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收听
渴望成为活水的生命 当我觉得生命中很缺乏的时候,我特别讨厌那些想要跟我要更多的人。我情绪已经很不好了,压力已经很大了,你还要给我更多的事情是非常困扰的。但是上帝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的画面,就是让我们迈出信心的那一步。神答应了,祂不但会赐福我们,祂会把祂自己给我们。如果神与我同在,我是富足的,这个想法会悄悄改变我在人际关系中很多感受,不光是改变我的思考,改变我的感觉。因为早上起来当我祷告,我敬拜神,我呼求神,我按照祂的应许依靠祂,我心中被平安充满的那一刹那,我知道我今天是富足的。There’s so much in me that I can give out。虽然棚里面没有牛,草场上没有羊,但是我却因耶华的救恩欢喜快乐,因为神与我同在,我什么都不缺。 当我恢复到这种状态的时候,被别人打扰就不是那么讨厌的事情了。 上帝赐给我们一个画面像是活水的泉源,就是你到深山里面,你会看到有些地方在河水边上,它有泉水会涌出来,水一直密密的流出来,那些水从地层下面出来的时候,特别的干净清澈。那些水它一直出来,一直流出去。你也看到过一些地形比较低的地方,积了一堆水,水静静的,可是走过去看就很脏,还带着一点点的味道,有浮游生物在里面滋生。 你希望成为富足,我也希望。你希望成为哪一种富足呢?是一直有进有出,源源不绝的富足,还是不断地累积,不断地增加,可是一潭死水的富足。其实给出去并不会让你减少,这个是有信仰的人才会经历到的真实。就是当我给出去的时候我更丰富,当我开始关心别人的需要的时候,我自己的需要也跟着改变;当我开始倾听别人的声音的时候,我的想法也变得不一样了。在那个活水的状态底下,我的生命处于一个不断更新的状态。我宁愿我是一个不断更新的状态,像一个活泼的生命,一个有机体,它不断新陈代谢的过程。我的生命的维度一直在改变,所以我生命的困扰也不一样。其实我是享受上帝赐给我们一个不断争战,然后不断成长,不断更新,不断攀爬的过程。我们一直在改变的状态,而且我们感觉自己是健康的。那上帝赐给我们的生命是一个活泼的生命,因为我们的生命不断地分享,又不断地流入,又不断地流出,唯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保持新鲜。 怎样成为活水的生命 那我们怎么样知道自己处在这种活水的状态呢,第一个是流入,第二个是流出,我为什么可以相信会有好事发生在我生命中?因为罗马书第八章32节里面给我们一个画面,上帝不会丢弃我们,祂会照顾我们,祂既然将他的儿子耶稣赐给我们,祂就会把这个世界一切的丰富都一起赐给我们。上帝到底是一个吝啬的上帝,还是一个慷慨的上帝?罗马书8章32节说,“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的赐给我们吗?” 不是只有救恩是免费的,其他的就要赚取。如果救恩这么宝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那其他的东西也必然是白白赏赐给我们,上帝教导我们用信心来生活。你工作的机会是上帝赐的,工作的能力是上帝赐的,机遇是上帝赐的,那些改变你生命的人际关系是上帝赐的。上帝知道我们的需要,祂会照顾我的需要,因为祂既然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难道祂还会吝啬把其他次要的东西赐给我们吗?所以基督徒的安全感就这样建立了。我先从因信称义的道理在十字架上看到了我的身份,在神面前是稳妥的,我开始敬拜祂讨祂的喜悦。 在这个信念底下,我就大方地像小孩子一样跟爸爸要东西,我的生命中需要的每一个东西,我就向上帝要。不要用自己的方法去跟人争,而是在神面前像一个孩子般天真地不断向神求。上帝会照顾我们的需要,那我就凭信心分享出去,这叫流出。我有流进也有流出。如果我只有流进,没有流出的话,就会变成一滩死水,里面充满了细菌跟微生物。但是当我在分享的时候,我的水质就变干净了,我的生命,我的思绪,我的情绪就变得比较健康,分享是为了你里面的健康。慷慨的捐助 在哥林多后书第八章1~15节,保罗为耶路撒冷遭遇饥荒的母会募款,然后他就到外邦宣教,他带了很多外邦人信主。外邦人的经济能力,比在耶路撒冷犹太人的经济能力要好很多。所以他做宣教士不光是传福音,还去募款,要把奉献从海外带到他原来的家乡去。他提了一个教会的名字叫做马其顿,因为在小亚细亚这些外邦的教会中间,马其顿的教会显出格外的奉献心志。马其顿教会虽然是外邦人教会,但没有像其他外邦人教会那么富裕,它绝对没有像哥林多那么富裕,但是他们奉献却是更加的热情。弟兄们,我把 神赐给马其顿众教会的恩告诉你们,就是他们在患难中受大试炼的时候,仍有满足的快乐,在极穷之间还格外显出他们乐捐的厚恩。我可以证明,他们是按着力量,而且也过了力量,自己甘心乐意地捐助, 再三地求我们,准他们在这供给圣徒的恩情上有份;并且他们所做的,不但照我们所想望的,更照 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献给主,又归附了我们。因此我劝提多,既然在你们中间开办这慈惠的事,就当办成了。你们既然在信心、口才、知识、热心,和待我们的爱心上,都格外显出满足来。我说这话,不是吩咐你们,乃是藉着别人的热心试验你们爱心的实在。你们知道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典:他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叫你们因他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我在这事上把我的意见告诉你们,是与你们有益;因为你们下手办这事,而且起此心意,已经有一年了,如今就当办成这事。既有愿做的心,也当照你们所有的去办成。因为人若有愿做的心,必蒙悦纳,乃是照他所有的,并不是照他所无的。我原不是要别人轻省,你们受累,乃要均平。就是要你们的富余,现在可以弥补他们的不足,使他们的富余,将来也可以补你们的不足,这就均平了。 如经上所记,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哥林多后书第八章1~15节) 成为管道,还是蓄水池? 所以时间跟金钱有很类似的地方,它是人际关系中一个很核心的东西,就是如果你把人际关系奉献给主。当你把人际关系奉献给神,用来分享上帝的恩典,用来服事人的时候,这叫做若有人愿意为大,就必做众人的仆人。为了分享祂的恩典,你承担了更多人际关系的责任,你更多地忍耐,更多地聆听,更多地奉献。 当你把人际关系奉献给神来使用的时候,经常考验你要不断分享的东西,第一个就是时间,第二个就是金钱,而这三者之间是完全和谐的一个道理。你的时间,跟你的金钱,跟你奉献用来服事神的人际关系,它是一体成型的,它的核心概念就是活水。 你愿意成为流通的管道,还是成为一个蓄水池?就是一滩死水。慷慨的分享时间和金钱,正如慷慨地在人际关系中为别人多走一里路,是一个祭。人若有愿做的心,必蒙悦纳,上帝悦纳这个祭。上帝要的是我们最好的,无瑕疵的羔羊才有资格拿来献祭。我的生命,我的才情,我的恩赐,神量给我的最好的东西奉献给神,这才算是上帝悦纳的灵祭。不是我们不要的,次要的,剩下的东西就给上帝。反过来你把你生命最好的才情奉献给什么东西,那个东西就是你的上帝了。因为你先把自己奉献给神,然后把自己交托给神所要照顾的一个需要,这个过程是一个祭,是神所悦纳的。上帝应许祂会丰富地祝福你成为那恩典的管道,你得到的最大的赏赐就是你不断在长大成熟,你成为一个活水,成为祝福别人的管道。 讲员:陆尊恩传道 / 整理:Cherry
第九课:人际关系的蜕变——从普通到美好 – 改变你的人际关系
音频收听
人际关系的蜕变 我们这堂课说人际关系的蜕变,是指我们在这个世界跟任何地上的另外一个人的关系,它的本质可以被重新定义,人际关系本来是在求我怎么样经营好跟你的关系,来满足我的需要。现在把它改变成:我怎么样享受上帝赐给我的恩典,使我与你分享。人际关系有可能产生这么强烈的蜕变,为了要享受基督的恩典,所以我把祂的恩典跟你分享。换言之,人际关系会成为一种服事上帝的方式,变成一种享受恩典的方式。我借着人际关系来享受上帝的恩典,我借着人际关系来经历神,我借着人际关系来服事主。 当你有一天,信心慢慢成熟到一个程度,不再做小孩子。讲个比喻也许你会懂,孩子跟母亲在一起,孩子小的时候完全就是一个既得利益的剥削者。孩子只会剥削父母,从他一出生开始 “哇”哇”哇”… 替他换尿布,他完全就是一个王,就是等待被伺候。我们夫妻都是有学历的,两个高学历的人就在帮一个小Baby换尿布,有学历又怎么样?还是要换尿布。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就是关系中的剥削者;可是当我们长大了以后,后来你成熟了,你明知道孩子是剥削者,怎么一堆人还想结婚生小孩。我就不懂生小孩有什么好的,做父母亲有什么好。其实那是一个福气,上帝量给了一些人,上帝没有量给一些人,但都是神的恩典。 很多人都想要有小孩,你要养一个剥削者干嘛?还有一些基督徒去领养别人的小孩。请问是做父母亲比较幸福,还是做孩子比较幸福?各有各的幸福,因为成为一个成年人,能够去爱一个孩子,做他的仆人,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当上帝呼召我们成为仆人的时候,将人际关系献给主,让人际关系成为一个服事上帝的方式,成为一个分享恩典的方式。 从普通到美好 这一课的标题叫从普通到美好,from Ordinary to Excellence。我们今天讲的这节课,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尝到的。有一些人他们的信心已经慢慢成长,他们明白其实去服事人是赚到,是一个荣耀的职分,他心里深深地羡慕,有一天我可以成为那个多受苦的人,多分享的人,信心得坚固。上帝托付很多的责任在某些人身上,这一生Ta们越来越没有自己的时间,每个时间都在忙着别人的事情。他觉得说:主啊,若是可以,呼召我成为那样的人。我们中间有一些人是那样的,他的生命在神面前被预备了。我不敢说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如果你不是这样的,你也不要觉得自己比人家差或自卑,你甘心地去顺服,去支持那一些愿意把自己奉献在台上的人。蒙召去照顾别人的人,和蒙召甘心被人家照顾的人,其实两个都需要信心。 只是不要卡在中间,明明蒙召了要去服事别人,却在天天苦毒,为什么他们不回报我;又或者明明就没有被蒙召去照顾人,却每天在抱怨:为什么那些重要的事都给了他们,没有给我呢?一定不要卡在中间,要么你就甘心服事,承担责任,那是荣耀的事奉;要么你就好好地做主的小孩,也可以。 所以耶稣讲的话很实在,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愿意为首,愿意为大的人,必须做什么?众人的仆人。祂有没有呼召所有人都去为首为大,没有。我今天讲得很清楚,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那样的人,但是如果上帝让你的信心成熟充足,同时相信上帝的恩典够我用到一个程度,我可以甘心地把自己人际关系的各种需要放下来,把我的人际关系奉献给神,说:主啊,让祢征召我的人际关系,让祢征召我的婚姻,让祢征召我做父母的职分,让祢征召我在工作上的关系,让祢征召我这一生,所遇到的所有人、事、物,都被祢使用来成就祢的国。 当你愿意这样子奉献,当上帝这样预备你、呼召你,你也甘心这样奉献的时候,我们说:你就让你原本平凡的人际关系蜕变,成为荣耀的人际关系。上帝量给一些人不同的职份,有一些人在这一生承担的,就是比别人多很多,那有上帝的美意,人不能强求。 但是如果上帝的确呼召了你,如果你知道神一直在呼召你,如果神让你这一生的经历,你的信心被预备,你的生命被预备,你知道现在在讲的其实是对你说的,神呼召你把自己放下,神答应了祂会照顾你一切的需要,神已经预备了你的生命和信心,已经成熟到一个程度,你知道上帝一定会托住你,所以你甘心挑那个最艰难的山崖爬上去。将有荣耀的恩典,为这样的人存留。彰显在基督里的尊贵 耶稣是上帝宝贵的独生子,祂的天父这么看得起祂,让祂背起一个最重的人际关系的任务,叫做替祂的百姓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因为祂的天父太看重祂了,把这个最终极的使命托付给了祂的独生子耶稣。当祂放低自己去为门徒洗脚的时候,当祂把自己的身体交出去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请问祂的尊严变得更小了,还是变得更大了?放低自己去服事别人,不但不会让你失去尊严,反而会显出你真正的价值。 正因为耶稣是神的独生子,正因为祂是没有瑕疵无罪的羔羊,当祂被钉在十字架被高举的时候,就吸引万民来归向祂。因为只有在那个状态底下,神的儿子真显出是神的儿子,无瑕疵的羔羊真显出是无瑕疵的羔羊。当祂在十字架上说成了的时候,当祂在十字架上呼喊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的时候,连外邦人中不信上帝的罗马百夫长看到耶稣这样子过世的时候,也震惊了:这真是神的儿子啊。 当我们甘心地把自己交在神的手中,把人际关系奉献给主的时候,不会失去我们的尊严,反而会彰显我们在基督里而有的尊贵,愿意为别人服苦,在人际关系中承担更多的人,并不会因此变得比较卑贱。相反,生命中比较平凡的人不停地在争辩,他没有被好好地对待。可是那些甘心把生命奉献给神的那些人,他们反而发现:他每一次接受了委屈,他每一次承受了责难,他每一次为别人多走一条路,他每饶恕了一个人,于是神在基督里赐给他生命的尊严变得更高贵了,而他自己心里充满了价值感和平安。旁边的人心里面也都知道,这个人是属神的人。 人际关系,其实是一种责任。上帝在呼召那些愿意为着祂的荣耀,让上帝把更大的责任放在他身上的人。谁愿意为我们的神去呢?认真地扮演好在人际关系中的角色,例如说你是一个父亲,不要一直去跟你的太太争辩:你说我不是个好父亲,你说的不对…… 然后气得半死。你就做得比一个太太期待的父亲还要更像一个父亲,承担那个父亲的责任,担起来,那件事情是你的荣耀。 认真扮演好在人际关系中的责任,好好地扮演一个父亲、一个母亲、一个牧者、一个属灵同伴,其实就是在服事主。因为我把这个人际关系奉献给神,我相信上帝的供应,我甘心承受这个角色,我把它做到最好,我把这一切像馨香的祭奉献给神。甘心在人际关系中承担责任 请注意有一个常见误区:我们那样做的动机不是为了做见证,而是真正在做仆人,什么意思呢?有时候我们有一种压力,万一我的生命状况不好,做了一些坏事,吵了一些不该吵的架,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立刻有一个声音在我心中跑出来,或者旁边有一个人会有声音跑出来说:你这样做没有见证。这个话到底什么意思?是谁会不高兴,是上帝会不高兴,还是别人会不高兴,还是你会不高兴?反正不是上帝会不高兴。这样做没有见证的时候,我们的意思是说:好像我所有的服事,就是为了要用超乎常人的牺牲,来让旁边的人深深地敬畏,(似乎) 上帝因为你的见证才变得伟大。好像如果我们这些传福音的人,我们失败了,上帝的福音也跟着垮台了。这是一个误区。 误区在于:似乎我‘需要’在教会里面很属灵,于是我太太也要怎么样,我孩子也要怎么样,他们万一没怎么样,那我就’显得’没怎么样。这个误区很恐怖,因为我们又回到了要用自己的努力,造作出一个合神心意的样子,来说服这个社会,我们的上帝是可信的,仿佛整个福音不是建立在耶稣死里复活的大能,是建立在我们的见证上面。那样很危险。其实,我甘心地在人际关系中承担责任,我甘心地把这个责任奉献给主,为主来承担这个责任,是因为我深知基督为我死,祂用血洗我的罪,祂用水洗我的脚,我欠祂太多了,我现在甘心地服事祂,把祂的恩典与人分享。在我心中,我想的不是做见证,我想的是做仆人,我想的是我要承担,我要担起来,因为主的恩典是够我用的,我要把责任担起来。当我这样想的时候,吊诡的是,自然而然就一直在做见证了。 我们需要完全安息在上帝借着耶稣赐给我们的恩典里,如果神赐给你的信心已经成熟到一个程度,当祂呼召你的时候,你明白上帝的应许,祂说我的恩典够你用,我就甘心地按着神量给我的信心,把自己摆上,把人际关系奉献给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在人际关系中服事别人,为了要把基督的恩典分享给他们。如果你已经成熟预备好到这个程度,我会说亲爱的弟兄,亲爱的姐妹,不必再等,就相信神,甘心地把自己奉献。 讲员:陆尊恩传道 / 整理:Henry
音频收听
三种人际关系状态 在课程一开始的時候,我们勾勒了三种人际关系的状态,第一种叫属肉体的,第二种叫属灵的,第三种叫已然而未然。 肉体,指的是已经堕落的人性的总和,叫做属肉体的 。天然人受造是有限的,是软弱的,这叫做属血气的。人不再顺从圣灵和神的旨意,顺从他天然的私欲,这叫做属肉体。在属肉体的人际关系里面,要么过分依赖别人,要么过分孤立自己。那么我们应当怎么样做可以在神面前完全的依赖,在人面前能够好好的合作,进到成熟健康的状态?在属肉体的情况下,因为我们自己的心态和动机不正常,用了很多不好的手段去操控关系,结果也让人非常的痛苦。因为别人也是罪人,这是罪人与罪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我们又勾勒了属灵的状态,是当我用信心依靠耶稣的恩典结出果实的时候,我的反应不是让环境来决定的,不是让对方来决定的,我是让主耶稣做我生命的力量。不论在什么光景底下,我依靠祂能够按照祂的方法,用祂的旨意来活出祂的样式,这是属灵的状态。 但我们现在所处的一种状态是,虽然我知道该怎么做,知道应该饶恕这个人,知道不要再说谎了,不要再生气了,不应该再紧张兮兮了,而且我刚才也祷告了。不过上完课,下一秒钟接到儿子的电话,一听到关键字立刻我就火起来了。刚刚我才学了一门课,现在一听到关键字,我立刻就“砰”变回我原来的样子,这很正常。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帝知道我们活在这个状态里。 已然而未然 的原则,已然指的是上帝已经完成了祂所应许的工作,救恩是已经做好的成品神赐给我们;未然是说,但上帝还没有把这个世界废去,也就是包含我也是这个世界一部分,我们都处在这个过程中。在世界末了要审判的那一天,在基督再来,让我们的身体复活,成为荣耀的身体的那一天,这一切都要过去,唯独遵行神旨意的人永远长存。 已然未然的原则 耶稣成了人的样式,道成肉身,祂取了人性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祂用祂人性的身体,完美无瑕的替我们死在十字架上来赎我们的罪。祂在历史中已经从死里复活,升到天上坐着为王,复兴祂祖大卫家的国度,将圣灵赐下,使我们借着圣灵内在被更新变化,重生得救,用悔改与信心与祂交往。这件事情是上帝做的,而且已经做好了,这叫做已然就是Already 。上帝的恩典,祂的救恩已经做好了。当我用信心与耶稣联合的时候,我就是新造的人,这个应许不是未来的事情,是现在的事情,一念之间的事情。神在基督里已经赐给我新的生命,是完全圣洁活泼的生命。我要用那种活泼的生命,去经营这个非常吊诡,非常混乱,非常多伤害的人际关系。我要用神赐给我的新人,去抵挡这个充满罪恶的世界,这叫已然的原则。所以对我在操作上来说,每当我用信心倚靠主耶稣的时候,完美的恩典已经赐给我了,是够用的。我在基督里的身份是完全的,我是神的儿女,是没有打折扣的,我的生命已经被重生了,我已经罪得赦免了,这叫做已然的原则。所以让我完全的稳妥借着耶稣的名来到父的面前,安息在祂的恩典里面。It is done. It has been already done.It’s accomplished,所以我就安息了。我知道我在主里面是够用的,我不用再求更多这个世界的荣耀,我在基督里面的身份是确定的。 那未然的原则是说,虽然耶稣已经从死里复活,但新天新地还没有降临。因为这个世界上帝还没有废去,如果那个日子现在来到的话,审判就来到,传福音的工作就不用继续了。为了要让耶稣死里复活,已经成全的救恩从耶路撒冷传到地极,为了要让上帝的救恩临到那还属肉体的,祂的百姓能够回到祂的羊圈,上帝忍耐宽容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没有被废弃,但是将来世界永远的恩典却已经在基督里面已经赐下了,发生落实在我个人的身上,新的生命已经赐给我了,但我原来天然属肉体的天性和习惯也还存在,所以这叫做未然的原则,就是Not yet 。原来亚当以来败坏的我天然的罪性还没有被废弃,叫做Not yet。 那永恒的救恩借着耶稣基督的死与复活已经做好了。从耶稣的角度来说,It’s already,从我天然的罪性来说,It’s not yet。那结果我就放在一种两律争战的光景里面,我要用耶稣赐给我的新生命,去治死我属肉体的罪性。我要用上帝的恩典去胜过我里面的败坏,恩典已经做好了,败坏还没有除去。所以我要依靠恩典来胜过我的败坏,依靠耶稣的生命来治死我天然的属肉体的坏习惯,要用我的信心所看见那看不见的真实,去治理我看得见的血气,我的情欲。我要用属天的来治理属地的,用属灵的来治理属肉体的,用基督来对付我天然的属肉体的老我,这叫做已然而未然的原则。 在基督里,任何关系都充满盼望 我们一方面在欢喜庆祝,每次我们聚会的时候,唱诗的时候,祷告的时候,早上起来灵修的时候,我宣告主耶稣已经成就的事情。我在那个基础上欢喜快乐,我平安,我稳妥,然后回过头来就要对付我这个还没有过去的属肉体的坏习惯。那么应用在人际关系上面,每一个人际关系都是充满盼望的。每一个人际关系,只要我在基督里做基督的使者,一个糟糕的人际关系变成传福音的机会,一个受创的人际关系变成依靠基督经历恩典的机会,一个用内心的关系变成向着神的旨意标杆直跑的机会。无论是什么样的光景,我在基督里在任何一个人际关系的情况下,我们都可以成长,都可以改变,都会越来越像基督的样式。 但是应用的人际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会有问题发生的,因为我们是罪人,别人也是罪人,罪人跟罪人的关系总是会在什么时候出现状况。因为我们天然的罪性尚未完全除去,所以人际关系永远不会完美无缺,却可以不断的向前迈进。我们总是要面临前面说像攀岩的状态,我在爬这个岩壁攀岩的状态,总是有要往下掉的危险。但主的恩典一直带着我往上爬,我不停的在克服一个困难,克服一个障碍,又一个障碍,最后要进到巅峰,就是变得跟我主耶稣一样的样式作为我永恒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间,上帝赐给我们很确切的安慰,让我们在这个已然而未然的旅程上面能够有盼望。意思是说孩子不要担心,当患难来临的时候,我会做你的避难所,孩子不要担心,当你从岩盘上要掉下来的时候,你身上是有安全锁链的,神会托住我们,祂会保守我们,直到祂的工作做完。 不再是我,乃是基督 所以我们这堂课的核心问题是,因为我们会软弱,我们如何才能持守到底? 在加拉太书第二章第20节说,“我已经与基督同定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 保罗说肉体虽然软弱,它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钉十字架表示那个肉体是要被咒诅的,是被完全的放弃的,他对他的肉体是没有任何的盼望的,他没有寄望任何事情,他那个软弱的肉体上可以做什么。所以他说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 基督赐给他的新生命是他生命完全的依靠和盼望。至于他天然的属肉体的那个从前的自己,他完全的绝望了,把它与基督一起钉在十字架上,他不再寄望这个肉体能做什么。在那个状态底下表达了他明白肉体没有办法让他称义,肉体本身不能改善任何事情。换言之,他深深的知道,在肉体里我们远比自己以为的还要败坏。他不对他的肉体有任何的期望,所以不要花很多的心力想要去捍卫你天然的那个人性。上帝要的不是你去修复那个败坏的肉体,上帝要我们完全的安息在基督的新生命里。反过来说,在基督里,我们远比自己所相信的更有能力。 我以为我很软弱,这种事情我不能handle,我做不了,它待会又来的时候我一定是没办法的。这个婚姻要去维护它要付这么大代价,我做不到。你当然做不到,你比你所想象的还要败坏。但是当你安息在基督里的时候,基督赐给我们的新生命比我们所相信的更有能力。所以课本里面喜欢用一个字叫做你的潜能potential,那个指的不是你肉体的潜能,指的是信心的潜能。当你用信心依靠耶稣的时候,祂可以借着你做的事情远超过你所求所想。妳真的可以爱妳的丈夫,超过妳可以想象的,那个绝对不是妳原来谈恋爱的时候天然的那个爱情,天然情爱的限制你已经很清楚了。有很多事情你挨不下去,但是基督能够赐给我们的新生命可以成就上帝对你生命的旨意。所以这句话再说一次,“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 加拉太书第二章第20节 讲员:陆尊恩传道 / 整理:Cherry
音频收听
饶恕的第一步 如果亲密的夫妻吵架了,什么东西最难?先道歉最难。那个先放低自己的身段、伸出充满爱的手去挽回关系的人,是宝贵的,有爱心的。 饶恕的功课,难在第一步。因为我们被伤害了,觉得我只愿意透过我的情绪、我的愤怒、我的指责,为了让对方知道说:你伤害我了!以为说,如果我让对方知道他伤害我了,我就坐在那边,希望等对方可以伸出手来,说:对不起我错了,我伤害你了,请你原谅我。然而,绝大多数时候,这个情况不会发生,对方不但没有悔改,可能还说出了新的理由,反过来认为我伤害了他。 饶恕最难的地方,在于我们都在等对方先表示恢复关系的诚意。然而,有一些伤害不是那么容易被饶恕,不只伤害了当时的感觉,甚至在一个人的生命中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有一些错事,似乎是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应该发生的,但是发生了。比如丈夫或妻子被Ta的配偶背叛,孩子在亲生父亲或母亲手下被虐待,这些是很罕见,但也的确有发生。在那种情况下,我们还要讨论饶恕的问题吗?面对实在不愿意去回顾的伤害,又要怎么谈饶恕呢? 为什么要饶恕? 耶稣在福音书中做了一个比喻,有一个王跟他的仆人算账,其中有一位仆人欠了一大笔钱还不了,然后王就要求他把妻子和儿女都卖了,来还债。这个仆人就俯伏在地上,央求王说:求你宽容,将来我一定偿还。王看着他就动了慈心,免了他一切的债。然而,当这个仆人高高兴兴地出来,在路上看到另外一个欠了他十两银子的仆人,就掐住他的脖子说,你欠我的钱,赶快还给我。然后那个被掐住脖子的仆人,跪在地上央求说,求你宽容,我一定都还给你。那个仆人却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监里,只等他偿还所欠的债。这件事发生后,有其他的仆人告诉王,王就非常愤怒,把这个仆人叫来:我不是免了你的债吗?难道你不应该像我一样去饶恕你的仆人、朋友,免去那些人的债吗?王大怒,把他下到监里,等他还清所欠的债。这就是耶稣的比喻,在马太福音第十八章21至35节。我们必须饶恕,因为我们已经活在 神的饶恕中,我们不再追讨别人,因为我们欠 神的太多了。 上帝按着祂贵重的恩典怜悯了我,当我向另外一个人追讨的时候,我就等于把上帝贵重的怜悯,视而不见;而当我心中看重上帝的饶恕时,在神面前真实承认自己是一个罪人,意识到如今我成了何等人,是蒙基督的恩才造成的!基督的恩典如此贵重,相比之下,我欠上帝的太多,以至于我不再向其他人追讨。当一个人很难去饶恕别人,是因为他没有办法在上帝面前承认自己是一个罪人 ,即使已经深深地活在上帝的赦免中。 一个人不能从心底里饶恕他人,因为他看不到基督丰富的救恩,这两件事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免我们的债 我们为什么要饶恕?我说因为公义,我们必须要饶恕;因为我们活在神的饶恕中,我们不能再追讨别人,因为我们欠神的太多了。 在耶稣的比喻中,祂用那个王免了这个仆人的债,来解释饶恕的意义,因为彼得来问耶稣说:主啊,弟兄得罪我,我原谅他7次。够不够?主说:不是7次,而是70个7次,然后就讲这个王的比喻,耶稣很生动地来形容饶恕,像是免除一个人的债务。 主祷文里说: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用债务来形容饶恕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就像人欠了你的钱,如果你不需要他还,那代表什么?代表你自己付了那个钱。所以什么叫饶恕呢?用债务来形容非常生动,因为饶恕意味着我们做出了明确的决定,自己承担(absorb)了别人所欠我们的,同时放弃了继续讨债的权利 。 选择饶恕,因为这是公义的,因为我承认自己是个罪人,我欠上帝的太多了,上帝白白赦免了我一切的债,就好像上帝赦免了我1000万的债,你欠我的那1万,我就不再追讨了。因为高举 神对我的恩典,因为我们深深地活在祂的怜悯和饶恕中,以至于我们饶恕别人,不管有多少,都谈不上是一种牺牲。 饶恕背后的公义 那饶恕一个人就否定了公义或者放纵了罪恶?是不是我们把坏事当成没事,反而把不饶恕当成是坏事?结果会不会我们放纵了坏人,然后好人(受伤害的人)我们就指责,你怎么不饶恕别人呢?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饶恕并不是说你做的事情没错。饶恕是说,虽然你做了这件事,但我决定替你承受那件事的后果。饶恕并不是否定公义或放纵罪恶,饶恕是有人替另一个人的不义付上了代价,它是一种慷慨的正义。它是正义的,因为我欠上帝;它很慷慨,因为上帝先对我慷慨。 饶恕并不是说,否定这件事是不该发生的,去否定这件事是错误的。饶恕,其实更加确认那件事是错误的,所以当我每一次为你付上代价的时候,其实对与错是很清楚的。在上帝公义的审判里,上帝没有放纵任何的罪恶,但是上帝自己为我们的罪付上了代价,上帝并没有说你们都无罪了,上帝是让祂的儿子替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使我们借着信靠主耶稣而罪得赦免。上帝宣告了对人类的审判,然后让祂的儿子耶稣替祂的百姓的罪而死,祂既是公义的,又是慈爱的。 真正的饶恕,是将自己跟对方都带进上帝那更大的恩典当中,透过我替你承担了你的罪责,让你看到我们都一样,都需要活在上帝的赦免里面。饶恕的行动,是在分享基督的恩典,本质是一个传福音的行动,让你看到神的恩典在我身上是如此的贵重,我希望你也能看重上帝的恩典。 饶恕不是什么? 饶恕不是遗忘 ,你不能透过忘记一件事情来饶恕。相反的,事情可能会一次又一次地回到你的脑海,你也一次一次地再三选择饶恕,我要替这个人所犯的错误付上代价。就好像如果一个人伤了你的右手,以至于你终生不能再使用,当每一天需要用到右手时,你却都发现不能用了,那每一天中,你都在饶恕他,那个叫做饶恕。饶恕也不是忽略,不是保持和谐,而是我甘心地做出一个清楚的委身,愿意替他付上代价,因为主耶稣为我的罪上了十字架,偿还了我的罪债,让我做一个新造的人。 当我这样做,饶恕别人就变得容易多了。 不是我能给他什么,是我想要享受耶稣更多一些。每一次看到我的右手,我想到他的错,然后就想到我在上帝面前的错,就想到基督在十字架上赐给我的恩典,于是我决定原谅他,一次又一次地原谅他,因为我决定一次又一次地活在基督赦罪的恩典中,满足我内心的是因为福音本身。我一次又一次地确认,我活在上帝的恩典中,主的恩典够我用的。 神啊,因为祢儿子耶稣的缘故,我决定承担伤痛,不再追讨;我决定持续地饶恕,不再后悔;我决定不让过去的伤痛,决定我的未来。现在我已经活在基督的恩典里,是新造的人,我的未来是光明的。 当你看到一个人深深地活在仇恨跟苦毒里的时候,请不要告诉他说:你最大的问题就是苦毒,现在解决方案就是饶恕。为什么呢?因为若不是他能够用信心先活在耶稣的恩典里,他根本没有力量去饶恕那个伤害过他的人。其实上帝是先把祂饶恕的恩典,上尖下流地倾倒在我们的怀里。当你去帮助一个活在苦毒中的人,需要先帮助他看到上帝丰满的恩典,他需要在基督的恩典里先长大成熟,他深深地知道主耶稣是爱他,主耶稣恩典是够他用的。 当他的信心像小碎步般慢慢成长了以后,在他足够坚强的时候,就像那个被伤害过的女孩一样,有一天可以敞开心扉,去拥抱曾伤害过她的父亲,把福音传给他。 讲员:陆尊恩传道 / 整理:Henry
音频收听
冲突是关系拉进的记号 欢迎来到改变人际关系第六课,这堂课要分享的是冲突。讲的不只是发生矛盾,而是当冲突变得很难堪,当冲突进入了最坏的恶性循环的情况。首先我跟你发生冲突,是因为我跟你的关系靠近。让我们先正面来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我跟你不相往来,如果我跟你没有什么联络,没有合作,没有深入的交流,其实是不会发生冲突的。那么冲突本身正在告诉你,我跟你之间互相在乎对方,冲突是关系拉近的记号。 让我们为此先感谢。谢谢神将你带到我的生命中,让我们关系可以拉近,然后我们发生了冲突。现在求主耶稣,祂既然把我们放在一起,祂既然把你带到我的生命中,现在求主显明祂的旨意,让我们可以克服这个障碍,一起爬向巅峰,不停地在攀岩的过程求主让我们克服这个障碍,继续的爬向巅峰。 其实有矛盾不是最大的问题,吵架也不是,不知道怎么和解才是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你能够经过冲突好好的和解,会比没有经过冲突还要更幸福的。工作上的伙伴有磨合过的伙伴,后来可以同心合意。大家都知道对方的软肋,大家都知道对方的这个 Button(按钮)什么时候会出现问题,大家都互相保护对方,然后一起互相扶持,克服各种困难,那个状态其实是更美的。比起我们每个人都很独立,都很行礼如仪,都做对的事情,都没有深度交流,那种合作是肤浅的。所以冲突最可怕的东西是我们在冲突中的一些坏习惯,会让冲突变得没有办法朝向和解,而会朝向灾难性的后果。 专心仰赖耶和华 那么在冲突中,让我们记得主耶稣祂曾经为了解决我们跟上帝之间的冲突,付上了生命的代价。上帝先克服了神跟我们自己中间的矛盾,上帝挽回了我跟祂的关系。让我从祂怎么样挽回这个关系,让我得到智慧去挽回跟别人的关系,所以冲突是有可能可以被克服的,最深的伤害是有可能得医治的。因为让我们记得主耶稣看到祂的十字架,我们就想到祂用生命的代价,去挽回神与我们之间被罪撕裂的关系。 让我们允许上帝把我们的手段放下,一句话就是说不要用自己的办法。因为你觉得你很有智慧,觉得你的办法可以影响到他。Yes,你的方法的确影响到他,但是他也有他的方法去反击,以至于,情况因为你的方法并没有变好,反而变糟了。“你要专心仰赖耶华不可依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 你的方法 doesn’t work and everyone knows it。每一个人都知道你在搞方法,唯独你还以为大家不知道。如果我们要回到真实的人际关系,我们就要在神面前承认,我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控制别人。只有上帝可以改变一个人,不是我可以改变一个人,而且上帝改变一个人是公义的圣洁的。上帝带一个人变得更像祂儿子耶稣,但我改变一个人只是让一个人去满足我的私欲而已。但如果我的出发点是上帝的旨意,我的手段是上帝的方法,那么结果就让上帝来负责,上帝来决定这个结果会带到什么样的光景。 务要顺服 雅各书四章第六节说 ,“但他赐更多的恩典” ,上帝offer,上帝说祂赐给我们的恩典,会超过这个世界赐给我们的恩典。而且即便在我们背叛祂的情况,上帝还是怜悯。祂很嫉妒,忌邪的神,祂不要我们爱这个世界,但祂要提供更多的恩典给我们。祂仍然在爱着这些,抵挡神的我们离开神的这种状态,上帝不断的要呼唤我们回到祂的恩典里面。神阻挡骄傲的人,施恩给谦卑的人,就是神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中间,在工作着。当我的心骄傲起来,要求自己的荣耀,不求神的荣耀,用自己的手段不用上帝的方法要向这个世界去争,然后不是去等待神的恩典的时候,神会阻挡我们这些骄傲的人。 当我的心远离上帝的时候,神允许很多事情发生。在那个状态底下神阻挡了一个骄傲的人,神赐恩给谦卑的人。所以当你进入到一个激烈的争战斗殴的冲突,进到了冲突最坏的恶性循环的时候,神有话要对你说。第七节, 神说,“故此你们要顺服神,务要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 魔鬼要借着这些环境冲突把我们变坏,上帝要借着环境冲突把我们带回到祂的面前,在最激烈的冲突里面是有盼望的,上帝对你的心意是美好的,你要顺服祂。 第八至十节 说,“你们要亲近神,神就必亲近你们。有罪的人哪,要洁净你们的手!心怀二意的人哪,要清洁你们的心!你们要愁苦、悲哀、哭泣,将喜笑变为悲哀,欢乐变为愁闷。要务在主面前自卑,主就必叫你们升高。” 有的时候我们冲突进到一个觉得毫无盼望的状态,最不能说的话你已经说了,最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对方也做了,有的时候情况真的就是你觉得这个东西已经烂掉了,这个关系不是mess up(陷入困境)而已。到情况最糟糕的时候,我告诉你们,务要在主面前自卑,主就必叫你升高。自卑的态度就是耶稣叫你做什么,就去做什么,管你心里面千万个不愿意。祂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因为你原来的酒用尽了,你现在只能等待神超自然的救恩,临到这个关系里面。那个时候你要在主面前自卑,承认只有上帝的方法是方法,然后单单的选择顺服,让上帝做给你看,祂做的比你好。故此你们要顺服神,务要抵挡魔鬼。 突破冲突的恶性循环 因为在这个恶性循环的人际关系里面,神要对付我们罪性里面最深的一种东西,就是我要用自己的办法去满足我心里面的偶像。然后进到一个非常坏的光景里面,上帝要借着冲突照亮了,我们用我们的方法情况不会更好,只会更糟,好让我们彻底放弃我们生命中那些坏的习惯。 我们改用神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要再继续这样了,我们一起转向神。感谢祂,祂在我们中间,祂没有离开我们,感谢祂使用冲突曝露我们内心的真相,我们现在需要在神面前悔改。所以当我遇到一个不断恶性循环的冲突的时候,让我来到神面前先做个stop sign,认清我在冲突中一贯的操作策略,不要再这样做了。解决问题focus on what actually happen,把我原来习惯那些策略放下来,准备进到一个属灵争战。 当我放下了那些不好的操作习惯,但我下一秒钟很可能回到原来的习惯,因为那个已经在我生命中已经很常的习惯了。我要防备我自己待会又回到原来的状态,所以我要进入属灵的争战,明智地治死自己的恶行。然后开始体谅对方,想怎么样爱我的邻舍,帮助他在这个非常糟糕的情况下,可以有一个不一样的方向。所以我需要开始到这一步,我先挑战我自己,然后为对方祷告。当这个环境在我的内心已经准备好,我可以为对方祷告,我希望他好的时候,不希望他再生气了,不希望他再难过了,不希望他再伤心了。把自己的问题交在神的手中,我愿意体谅他的时候,在这个情况下我算是准备好了。我需要先改变我的态度,到一个我愿意为对方好,我承认我的罪,然后邀请对方一起来寻求神的旨意。 我的方法不是好的,当然对方的方法也不是好的。神的方法是我们要一起来寻求祂,然后冷静下来祷告,认真处理造成争议的问题。好好的,因为回到一个正常的状态,我们在一个正常的用爱邻舍的状态底下来处理问题,才能够进入实质的讨论。制定具体可行的实践方案之后,要做出共同改善问题的承诺。当我们做到这一点的时候,关系的冲突已经从最炽热的状态逐步的scale down(按比例减少),一次一步,最后从本来是对立的状态变成一起去解决问题的状态。我会做出我要做的那一部分,让对方做出他的回应。 我这样做是因为神说祂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我深信上帝会因为我谦卑下来,我选择顺服神,祂将那一坛水变成酒。有的时候事情不会那么快的解决,有些问题是长期的pattern(模式),已经发生过无数次了。虽然现在已经calm down(冷静下来),但有些问题不会那么快解决,所以我们可以协商找出一个,能够双方都尊重,而且都能够尊重双方的人,邀请进到我们的关系中提供协助。求神怜悯,使我们谦卑顺服,求祂亲自来医治那些看似已经进到恶性循环,无法医治的关系。 讲员:陆尊恩传道 / 整理:Cherry
音频收听
话语的能力 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问题?这个世界的问题在于说话。我们没有意识到话语其实带着能力,而且我们在地上所说的每一句闲话,在上帝永恒的宝座前都要被审判。 为什么说话上帝要一句句审判呢?因为每一句话是有能力的 。神用祂的话语创造这个世界,祂说有就有命令就立,祂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而人也是按照祂的形象受造。人有一个特殊的长处就是说话,不只是表达(动物也会表达)人说话,话语中带着权柄,话语会构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话语就像上帝说话一样,在决定这个世界的秩序和方向,话语可以建造,话语也可以拆毁。 如果我们严肃地来看说话这件事,你会发现自己很容易放大别人对你说过的话的果效,但你会低估自己对别人所说的话。别人说了一句话,你觉得“啊?好难过!” 你记得别人对你说过的话,但你不记得自己对别人说过的话,因为你低估了话语在你身上流露的能力和权柄 。我们用话语可以建造人、也可以拆毁人,所以我们在神面前是有责任的,上帝要审判我们,按照我们所说的话来定我们的罪或称我们为义,所以让我们把口舌放在上帝的手中,就是要约束自己的言语,因为我的言语是有责任的。 从心开始 上帝说要约束你的言语,要先约束你的心,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 。心跟口有一个很强的联系,好像一艘游轮在海上航行,上面也许有2000多位旅客,很多员工进出忙碌,然后有游泳池、餐厅、健身房… 那样大的船,也不过是被一个船长,用一个舵在控制着。照样,雅各书把人比喻成一艘船,舌头就好像那个舵一样。而舌头紧紧联系着心,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你若改变心,言语也跟着改变;你若约束你的舌头,你的心也被约束,让自己放在一个端正的位置上。污秽的言语、一句也不可出口,除非我们里面肮脏,不然为什么会说脏话呢?约束自己的心,不说脏话,求宝血的大能除去一切的污秽。 我们今天靠着基督已经穿上了新人,是祂所赐给我的新生命,不再是从前天然的、属血气的、罪恶属肉体的状态,我如今活在基督里,自然离弃原来的坏习惯。那么表现在说话上,就让我们常常能说造就人的好话。 有时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出问题,一开始是因为我们之间产生了摩擦;后来是因为处理摩擦的过程中、我们所说的话。“你为什么那样说?你不是那样说?”我们在吵对方说的话,可见我们的话语在冲突过程中产生了独立的问题,原来的冲突已经变得似乎不那么重要,在冲突中说出的话,反而变成了焦点。 Stop Sign 因此,让我们为所说的话悔改,求神帮助我们约束自己的舌头。若是能行,让我不再冲动说话,因为我需要先约束我的心。有时,人家发一段信息过来,第一眼看了很生气,你当下的感受就是要在10秒内把所有的情绪灌注在几句话中赶快用简讯或者EMAIL怼回去。Stop!你的心中要突然冒出一个stop sign,好像红绿灯的红灯 — Stop,现在不是回应的时候,因为你的心还没有被约束,不要等到你说完了以后,你又觉得 “我没说什么啊。” 既然如此,又何必把别人的话抓得那么紧呢?如果体会到别人说的话对你有这么强烈的影响,那么你就要意识到、自己所说的话也可能对别人有强烈的影响,于是我们就好好管理自己的心,深思熟虑地说话。 有人可能会问,深思熟虑地说话,会不会让你变成一个不诚恳的人?请问我们在冲动的时候,不经过思考就说出来的话比较真诚,还是我们在签约的时候,深思熟虑写下的比较真诚,哪一个实在呢?你说 “噢,我们平常都很虚伪,喝了酒说的话就是实在。” 然后当我生气的时候,就把真心话都说出来了,又或者夫妻在吵架时,当两个人都很激动时,讲的都是真心话。当你们在婚姻中遇到很严重的冲突时,要去看那些在深思熟虑下、认认真真说的话才比较靠谱。 因为他在在上帝的面前,在众人的见证下许下的婚约,于是要用一生好好爱你、白头偕老。那个话是比较真诚的。吵架时冒出一句 “早知道我就不要你了!”那个话不是实在的。可是我们常觉得那纸婚约不实在,而互相伤害的话紧紧抓住一辈子。 何为真诚? 当我们在激动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约束自己的心。虽然他讲的话也的确暴露了我的生命状态,但是我的生命需要在神面前被整理,在一个平静安稳的状态下去进行。说话前,我的心态整理好了,我把言语整理好了,于是好像一个很精致的礼物恭恭敬敬地端给你。 这个时候,我是很真诚的。 我们有时候以为年轻人想到什么就讲什么,是比上一代来的更真诚,不一定。因为有时候我们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是想控制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很冲动、率性地表达,也常常离不开罪性的影响,还是想要经营一个自我形象,想要控制别人的想法来得到自己所需要的肯定,来追求自己想要的荣耀。 在没有经过思考的情况下,我们好像很透明地说出一些坏话,并不会让我变得诚实。有时我们以为讲的事是会让自己丢脸的事情,所以我告诉你了那就表示我比较真诚,不一定。倒不如你认认真真地把自己整理好,然后慎重地表达。例如你打算分享一件自己生命中比较灰暗的事,你先仔细想过,然后用一个精准、细腻成熟的语言去表达,你略过了一些不必要的细节,并不会让你变得比较虚伪。反过来,因为我们的生命是虚伪的(人本来活在别人面前就比较虚伪)就算你很侃侃而谈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坏事,也不会让你变得真诚。所以让我们改变一下思路,去思考说话的时候怎么样用一个慎重的态度、把最真实的一面表达出来。我们说话像基督的使者,说的东西是真理,是Truth,是可以被验证的,是经过时间考验仍然正确的东西,这叫做真理。真诚并不是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而是我把真实的东西告诉你,那个叫真诚。 这需要深思熟虑,需要说话之前先想想我们的身份和我们的敬拜。 基督的使者 我们的身份和我们的敬拜告诉我们,我们是属基督的,我们要讨祂的喜悦。如今在那个人面前,当我要说话的时候,代表着基督的使者。我的目的不是要在人面前高举自己的荣耀,是要在人面前高举福音的荣耀 ,是要让人能够敬重福音。 我的目标不是要让人家觉得我比你更强,目标是让人家觉得住在我里面的基督,祂是我的至宝,我巴不得你也得到基督的生命。 身为基督的使者,我们每日的言行都代表着祂。哥林多后书 5:20所以,我们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 神藉我们劝你们一般。我们替基督求你们与 神和好。 说话的时候,你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基督,因为你活在基督里,你的身份是祂的孩子,你的敬拜是讨祂的喜悦。当你这样意识到之后,你跟一个人说话,人们不是在面对你,而是透过你面对住在你里面的基督;而你也不单是面对他,你是在回应把他带到你面前的上帝。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把上帝的位格带到了那个人的生命中 。他的故事里面原来没有 神的位格,现在有了 神的位格,因为可能透过这一番跟你的交谈,他就明白了上帝对他的心意。 我们是基督的使者,我们是神国的外交官,向这个世界劝这个世界与上帝和好,我们就要考虑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是不是符合基督使者的身份。说话之前先约束我的舌头,整理我的心,把自己恭恭敬敬地整理好,然后把话语当作一个精致的礼物、说出来,用个人的说话来荣耀神、享受神。建造有时 让我们把这个话推深一点,说话能建造人,也可能拆毁人。同样的,说话能建造一个人际关系,也可能拆毁一个人际关系 。说话能翻转人际关系,不是透过一次兴奋的交流,也不是一次温柔的和解,而是每一天、无数次、点点滴滴的小事件, 让人明白我们是基督的使者:早上起来换衣服时、预备早餐时、整理垃圾时…每一个小细节里,我记得自己的身份,我要渴慕、要敬拜我的神,我如今是祂的使者,我愿意将自己的舌头和心约束起来,把生命中从神领受到的美好分享给他人,希望用我的话能够造就他人,为什么?因为神先这样爱了我,我也要这样去爱人。 每个人生命的光景不同,要从对方生命光景所在的位置,去对他说可能造就他的话 。你愿意像基督的使者一样去说话吗? 讲员:陆尊恩传道 / 整理:Henry
音频收听
两个基石 来到改变你的人际关系第四课,主题叫两个基石,就是我们生命要在人际关系中持续的改变,有两个很坚定的原则,必须经常在我们的心里面不断地工作着。第一个叫身份的原则,第二个叫敬拜的原则。 冲突的根本原因 我们的生命中,如果你有经验或是跟办公室的同事工作,或者是学校做project,或者是在教会里面服侍,可能有一些类似的经历。就是我们在争什么呢?第一个爭谁比较对,第二个爭谁比较有洞见,谁看得比较准?然后第三个谁比较重要?到最后再争谁的动机比较纯正?最后就变到在这个循环里。 我们经常用我们跟别人的关系,去衡量自己的价值。 在冲突中,两个人都要高举自己,两个人都想要证明自己很重要。因为两个人都用对方在自己面前的反应来决定自己到底有多重要。 有时候别人会满足我们的期待,但有时候不会,他也有他的欲望和偶像,他有他的策略和手段,当两人进入激烈的斗争的状态底下的时候,就会彼此伤害,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有时候我们觉得如此的沮丧,我会觉得如果人们不能够看重我的价值,是不是上帝也不要我了?甚至到一种程度,我们不光是用别人跟我的关系来看待我自己的价值,我还用别人跟我的关系来看待我在神面前的价值,以至于我觉得上帝的恩典好像变得很渺茫,不存在。 其实上帝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人际关系里面有我,有你,还有祂。让我们把神带回到这当中 ,然后站在十字架的高度,像耶稣在十字架上往下看这个世界。 两个基本问题 上帝怎么说?让我们回到这个问题的核心,“你要保守你的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由心发出” 。这个冲突的本质来自于我们内心的基础,而不是来自对方的反应。对方的反应有好有坏,但我的反应却是源自于我内心的状态。因为在我们内心里面有两个基本的问题要先回答,第一个你是谁?就是你的身份的问题 。这个问题决定了,你认为你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你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因为你是根据你的真实身份来衡量你的价值。第二个神是谁?或者说你在敬拜哪一位上帝? 如果你所敬拜上帝是这样的,那么对你来说更高的价值就是以祂为中心来考虑的。如果你敬拜上帝是另外一个偶像,你就是把你的更高的价值,你所需要的肯定,你要追求的改变的方向,是以我那个偶像的方向为中心来考虑的。所以当进到一个人际关系的时候,我们要不断的回来问自己我生命中的基础:我是谁?我在敬拜谁?或者说我所敬拜的上帝,他是怎么样的上帝? 身份:我是谁? 当我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我是谁?我的身份,在基督徒的信仰里,不是这个世界给我的。我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是神所创造的,我是按照神的形象受造的,并不是我母亲 赋予我的,不是我父亲赋予我的。我存在的价值是创造我的上帝赋予我的。所以我的价值,是以我到底有没有活出神造我的样式,我是按着神的形象受造的,来评估我现在正在神面前是荣耀的还是屈辱的。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可以取代上帝,让你站在上帝面前的时候增加一点荣耀或是减少一点荣耀。因为上帝决定你价值的时候,不会参考那个人的意见,上帝会用自己的公义圣洁诚实来看待你的价值。你的荣耀或你的羞辱,完全在于你是否在基督里,你在基督里的那个身份是永恒的,是不会改变的。因为那个不是你自己造作出来的,也不是你从这个世界赚来的,是上帝按着祂拣选的恩典,在基督里给你的,这个叫做因信而称义的福音信息。 是神将祂的儿子耶稣赐给我,我与祂联合,我成为祂的儿女,这个身份是上帝赐给我的,我用信心来操作叫因信而称义。 当我站在上帝面前明白我的身份的时候,我的心是平静安稳的。然后我因为在一个平静安稳的状态,我知道我是神的孩子,神掌管了环境,允许各样的人际关系来塑造我的生命,让我真的变得像祂的孩子。那么我就觉得你给我的批评不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上帝差派你,包含你是一个讨厌我的人来批评我,都是上帝派你来讨厌我,都是上帝派你来批评我,都是上帝派你来让我看见我生命中的其他事情。然后我抱着感恩的心领受了,因为其实神爱我是不会改变的,这个是身份的原则。 所以当我们在身份的原则上犯错的时候,我以为我的身份我的荣耀,是对方的反应来决定的时候,我就想要控制对方对我的想法。因为我要捍卫我的价值,你对我的认识是错误的,其实对方对你的认识永远不会准确。By the way,其实我们在上帝面前比在世人面前,用真相来比较人们对我们的指责距离真相还远得很,我们比人们以为的坏多了。 可是我们为了别人的那一点误解,來竭力争辩,为了要控制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来证明我的价值,因为我要保守我的荣耀,我要追求我的荣耀。但主耶稣说那是上帝量给你的,你要用信心依靠祂儿子耶稣的恩典,安息在祂赐给你那最好的身份。你是神兒女的身份,你是因信称义,在神面前做一个圣洁的圣徒,那是上帝白白赐给你的。你这一生靠著你的力量能够达到的最高标准,也不及上帝在基督里赐给你的标准的千万分之一,所以让我们安息在这一点,我不需要在你面前证明我的价值。It’s okay to be wrong. It’s okay to lose.但我并不会放弃神赐给我的使命,按着神量给我的身份,我该做的事情,我会持续的奋力不懈的坚持到底。 敬拜:我的上帝是什么样的? 第二个原则是敬拜的原则,我在敬拜的是哪一位神?或者说我敬拜的神他是什么样的神?意思是说当我追求我要增加我的荣耀,我在追求增加我的价值,我要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我要能够更伟大,我要更成功。到底我是要讨哪一个神的喜悦?我是崇拜一个社会,崇拜一个政府,崇拜一个思潮,崇拜一个领袖,崇拜某一个人?然后我竭力的要达到他们的期待,最后在他们面前证明我有价值。还是我要讨这一位上帝的喜悦?我是按照祂的形象创造的,我要活出祂的形象。祂用祂儿子耶稣的宝血买赎了我,我要安息在祂的恩典里。祂的圣灵在我里面工作,我愿意让圣灵在我身上工作,雕塑我,让我越来越像基督的样式,让我越来越成全天父的旨意。 敬拜的原则决定了我们改变的方向,我要讨神的喜悦,我就越来越想要讨祂的喜悦,因为我敬拜祂。我要讨别人的喜悦,我就想要去改变这个世界,我要改变对方。我努力的为对方做了改变,也是为了要改变对方对我的想法。我可以为你付出一切,为了要从你身上得回一切,我可以做到你期待我做的所有事情,最后希望你给我一个掌声。 其实我们外表虽然非常的想做仆人,愿意极力的满足对方,可是在我们的心中却是非常的狂妄的。其实我有一个很强大的自我,所以我愿意为你改变一切。你满意了,那你该给我我要的荣耀了。所以我们进到无止境的冲突里面,常常会引爆这些内心真实的状态。为什么?因为对方似乎就不愿意把我该得的荣耀归给我,吵了半天对方就是不肯先道歉,就是不肯说sorry,就是不肯说一声感谢的话,就是不肯把他伤害你的话给收回。 良好的人际关系像攀岩一样,不进则退,是不断的在解决问题往上攀登的过程。这过程里面支撑我们的两个原则,第一个是身份的原则,第二个是敬拜的原则 。身份的原则让我们不断的记得我们是站在上帝的面前,我们是祂的儿女,我们不是站在世人的面前。敬拜的原则告诉我们,我们所敬拜的神是公义的、圣洁的、良善的、智慧的、怜悯的,我们要讨祂的喜悦,要变得更像祂,我要荣耀祂,并且享受祂。 因信称义,回到福音本身 福音的真理要回归到福音本身,我们不能嘴巴上传福音,讲因信称义。实际上在人际关系中操作的时候又回到世界的范畴。在冲突中其实你不要想你要去说服谁,当你想要跨越这个厚厚的同温层,有人想要走出每一个圈子,站在一个他们中间做个桥梁。想要把大家勉强的维系在一起,然后方法是透过你尽量满足所有人的期待,大家都喜欢你,来创造合一,你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合一只有上帝可以赐给我们,我们也只能够回到上帝的福音中间,用上帝的道,忠心的传讲。用上帝的道来处理我们跟人的关系,让上帝来决定这个合一可以成熟到什么程度。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身份是靠着耶稣的恩典被建立的,我的敬拜是要讨上帝的喜悦。 所以让我们来思考这个问题,当你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你是怎么样看待自己?你是怎么样看待上帝? 讲员:陆尊恩传道 / 整理:Cherry
她躺在病床上极其虚弱,身上脸上插着许多管子,只有眼睛还能动——很多人站在她的床前,似乎是最后的时刻,我蹲坐在后面看着她,她透过人的缝隙在寻找,她看见我,我忽然流泪…… 在生命的过程中,有自己的牧者,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情,我的牧师是一位既平凡又具传奇色彩的人,我归信耶稣以后至少17年,在她直接牧养看顾之下。她将自己的青春、爱情、生命完全奉献给主;然而在中国这块坚硬的无神论、敬拜偶像的土地上,她当承受怎样的敌意、遭遇何等的困境?她将怎样面对并靠信心生活呢?在别人看来是苦难和牺牲,但对于她却是属天的快乐和蒙恩的经历。 尤其教会被关闭的年代里,神的羊群和牧者在火的试炼中,但中国福音的火种并没有熄灭,神奇妙的工作从未停止;那一代神的仆人为主而活,为主而死的生活经历将成为中国教会史的宝贵财富。 十年前一位德国的宣教士听说她的故事,很想把她的经历写出来,她却婉言谢绝,她说:“我所经历的都在神的手中,我并不值得一提,要看见神,都来看耶稣,我本是祂的仆人,都是主人所做的,是祂的伟大和美丽。如果讲我的事,那是偷窃主人的荣耀,我不能同意。” 她的话我谨记在心,但对于她生命的流露和一个牧者平日的表述,我有幸作为近距离的受益者,看为宝贵,不能不暗暗地记载,直到事情不能发生的时候。但我所看见的是:祂怎样在一个人身上工作?这也是我的牧师自己声明不能违背的原则,因此还是由她自己陈述,我只是在次序和背景的衔接上稍作整理,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因她所爱的耶稣而领受生命的馨香。
我的牧师出生在靠海边的乡村一个信主的家庭里,家中从祖母那一辈信主,大概与那个年代的洋人宣教士有关,家里有200多棵苹果树,她从小就聪明、漂亮,从早到晚与母亲辛勤劳作,晚上才有时间浇地,也因为白天四邻的地都浇完了,地受了滋润,还可以事半功倍。后来在生活中的手脚麻溜、动作敏捷,就是那时候锻炼出来的。 我的牧师说: 自己父亲开中药铺,是个信仰虔诚的人,每天早晨晚上都看见他跪在椅子上祷告,天天如此,一跪就几个小时,有时候我们在被窝里睁开眼一看还在那跪着呢。我们曾为圣经中的马大抱不平,父亲给我们解释说:你们看的都是外面的事,神看的是里面的事…… 平日家中常有聚会,我从小就羡慕讲道人,小时候自己就跪在苹果树下祷告,愿将自己奉献给主,那是与神最早也是最单纯的对话和接触。那时心里只有奉献,没有任何世俗的价值观,但是当时自己对奉献的真正含义并不知晓。 神是垂听祷告的神,后来真的有机会到神学院学习,让我激动不已。我的班主任老师是一位即朴素又渊博的圣经学者,对圣经的讲述,像一位长者在述说自家庄稼院里发生的事,那么自然流畅、真实亲切。一次讲到《列王记》,火车火马接以利亚先知升天的时候,同学们都听得出神忘了记笔记,心里不想下课。 后来发现这位有学问的老师,竟然也像我的父亲一样,下课就跪下祷告,一年四季雷打不动,我们在三楼宿舍往下看的很清楚。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后来成为我一生学习的功课。
我们班里有位年龄最大学习成绩也最好的山东藉同学,名字叫王长亭,身体有残疾;家里六个儿女,他是个独生子,小时候在树上玩,掉下来摔成了驼背,同学都叫他王大哥,长我十二岁。 还差一年毕业的时候,王大哥家里来电报,母亲病危。他坐在教室里流泪,同学们正围着他,老师也在安慰他:“有这么多同学都和你在一起,你不会孤单……”正说到这的时候我刚刚推门进来,听见他们的对话,心里忽然有一个念头,不知为什么自己就退了出去。 这个念头一直在心里,自己却不情愿,便祷告对付自己,几乎对付了一年的时间,这念头却越来越强烈。 一个晚上我独自在学校的礼拜堂里祷告,已经是深夜,风刮窗户的声音让人害怕,我向神说:“自己是完全奉献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念头?”忽然一个清晰的声音进入我的心:“这才是真奉献!” 因不甘心再祷告,这声音却越加清晰“这才是真奉献!”就是这个“念头”和这个在我生命里清晰的声音,以及与我在苹果树下相一致的单纯地祷告,让我愿意将自己的爱情婚姻献在神的祭坛之上。 经过一些周折,这超自然的爱情关系奇妙地被确定,也得到了老师的鼓励和同学们的尊重。从此便开始了充满无限意义却与苦难相交融的生活之旅。 毕业前去办结婚登记,一位政府工作人员看到我们外在的差距,认为这纯粹是宗教狂热,对我拍桌子说:“你受骗了!” 我在心里说:“我有信仰”。 “你靠他不能生活,将来怎么办?” 我说:“我依靠耶稣。要饭也先给他吃。” “你得和他过一辈子!” 我心里说“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是神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 结果这位工作人员坚决不予登记,让我回去重新考虑。 最后这个人被我们的真诚和信仰所感动说:我看电影、小说,也没有这样真正的爱情,这样相爱的。 在学校简陋的食堂里,几个同学在坐,由老师祝福,那便是我的婚礼。老师是最关心最爱惜我们的人,多年之后才知道,文革时这位与世无争的老人只因支持我们的婚事被批斗跪在三角铁上,罪名是:为什么成就这样的婚姻?
一个世界不配有的家庭就这样诞生了,恶言恶语的抵毁是自然要发生的事,因为这样美丽的爱情与这个世界的丑陋太不般配。但她的解释很简单: 在别人看来:真可惜,我那时年轻,很多人为我惋惜;但上帝看中了,就让他上你家来了。谁家丈夫也不如我家的漂亮,那么懂事,爱主;坐在那不用翻书,直接告诉你哪句话在圣经的哪一章、哪一节、哪一页的右上角。感谢神,他里面的道漂亮!虽然手不能帮你拿东西,孩子也不能帮你抱。 你认为不好吗?神给的都是好的,问题是你要的是什么?如果你的爱建立在金钱物质的基础上,那么没有了钱就要出问题,如果建立在社会地位、权力、荣貌或其他的基础上,就会因其变化而变化,你的爱情若建立在耶稣身上,就越看越可爱。 刚刚成立家庭我们便来到W城,没有房子住。1959年神学刚毕业,教会已经都被关门,而且一关就是三十年,我们没有任何生活来源。我们刚下火车,从火车站到新阳路抱着孩子,已经晚上9点多,虽然还有公共汽车但却没有钱,两个人的兜里加在一起只有六分钱。 1958年城市人口下放农村,王家的房子让给一个姓马的邻居住,但王弟兄怕我不悦没和我说。敲开门,一见是我们,还抱着孩子,天又很晚了,脸拉的很长:“呀,你们来了……”这一晚上马家住吊铺,我们住在下面。半夜,我们夫妻两人悄悄的出去跪在院子中间祷告。 马家的女主人说话绵里藏针,对我们这个家庭常有冷嘲热讽,似乎把我们拆散了更合乎情理,可能这个房子就没有争议了。但没有人和他争房子 ,后来也没有。我们住了半个月,有个卖豆腐的,给我们找了一个后来住了一辈子,一直住到王弟兄回天家的房子。用5元钱作定金,房子虽然破漏不堪,四处露风,但是我们从此有了自己的栖身之所,我们觉得恩典可大了。 不久,我唯一的哥哥从原藉来看我们,一见妹妹穷苦的家境,就蹲下捂着脸呜呜的哭。邻居看见说,这下儿这小俩口可完了。王长亭回来知道了情况,沉默良久,就对我说:“咱们还是分手吧。“我一听就对他说:“你说这话就说明你的心里有问题,我嫁给你如果图什么,也不会有这个家,如果因为穷没有钱,就是出去讨饭,也先给你吃饱了”。 王长亭听了内心纠结而感激,但更多是感恩,他心目中的生活、婚姻是“因耶和华蒙福”这并不能仅从人的情意领受,可能这样也领受不起,他认为妻子是神所赐的恩典和礼物,他从神领受,也同时领受了人的尊严。 与丈夫一起走路,他从来不让搀扶,他说:“不要扶着我,我能走!”他要荣耀神的名!尽管是走路这样的小事儿,他说:祂是你随时的帮助。随时间、随事情都是你的主;祂是无助者的帮助。 生活中绝不能说他:“你不能……”,秋天买白菜土豆的时候,我说:怎么办?也扛不动。他从来不说自己扛不了,他想了想说:分两次扛吧。所以我家连买煤也从来只买三百斤、二百斤,用两个土篮子往家挑,一点一点的捣腾。(意思是:少量的移动) 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王弟兄才第一次去看望他的岳父岳母,临行时嘱咐他路怎么走,快到的时候有一个果树园,蹲下往里看就能看见房子,那就是我的家。 但没有想到神有奇妙的安排,在王弟兄没到之前,脚前脚后,家里刚刚进来一个比较熟悉的客人,是专程来请教和探讨圣经的,当然是悄悄地来,而且提出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正好热心钻研的王弟兄讲起圣经来是行家里手,说出话来语惊四座。这在一个圣经至上,以耶稣为主的家庭里,当然是要被刮目相看了,所以任何人也没有以外貌看他,这时候外貌再不重要了。
然而日子还是要一天一天地过,虽然住的房子夏天漏雨冬天透霜,墙壁有裂缝透光,凝重的寒气,使清晨点炉子满屋子是烟,一点炉子就熏得满脸流泪,做饭用一个盆子当锅盖,没有钱买笼屉,但过得很甘心,让他吃好的,自己吃什么也不觉得不好,欲望、馋呀,神都给我拿走了。吃营养的东西不如神的祝福,我喝汤营养就够了,后来才知道,营养都在汤里。没钱买奶粉就祷告:“求你让孩子带着口粮来。”果然奶水格外的充足,三个孩子都没喂过奶粉,都是我供给他们,我就觉得喝点汤就行了。信心生活比金子更宝贵,虽然清贫穷苦却并没有愁烦而充满喜乐。以色列人在旷野四十年,鞋都没穿破,我就明白了,我们是在神的大能里,我们活着就已经说明。我有什么?有的只是悖逆和不洁,神和摩西说“我必与你同去……”我相信我的生命之旅必有神的同行,因祂应许“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 虽然还是经常被人讥诮、嘲笑,连派出所都认为这个家庭一定是假夫妻,有重大的敌特嫌疑,尤其因为我们的信仰而被长期监视,当时是无产阶级专政,信仰不同是最敏感的政治问题,很多人被定为四类分子,地、富、反、坏、右都是批斗的对象,在各方面都低人一等。 文革时无缘无故就抄你的家,我对他们说:我家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信仰在心里还抄不走。他们看我的态度说我“顽固不化”,我说:我不够,够了就好了。他们走后我们便跪下祷告,从上面支取力量,我们活着“以耶和华为甘甜,因耶和华而欢欣”,肉体的情欲都不能带来什么,转眼便像气泡一样消失,追求虚荣,什么也得不到,在基督里才是最重要的事! 那时每天都要问自己,你在哪里?你在哪里活着?在人里就受苦烦恼,在主里才有真正的平安。 那个年代没有自来水,每家都预备水缸, 水要走很远的路挑回来,别人家都是男人挑水,很少有女人挑水。有一天我挑着水听见家里的孩子在哭,急着往前走,道很窄,邻居一个人伸着两条腿在门口晒太阳,故意不给我让路。我若说:你让开。他会说:是你家的路啊?我若不说,他一伸腿就得把我跘倒。我默默地祷告着往前走,迈过一条腿,又迈过一条腿,终于得胜了,可以继续往前走。但到了院子门口,却不能前行,几个调皮的孩子拽着我后面的水桶,把他们接尿玩的小泥罐罐伸进水桶里舀水,这水就白挑了。 而且这功课还没有学完,那些孩子的妈妈远远地看着笑,也不教训自己的孩子。屋里的王长亭却说:感谢主吧,他从不发怨言。当时也很想不通,这样地欺负人,真是让人难以忍受。但没有想到,一周后这一家人竟突然搬走了,我还帮助搬家,再找都找不着了。感谢神给预备一个不讲理的,让我们在祂的圣洁上有份!藉着生活环境造就我们。 这样的生活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三十年,下雨时,水都流到家门口,邻居的脏水也倒在门口,流过来,扫了再倒——天天被熬炼,炼出忍耐的力量。 麦子要被碾碎才能做成饼,再经过火烤,烤的熟、烤的透、烤出味道,才能成为生命的食物。耶稣被无形的火——苦难,烤出味道,甘心乐意背十字架。我们受一点讥诮便怨天尤人:“真冤死了,信你信的真麻烦。“所以传福音要学习和做牺牲,我们是文革前最后一届神学生,基督教不能在我们这一代烟消云散! 邻居总骂人。有一次她病了,趁机会给她做了一碗面放了两个鸡蛋,那时的鸡蛋很昂贵自己都不舍得吃,结果她吃完了还骂人。神不用你去装饰祂,为神对她好一点,神不用你这样为祂作好事,只要你宣讲祂的话,照着祂的话而活,要按真理事奉祂,祂的大能就能改变一个人。用人的办法,人的爱不行。 碰壁后就跪倒在主的面前,为这个家庭付代价的祷告,用祷告圈上篱笆,这一家人的名子一个一个的求神拯救,神的爱显明了。人的爱常常是功利的,别人和你瞪眼睛你还爱不爱他?人的爱不被人接受,神的爱却能融化人的心。因这件事深深地认识到为主活与活在主里大不相同,不但没有了劳苦和重担,而且里面有活水的滋润和浇灌。 因爸爸的残疾和信仰被歧视,孩子在外边挨打挨欺负,回家抱怨说:“别让我也背十字架,你们信主那么穷。”孩子的话让母亲落泪,爸爸耐心地对儿子说:爸爸是一个桀骜不驯极其骄傲的人,因此神为我带上嚼环,否则在这个世界上自己将不知成为怎样败坏的人。 “鼎为炼银,炉为炼金,惟有耶和华熬炼人心。”所临到你的都对你有益处,是神恩待你,将来便知道都是恩典。 在最黑暗的时候,夫妻二人只有与神的话语为伴,那天晚上一起读的经文是希伯来书12章10-15节: “惟有万灵的父管教我们,是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份。——所以,你们要把下垂的手、发酸的腿挺起来,也要为自己的脚,把道路修直了,使瘸子不至歪脚,反得痊愈,你们要追求与众人和睦,并要追求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又要谨慎,恐怕有人失了 神的恩,恐怕有毒根生出来扰乱你们,因此叫众人沾染污秽。”
我受保罗一面传福音一面织帐棚的启发,家庭没有收入怎么生活呢?我站在街上,看见有人绣花绣在书包上,开始在窗外看,后来让我进到屋里,我回家就练,一绣就绣了13年。清晨,早早就去排队取枕头套回家绣,一次取五对,骑着车子急着往家跑,摔倒了再爬起来。大孩子上学了,把三岁的妹妹自己放在家里,她怕耗子,屋子破,耗子在纸糊的天棚里咔吱咔吱响,吓的孩子蒙上被藏在被窝里,浑身都是汗,跑到家抱起孩子就跪下祷告,在这样孤单无助的逆境里,只有仰望恩慈的主才有盼望、才能重新得力。 因不堪生活的重担也曾有软弱茫然的时候,便和邻居说牢骚话:“弟兄啥也不能干……”邻居说:“你说什么?这是你愿意的,人家比你强,虽然驼背但长得精神漂亮,当初人家又没装在麻袋里不让你看。”从此再不和任何人发牢骚。但这样的心态不能掩盖便发泄在丈夫的身上:“你看你站的那个位置,你是头呀?你是脚丫子吧!”然而这样的苦毒是要承担责任的。 我们的屋子虽小也给王长亭单铺了一小部分地板,其余都是土卡拉地,不能穿拖鞋,地下飕飕的寒风,天一下雨屋里地上都是水,我光着脚舍不得踩地板在水里走,腿得了无名肿,床上一躺就是六个月。不是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吗?神便给我机会学习生命的必修课——认识自己的微不足道、毫无能力!曾经在家里八面威风一手遮天的我,突然之间只能眼巴巴地躺在炕上不能动。但生活并不因此而停顿,仍然有序地进行,离了谁都可以,也不会吃生米。原来骂人的邻居来帮助挑水,水缸挑的更满……这会儿自己可谦卑下来了。 一个人行事为人体现他与神的关系,是神把他放在那个位置上,这不是他对人的态度,是而是自己如何面对神!圣经上家庭的属灵秩序丈夫是头,是为首的,女人是男人的帮助,要学会顺服,一同降服在神的爱里,这才是神设立家庭的本意,圣经说“我愿意你们知道,基督是各人的头,男人是女人的头,神是基督的头”。 你爱神,便要正确地对待人,神的话让我们彼此包容、彼此相爱,遵守的人就有福了,要顺从、行道,不行道等于不信。祭司的喜怒哀乐都不能由自己,不可以按自己的意思发泄。 家里的财政由王弟兄掌管,挣钱都给王弟兄,买个萝卜再要。那年年终我因日夜绣花积少成多攒了一千元钱,这对于我们家是一笔从未见过的巨款,为此王长亭穿着整齐,我们二人一同郑重的去银行存款,填写表格时,他以中国山东人骨子里的大男子的传统姿态,郑重工整地填上自己的大名,对于这样没有商量的文化差异,我虽然沉默不言,心里却很不是滋味,他知道我此时的心情,但也并没有客气。 家里的房子漏,夏天就怕下雨,一下雨王长亭眼看着屋子漏雨,便摆上大盆小盆的接水,因行动不便上不来气,只能盼着我早点回来,我一回来家里便热闹起来,一盆一盆的速度极快的往外倒水,再支上棚好让水往一个地方流。 孩子哭了,他抱不了,上不来气儿,只能拽着不让孩子掉下去,我便哄孩子说:“别哭了,你的眼泪往脸上流,你爸爸往肚子里流。” 冬天王长亭穿的是自家缝制的裤叉,身体欠佳的时候一着急绳带解不开,一使劲扣死了,上厕所已经来不急,便赶紧回家。我一看,就急忙预备了大盆、小盆、洗衣服的盆、洗脸盆都装满了水,王长亭说:“又麻烦你了,“我说:“伙计(平时生活中相互的称谓),不要紧,脱吧,你还挺讲究技术的呀?怎么都往上去了,棉裤里一点也没有,还热乎呢!”于是便是哈哈的笑声……这要愁苦得愁死,这种喜乐是神的恩典,让我晚年没有病,病都出去了,流的汗太多了,因为“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什么也没有主耶稣好,做不做都托付给你了,甘心乐意地去做就有赏赐了,不是我好,都是主耶稣好!我不过是祂手中的工作。
那个年代虽然没有了教会,但传福音也没停止。无论得时不得时,你的心思不能变,没有条件就用生活行为传。过年孩子没有新衣服,就用颜色煮了,春节穿上和新的一样。别人家的饺子有肉馅,我家的饺子白菜菲菜更有味道,穷困也不羞辱神的名。 文革时礼拜堂多被专政机关或派出所占用,聚会转到地下,我家门前只能走过一个人的小窄道,每天都有二、三十人悄悄地来,虽然房子破烂不堪,但最黑暗最寒冷的时候,也是最需要真理和光明的时候。那时候的礼拜和圣经的讲述,对于当时还能坚持聚会的信徒如同泣饥号寒者终于有了温暖的家。不要轻看这个不能再简陋的小小的礼拜聚会,这里有神所拣选所膏立,以苦难造就的传道人,有圣灵的同在,竟为文革后的教会培养了一批骨干和柱石,一些将来一生要事奉主的人,悄悄地在这里成长起来,福音和天国的门不能被人的手关锁。在那个特殊的背景下,作为福音火种的继承者传递人,王长亭看似卑微的器皿却充分地实现了自己生命价值! 王长亭坐在炕上的小桌子旁边讲完了当天的经文,就很有尊严的冲着坐在后面打点服事的我说:饭好了吗?我一楞摸摸兜,瘪瘪的,但什么也不能说,立刻数人头去买烧饼,切咸菜,往锅里放水做玉米面粥,大饼子咸菜招待弟兄姊妹,那时生活不好但吃啥都香,尤其每个人都单纯地从神领受、谢恩。 最后人都走了,我也不能责备他说:你在前面说的轻巧,你不知道我的兜里……只能说:你也不提前商量一下,有一点准备时间。 他这种凭着信心仰望神向着神的事奉,一下子也把我带到神的面前,若仅仅把他当做丈夫好像还不够准确。首先他是神的儿子,似乎这样对待他才蒙悦纳和肯定。卿卿我我未必是爱情,勇敢地直呼“饭准备好了吗?”才是真正的浪漫。 后来教会恢复开门以后,王长亭主领了这所城市最早的查经聚会,复兴的教会所聚集的干渴的会众如潮水般使交通堵塞,而这时的王长亭却隐藏在讲台的后面跪下祷告。
94年10月我被差往一个偏远的教会,每早5:50天还没亮准时乘车去“三砖”东风镇,晚上回来脚都好像冻没了,但能够名正言顺竭尽全力地事奉主来之不易,也是最值得的!早晨我走之前,先生对我说:“帮我穿上衣服,早点回来。”他自己不能烧炉子,因患肺气肿上不来气。 他从来没向我表白过什么,最后病重只剩下两个人的时候他说:我亏欠你。我哭了。 95年春节后正月初九,那是他的最后一天,在病床上清醒过来就找他的圣经,他出了一身透汗,问:“圣经呢?有人要把我的圣经拿走。”找到后紧紧地抱着恐怕再失去。那是他平生最爱慕的,几乎每一页都有他用绘图细笔写下的工整的心得笔记,那是他唯一的遗产,最后也不能带走,只是做工的果效随着他。 他的葬礼,满山都是人,来了20多辆大客车,我上哪去找这么多车,都是自发的没有人招集,庄严肃穆的告别大厅挤满了人,那些曾接受过他辅导的姊妹哭诉:“以后我们再上哪去问呢?” 很多人都奇怪:这么隆重的葬礼,这是一个什么人呢? 甚至我也有些神情恍惚,这是他的葬礼还是我的婚礼?我似乎没有过婚礼,不被人承认,不被人理解,没有什么仪式——他的葬礼就是我的婚礼,我嫁了这样一个人,让我的心得安慰,是我事奉的神在安慰我。 第二天和孩子的姑姑一起去安放骨灰盒,我受不了了,才痛哭不已。但有事要去教会,他姑说:你这样能去呀?能去,擦擦眼泪就去了。 处理遗物的时候,家里唯一的存折已经换成我的名字,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悄悄地去换了,我哭了。 后来接到一封未属名的信徒来信说:你应当快乐,他已经完成了他的工作,到神那里去了,很令我感动。 先生走后,姑姑们来说情,要介绍一位教授给我,重新组建家庭,我真生气了,对她们说:我第一不图钱,他一分钱没有,我也不图他的人,我的希望就是传福音;如果找人年轻时候就找了,何必当初呢? 后来为安慰孩子的姑姑们便给他们唱歌:“我的家在天上——”不要把心思放在暂时事情上,要放在神的手里!这才给她们唱乐了。 十年后还有当年葬礼的旁观者,一位女士回忆说,没有见过那样的葬礼,这是何等人物呢?看见丧家女主人那么安稳平静,料理事情井井有条,竟又排队瞻仰两次。后来她也信了主,说自己信主后完全变了一个人,我向她解释说:“那是神的工作,是神要荣耀祂自己的名!”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并非上帝的心意, 他今天就可以活在真实而永恒的国度里 。 ——献给我的牧师 2012-10-10 完稿 2022-5-26 修改
Posts 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