧,求神帮助我们活出有智慧的生命,愿神保守每一位弟兄姐妹现在或未来的婚姻家庭,让我们都能活出神创造我们的心意,领受神设立婚姻的祝福,并且成为众人的祝福! 文 / 周元圣
箴言告诉我们,承载智慧的地方不是人的头脑,而是人的心灵(2:10; 24:14)。心代表着人最核心、最真实的部分,联系着意志、情感和思想,反应了全人的状况(27:19)。人的情绪受心灵影响(15:13; 17:22; 18:14),人的言语由心发出(16:23; 23:33),人的恶念由心而生(6:18; 19:3; 21:10),人的心在孩童时候就被愚昧所束缚(22:15);因此,人的心需要被教训(3:1; 4:4)、被引导(23:19)、被控制(25:28);然而,人却无法知道自己的心(16:2; 24:12),无法掌控自己的心(14:13; 21:1),无法洁净自己的心(20:9),也无法隐藏自己的心(15:11)。正因为人心是如此重要且复杂,箴言劝诫我们”要谨守自己的心,胜过谨守一切,因为生命的源泉由此而出”(4:23)[和合本:因为一生的果效由心发出]。箴言里有许多关于如何保守己心的教导,其中16:19-21讲到了三个重要的方面。 第一是存谦卑的心。存谦卑的心与穷乏人在一起,胜过与骄傲人同分战利品(16:19)。谦卑的直意就是使自己低微。谦卑不只是在人面前看别人比自己强,更重要的是在耶和华面前存敬畏的心(15:33; 22:4)。在神面前谦卑的人会得到神的恩待(3:34)和赏赐(22:4)。 第二是怀信靠的心。留心听训言的必定得益;倚靠耶和华的是有福的人(16:20)。在神面前谦卑的一个表现就是承认自己的无知和无能,留心听智慧的教导,不倚靠自己的聪明而全心信靠神。人虽然无法知道自己的内心,耶和华却衡量人心(16:2);人心虽然能计划自己的道路,人的脚步却由耶和华指引(16:9)。因此,当人把所作的交托给耶和华,计划就必成功(16:3)。 第三是求智慧的心。心中有智慧的必成为聪明人;动听的话能增加说服力(16:21)。有智慧的人被称为聪明人,这里聪明人原文的意思是有辨别能力的人(discerning),就是从神而来的分辨善恶的能力。求智慧的心就是寻求认识至圣者(9:10),寻求知识(15:14),并且行事正直(15:21),性情温良(17:27),接受责备(19:25),谨守训诲(28:7),等等。 关于保守己心,还有一个至关重要却常被忽视的方面就是要敞开自己的心。人与生俱来的罪性就是隐藏自己的心,这是继承了始祖亚当夏娃的发明,他们犯罪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隐藏自己(创3:7)。成为基督徒之后,我们也习惯继续用行为表现来隐藏自己的心,时而因表现良好而自鸣得意,时而又因软弱犯罪而自责羞愧。我们的灵命状况似乎很不稳定,这其实是因为我们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心;我们虽已成为新造的人,但是旧人残留的罪还没有被除净(弗4:21-22);我们的外在看起来郁郁葱葱,内心却可能是荆棘丛生。人心极其复杂,比万物都诡诈(耶17:9),唯有神能鉴查我们的心(15:3; 来4:12-13)。愿我们不要作掩耳盗铃的愚昧人,向神隐藏自己的心,而是向神赤露敞开(诗19:12-14),让神来鉴查、医治、保守、掌管我们的心。 文 / 周元圣
智慧是从神而来的,因此是否有智慧就成了区分义人与恶人的标准。箴言中义人和恶人的根本区别,不是像世人所定义的道德好坏的区别,而是生命与死亡的区别:义人的工价就是生命,恶人所得的却是刑罚[“刑罚”的原文是罪](10:16),而罪的工价就是死(罗6:23),所以恶人的结局就是死亡。箴言虽然没有清楚地启示永生和永死的概念,却有反复地提到永恒与短暂的观念,例如义人的根基永不动摇(10:25, 30),恶人的一切都毫无价值(10:2, 20, 28)。箴言中义人与恶人的区别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第10章为例。 义人被耶和华保护,恶人被耶和华抵挡。耶和华赐福给义人(10:22),不允许义人忍受饥饿(10:2),使敬畏他的人延年益寿(10:27),成为完全人的保障(10:28);耶和华却使恶人的欲念被阻挡(10:3),使他们的年岁减少(10:27)、因罪孽而灭亡(10:29),等等。 义人给自己带来益处,恶人使自己灭亡。义人因勤奋而富足(10:4),因行为完全而步步安稳(10:9),因遵守教训而走在生命的路上(10:17);反之,恶人因懒惰而贫穷(10:4),因离弃责备而走上错路(10:17),因无知而死亡(10:21),等等。 义人给别人带来益处,恶人使别人受害(10:1,10,12,21,26,32)。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忧愁(10:1);义人的口能造就许多人(10:21),恶人的口却充满强暴(10:11);义人的名被人称赞(10:7),懒惰人则使差他的人难受(10:26);爱能遮掩一切过失,恨能挑起纷争(10:12),等等。 当我们明白了义人与恶人的区别之后,要小心不要让这样的知识成为我们的绊脚石。基督徒作久了之后,我们会不知不觉地认定周围不信主的人都是愚昧人,并且想要与他们保持距离。神的恩赐使我们有分辨善恶的属灵眼光,但是我们要警惕自己是否滥用这样的恩赐让自己成为审判者,是否在给别人定罪时忘记了自己也是一个罪人,是否在对罪人的冷漠和厌恶中不知不觉也成为了自以为义的愚昧人。愿我们不要成为那位藐视税吏的法利赛人(路18:9-14),而是要效法主耶稣,带着谦卑的爱心去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路19:10)。 文 / 周元圣
旧约圣经中耶和华启示人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律法的教导(摩西五经),历史的经验(历史书),先知的信息(先知书),还有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智慧(智慧书)。旧约中的三本智慧书——箴言、约伯记、传道书分别启示了在正常、反常和无常(虚空)的生活情境下的智慧,其中被使用最多的就是箴言。箴言中的智慧话语表面上看与世界上的格言警句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实际上有本质的区别。箴言开篇的引言就讲到了”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1:7; 见9:10),所以箴言中智慧的源头是耶和华,而一个有真智慧的人必定是敬畏耶和华的人。得着智慧与敬畏耶和华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是认识耶和华而寻求智慧。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需要去寻找。人若像搜寻宝藏一样寻找智慧,就能够明白怎样敬畏耶和华,并且获得对耶和华的认识(2:1-5)。认识耶和华一方面能使人明白一切善道,使智慧进入人心(2:9-10),另一方面能让人知道耶和华所恨恶的事,因此而恨恶邪恶(6:16-19; 8:13)。 第二是仰赖耶和华而持守智慧。人若领受了智慧,就不可忘记或者偏离,而是要在心里谨守诫命,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倚靠自己的聪明(3:1-5)。紧握智慧的就得着生命(3:18; 4:13),谨守智慧的必得到护卫(3:21-26; 4:6)。人一生的道路都在耶和华的眼前(5:21; 16:9),专心倚靠耶和华的便为有福(16:20)。 第三是认定耶和华而行出智慧。人若在一切所行的事上认定耶和华,耶和华必指引他的路(3:6)。”认定”一词原文的意思是”认识”,包括头脑上对神的认知和意志上对神的顺服。所以真正的智慧不只是知道当走的道路,还要切实地实行出来,例如:把财务和初熟的农作物献给耶和华(3:9),如果有行善的力量就不可推脱(3:27),不可走进恶人的路径(4:14),要谨守自己的心、胜过谨守一切(4:23),等等。 箴言中的智慧可以帮助人更成功、更幸福,但是其终极目的并不在此,而是要使人敬畏耶和华,从而得着生命(4:22)。箴言中的智慧是对亚当夏娃犯罪的逆转:亚当夏娃为了像神一样有智慧,违背耶和华的命令吃了知善恶树上的果子(创3:6),结果不仅没有得着智慧,反而失去了生命(创2:17; 3:22);箴言则告诉人,敬畏耶和华就能得到智慧(9:10),并且得着生命(4:22)。箴言中的智慧是耶稣基督的预表,而亚当夏娃犯罪的终极逆转,正是藉着神所差来的耶稣基督:在基督里面有一切的智慧(西2:3),在基督里面有永远的生命(约17:3)。 文 / 周元圣
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作为一个整体,记载了波斯时期四任君王 ——古列王、大历乌王,亚哈随鲁王、亚达薛西王的统治下,分别以设巴萨、以斯拉和尼希米为代表的犹大人的三次归回,依次实现了圣殿的重建(拉1-6)、律法的教导(拉7-8; 尼8)、城墙的修复(尼1-6)、圣约的重立(尼10)、圣城的定居(尼11)和祭祀的恢复(尼12)。整个故事充满了神的恩典,然而故事的结局却并不完满:犹太人的归回以神的施恩为开始(拉1:1),却以求神施恩作结束(尼13:31)。那么,犹大人究竟还缺什么? 他们还需要怎样的恩典? 他们缺的是神的帮助吗?不是的。犹大人自始至终都在经历耶和华的帮助:上到耶和华感动君王的心恩待犹大人(拉1:1; 6:22; 7:27; 尼2:8),下到耶和华感动百姓的心归向神(拉3:11; 10:1; 尼2:18; 5:12; 10:29),耶和华也多次帮助犹大人抵挡搅扰他们的仇敌(拉8:22-23; 尼4:15; 6:16)。 他们缺的是好的领袖吗?不是的。耶和华赐给犹大人许多良善又忠心,有信心见识、又有勇气能力的好领袖,包括带领人民修建圣殿的所罗巴伯和耶书亚(拉3:8),教导律法(拉7:10; 尼8)并带领人民作认罪祷告的以斯拉(拉9),还有凭着信心领导人民修建耶路撒冷城墙(尼1-6)、又以身作则作众人表率(尼5:14-19; 13:14)的尼希米。 他们缺的是人的悔改吗?也不是。被掳归回的人经历过灭国之痛后,对能够重建家园充满了感恩和喜乐(拉3:11-13; 尼8:10; 12:43);他们回顾历史痛定思痛之后,愿意重新与耶和华立约(尼9-10);他们再次犯罪之后,也愿意真诚地认罪悔改(拉9-10; 尼5:12-13)。 从以斯拉记的开篇到尼希米记第12章,仿佛可以看到一个再次复兴的以色列,可是尼希米记13章的故事却让人大跌眼镜。当尼希米不在耶路撒冷的时候,百姓之前在耶和华面前的承诺(尼10:28-39),竟然全部被打破(尼13),以致于尼希米不得不亲自采取行动来警告、责备、处置这些犯罪的人(尼13:8, 11, 17, 19, 21, 25, 28),并且多次向神祷告(尼13:14, 22, 29, 31),最后求神纪念他、施恩给他(13:31)。 那么,犹大人缺的究竟是什么?他们还需要神怎样的恩典?历史书没有给出答案,但先知书却在反复地传达:犹大人真正需要的不是圣殿、不是律法、不是城墙、不是祭司、不是领袖,而是一个新心和新灵 (结36:26),需要神与人立新约(耶31:31),需要将律法写在人的心上(耶31:33)。耶和华让犹大人归回的最终目的,不是要帮助他们恢复旧的秩序,而是要预备一件新事——神要将一切都更新,开启一个面向所有犹大人和外族人的新时代,就是在耶稣基督里的新创造(林后5:17)!如今,我们信主的人就是在耶稣基督里新造的人,我们的行为或许不比当时的犹大人更好,但是我们有他们所没有的新生命。愿我们常常纪念主的厚恩,永远不要忘记主赐给我们的新身份,并且天天靠着主活出新生命的样式(罗6:4)! 文 / 周元圣
尼希米和以斯拉一样,都是祷告的勇士、行动的先锋和神国的忠仆。以斯拉是通过教导耶和华的律法来传达神的心意,尼希米则是通过完成耶和华的圣工来见证神的能力;以斯拉通过认罪的祷告使人心归正,尼希米则通过信心的祷告使城墙建成。尼希米在修建耶路撒冷城墙的工程中经历了重重险阻,但是他藉着信心的祷告一一克服。尼希米信心的祷告包含三个部分:信心的祈求,坚定的行动和主恩的见证。这三个部分一共经历了三次循环。 第一次循环发生在修建城墙之前。当尼希米在亚达薛西王的王宫中听到耶路撒冷城墙倒塌、犹大省人民遭遇大患难和凌辱时,心里非常悲伤,就向耶和华禁食祷告,承认自己和以色列的罪,求耶和华纪念他藉着摩西对子民的应许,也求耶和华让自己在王面前蒙怜悯(1:5-11)。尼希米信心的祈求也带出了坚定的行动:当王询问他为何面带愁容时,他就勇敢地说出了自己想要重建城墙的心愿(2:1-5)。耶和华垂听了他的祷告,用施恩的手帮助他,使他得到了王的支持(2:8-9)。他回到耶路撒冷之后便向人见证耶和华怎样帮助他,使人们得着了激励(2:18)。 第二次循环发生在修建城墙之时。当犹大的敌人听到他们重建城墙时,就羞辱和拦阻他们(4:1-3);于是尼希米祈求耶和华使他们的毁谤归到自己头上,不要遮蔽和涂抹他们的罪恶(4:4-5)。除了向耶和华祈求之外,尼希米还采取坚定的行动,设立守卫,日夜防备敌人(4:9)。耶和华垂听了他的祷告,破坏了仇敌的计谋,使仇敌知道之后就不敢来了(4:15);耶和华阻挡仇敌的见证也鼓舞了人民的士气,让人们相信耶和华必为他们争战(4:20)。 第三次循环发生在修建城墙之后。犹大的敌人听说尼希米建好了城墙,就设计要谋害尼希米(6:1-2);于是尼希米向耶和华祷告,求耶和华坚固他的手(6:9),并按着敌人的恶行报应他们(6:14)。虽然敌人软硬兼施、连续六次邀请尼希米与他们见面,但尼希米都坚定地拒绝了(6:3-8, 10-11)。最终城墙完全建成了,这也成为在所有仇敌和四围民族面前的一个美好见证,因为所有的外族人听见城墙建成就都惧怕,都承认这工程是靠着以色列的神的帮助完成的(6:15-16)。 信心的祈求,坚定的行动和主恩的见证,这是信心的祷告必不可少的三个部分,也是主耶稣对门徒的应许:”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并且要作比这些更大的,因为我往父那里去。 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么,我必定成全,使父在子的身上得着荣耀。” (约14:12-13) 信徒为了完成主耶稣所托付的事(行动),而奉主的名向父祈求(信心),主必定成全,为了使父在子的身上得着荣耀(见证) ——这正是三一神的工作方式,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愿我们在生活中更多地操练信心的祷告,在更多的事上见证主恩、荣神益人! 文 / 周元圣
论到认罪的祷告,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诗篇51中大卫的忏悔。如果说诗篇51中大卫的祷告是个人认罪祷告的代表,那么以斯拉记9:6-15中以斯拉的祷告则是群体认罪祷告的典范。以斯拉的祷告发生的背景是百姓的犯罪:当时耶路撒冷圣殿已经重建(6:15),以斯拉向人民教导了律法(7:10),祭司和利未人也已归回到耶路撒冷(7:13);然而归回的以色列民、祭司和利未人却与当地的外族女子通婚,以致圣洁的种族与当地的民族混杂了(9:1-2);于是以斯拉撕裂衣服,代表人民向耶和华作了认罪祷告。以斯拉的认罪祷告有三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认罪祷告需要认识神。以斯拉是精通律法的经学家(7:6),他熟知以色列的历史,从耶和华的作为中(9:8-9)深刻地认识到了耶和华的怜悯(9:13)和公义(9:15),并且能够体察耶和华的心意(9:14)。不仅如此,他还与耶和华建立了亲密的个人关系,例如他专心研究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7:10),在抵御仇敌的事上凭信心倚靠耶和华而不倚靠君王的帮助(8:21-23),在许多事上经历到耶和华的帮助(7:6,9,28; 8:22,31),等等。正因为与耶和华有这样的关系,他在面临危机时首先想到的是来到耶和华面前祷告。 第二,认罪祷告需要认识罪。以斯拉对罪极其敏感,他一听到百姓与外族女子通婚的事,就撕裂衣服和外袍,拔掉头发和胡须,感到惊惧和忧闷(9:3)。虽然是人民犯罪,可他却没有自以为清白,而是与人民认同,在耶和华面前感到羞耻惭愧。他用”罪孽灭顶”、”罪过滔天”来描述他们的罪,他明白以色列过去的悲惨遭遇就是因为他们的罪孽深重(9:6-7),可如今他们竟然又离弃耶和华的诫命(9:10)。他深知他们这样行的后果是自取灭亡(9:14),他们在耶和华面前没有一人能站立得住(9:15)。正因为对罪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必须来到耶和华的面前为百姓求赦免。 第三,认罪祷告需要有行动。以斯拉的认罪祷告也代表着人民的认罪祷告(10:1-4)。祷告之后,以斯拉带领人民立刻采取行动处理犯罪的问题,让所有犹大和便雅悯人三日之内聚集,并且达成决议让以色列民族与外族的女子分离(10:11-12),最终人们也按着所决议的把外族妻子和儿女送走(10:44)。以斯拉的祷告看似没有得到耶和华的直接回应,但耶和华其实是藉着人民顺服的行动回应了人的祷告,因为人作决定的意念是出于耶和华,正如耶和华多次感动君王的心来祝福犹大人 (1:1; 6:22; 7:27)。 以斯拉的认罪祷告对今天的基督徒是很好的提醒:我们的认罪祷告,是否是基于对神心意的正确认识,而非出于人的意思(可8:33)?是否有对罪进行深刻地反省,而非草率地作肤浅的承诺(可14:31)?是否有切实的行动来解决问题,而非像照镜子一样转头就忘(雅1:23)?愿我们在每一次犯罪之后都能有真实的悔改,以致于可以更少地得罪神、伤害人。
人生的首要目的是什么?这是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的第一个问题。答案是荣耀神并永远以他为乐。以神为乐不仅是新约圣经多次强调的教导,也是旧约圣经中常常提到的信息。在旧约时代,耶和华不只是让以色列人敬畏事奉神,也要让他们因敬拜神而欢乐,例如申命记中多次讲到以色列人将来要在耶和华选择作他名的地方欢乐(申12:7,12,18; 14:26; 16:11; 27:7),甚至警告他们不欢乐事奉神所要遭受的咒诅(申28:47)。然而,以色列人得着产业之后,却很少看到他们因耶和华而欢乐(约书亚记—列王记),反而在犹大被掳归回之后所写的历代志、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里面,有更多关于他们欢乐的记载(代上29:9; 代下30:26; 拉3:12; 尼8:10)。一个可能的原因在于,人只有深刻经历过罪恶所带来的伤害,才能深刻体会到神的爱的宝贵,才能够真正地以神为乐。 以斯拉记3:10-13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耶和华感动古列王下旨让犹大人归回重建圣殿(1:1-4),圣殿的根基奠立之后,祭司和利未人赞美称谢耶和华:”耶和华是至善的,他向以色列所施的慈爱永远长存。”(3:11) 众人听到之后都大声呼喊,有的人因见过先前的殿而放声大哭,而有的人则高声欢呼(3:12)。圣殿的重建意味着耶和华的同在重新归回,这对经历过被耶和华遗弃、被外邦人欺辱的犹大人来说是极大的安慰。那些因见过先前的殿而放声大哭的人,想必怀着复杂的情感,或许是因为想起了自己的罪和所经历的苦难而悲伤难过,或许是因神永不改变的慈爱和信实喜极而泣。无论是何种情绪,对这些被掳归回的人来说,虽然圣殿的样式不复当初,但是圣殿的意义却远胜从前。 以神为乐也是新约圣经的重要主题,基督徒被教导要靠主喜乐(罗12:12; 林后13:11; 腓4:4; 帖前5:16; 彼前1:6)。值得注意的是,旧约的以色列人在经历了神的审判之后,才深刻体会到因神而来的欢乐,而新约的基督徒往往是在为主受患难之时,得着了从主而来的完全的喜乐(罗12:12; 林后12:10; 来10:34; 雅1:2; 彼前1:6-8)。因此,喜乐的源泉是神,而患难则用来打碎我们罪心的壁垒,让喜乐的油倾倒在我们里面。保罗喜乐的秘诀是夸自己的软弱,好让基督的能力临到自己身上(林后12:9-10);彼得喜乐的秘诀是以为主受苦为福,好让神荣耀的灵住在自己身上 (彼前4:12-14)。如今有人将喜乐的秘诀总结为一句话:首先是耶稣,其次是他人,最后是自己;耶稣(Jesus)、他人(Others)、自己(Yourself) 这三个词的英文首字母按着顺序排列就组成了喜乐(JOY)一词。那么,你的喜乐秘诀是什么? 文 / 周元圣
犹太人世世代代纪念的节日包括逾越节、七七节、住棚节,还有一个少为人知的普珥节。前三个节日都是耶和华藉着摩西亲自设立的,为要纪念以色列人在寄居的埃及地被神拯救,以及在旷野得到神的供应;普珥节却是犹大人自发设立的,为要纪念犹大人在寄居的波斯国被神拯救(9:21-22)。”普珥”的原意是抽签(3:7; 9:24),原本是亚甲族人哈曼用抽签所定的用来消灭犹大人的日子,结果反成了犹大人消灭仇敌的日子(9:1)。以斯帖记中犹大人得拯救的故事看起来是出于人的作为,因为全书没有一处提到神的名字,可是仔细品味就能看到,全书故事的主角既不是末底改,也不是以斯帖,而是耶和华;在每一处转折点,都能够看到耶和华的主权、预备和作为(2:17; 2:22; 3:6; 4:14; 5:2; 6:1; 8:11)。全书的主题不是关于宫廷斗争或者民族战争,而是耶和华用看不见的手拯救犹大人(4:14),这与耶和华在被掳前的历史中多次用大能的手拯救以色列人的故事一脉相承。 以斯帖记中的危机不是一个人的危机,而是一个民族的危机;故事中的争战不只是两个人的争战,而是两个民族——便雅悯人末底改所代表的以色列民族与亚甲族哈曼所代表的亚玛力民族之间的争战(2:5; 3:1; 9:5-10; 撒上15:9),更是两个神——末底改所敬畏的犹大人的神与哈曼所寻求的外族神之间的争战(3:2,7; 4:14)。摩西曾经在旷野宣告”耶和华尼西”必世世代代和亚玛力人争战(出17:16),这到犹大人被掳之后依然在应验:便雅悯人扫罗曾经没有完成的击杀任务(撒上15:9),由便雅悯人末底改完成了(9:5,10,14);而扫罗曾经因爱惜战利品所犯的罪(撒上15:19),末底改却没有犯(9:10,15,16)。同样是在被掳之地,末底改在面临信仰危机时,表现出了与但以理三个好友沙得拉、米煞、亚伯尼哥类似的信心,却以一种”看不见”的方式见证了神的主权和能力。一方面,末底改决不向亚玛力人哈曼下拜,哪怕面临被屠杀灭族的风险(3:2; 5:9),如同沙得拉、米煞、亚伯尼哥决不向尼布甲尼撒王的金像下拜,哪怕面临被烈火焚烧的惩罚(但3:12);另一方面,末底改相信神会藉着人的手拯救他的子民(4:14),正如沙得拉、米煞、亚伯尼哥相信神会照着自己的旨意拯救他的仆人(但3:17)。 以斯帖记,加上但以理书、以斯拉记、尼希米记的故事让我们看到,耶和华虽然因子民的悖逆而将他们赶出应许之地,却在外族人的土地上用大能的手守护他的子民,为他们争战(拉7:6,9,28; 8:22,31)。从迫使巴比伦王降卑(但7),到感动波斯王施恩(拉1),从用大能的神迹拯救忠心的仆人,到用看不见的手拯救不屈的子民,耶和华从没有废弃对余民的应许(耶24:5-7; 赛6:13),一直在工作,直到将自己的独生子耶稣基督赐给世人(约3:16)。 到如今,神的手依然在引导和帮助他所拣选的人。前一段时间我带一个朋友S和他父亲一起做回国前的核酸检测。S的父亲因绿卡的原因赴美停留一个月,但因航班的取消而滞留了两三个月。S为这件事忧虑了很久,他非常希望父亲能顺利回国,并且向神许愿说如果神这次帮助父亲回国,他就受洗归主。然而现场的核酸检测过程并不顺利,他们因为没有能够提前预约而只能现场排队,可是排了两个多小时队伍都没有什么变化,因为工作人员优先给预约的人检测;更令人着急的是检测机构中午12点就关门,错过了当天的检测就可能无法及时申请到绿码。当他们排队的时候,我就在远处为他们祷告,我也让其他弟兄姐妹为这件事祷告。到了12点左右,排队的人被工作人员遣散了,但他们和另外几个人却没有离开,而是自己打开门进去了。进去的人大都被工作人员赶出来了,但他们却一直没有出来。十几分钟后他们走出来,我就询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事,他们说非常感恩,在他们前面进去的四个人都被赶出来了,只有他们和另外两人被指定可以进去检测,而后面的人也被赶走了。更神奇的是,当他们进去检测时,工作人员已经关了电脑准备下班,但因他们的缘故而重新开机。感谢神垂听了祷告,让他们在工作人员眼前蒙恩,顺利完成了检测。然而,他们之后又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重重危机,包括检测结果延迟一整天才到,S买不到自己回家的机票,买到机票后又错过了自己的航班,等等, 但是垂听祷告的神帮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有惊无险地度过了危机。虽然经历千难万险,但是神要成就的事绝不耽延。神用出人意料的方式回应了我们的祷告,不仅是要让S受洗归主,更是要让他通过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认识到他所信的是谁。感谢主,S在2022年复活节受洗了! 神那看不见的手从来没有停止工作,他到如今依然在做事(撒7:12; 约5:17; 徒26:22; 罗8:26)。我们的神因着耶稣基督的缘故,十分乐意向他的儿女施怜悯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4:16)。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愿意把自己交在神的手中、被神使用、与神同工?
Posts 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