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示录2:7 有耳当听的训诫

启示录是使徒约翰在年老的时候写给亚西亚七个教会的信(1:4),是关于耶稣基督的启示,就是神赐给他、叫他把快要发生的事指示给他的众仆人(1:1)。启示录的体裁兼具启示性文体、先知性文体和书信文体的特色。启示录包含了大量象征性的意象和预言,很多人因此误以为它只是一本预言末世、深奥难解的书,却忽视了它作为教牧书信的宝贵价值。启示录的写作时间是在公元90年之后,写作背景是信徒遭受着一定程度的患难和逼迫(1:9; 2:3; 3:8-9)。启示录的写作目的是用耶稣基督所启示的信息,对历时历代的教会进行劝诫和激励:在充满患难和试探、看似撒但在掌权的世代,基督已经得胜,并且要不断成就他的旨意,最终收复他的国度;因此,信徒在患难和试探中,要因着盼望在天上的赏赐而在地上忍耐到底,并且与众圣徒一同敬拜和荣耀神。启示录的解读主要有四种不同的立场(选自《圣经综合解读》):一是过去派(Preterist),认为本书预言了神对罗马帝国的审判,大部分都在主后一至五世纪应验了,只有最后几章是讲基督的再来;二是历史派(Historicist),认为本书按时间顺序讲述了从一世纪到基督再来之间的教会历史,其中2-12章是初期教会,13-17章是宗教改革,18-22章是基督再来;三是未来派(Futurist),认为本书除了前三章,大部分预言要到基督再来之前的大灾难时期才会应验;四是理想派(Idealism):认为本书描绘了神在历史中的行事原则和属灵争战模式,并没有预言具体的事件或时间。本文的立场倾向于理想派,以 Beale, G. K.的解读为参考。
启示录开篇的引言讲到约翰把神的道和耶稣基督的启示见证出来,是为了使看见、听见并且遵行这些事的人得福(1:3)。基督首先向约翰显现,启示自己是世界的主、历史的主、教会的主和生命的主(1:4-20),然后藉着约翰向七个教会传达责备、警告和鼓励的信息(2:1-3:22)。神给七个教会的信息有着相似的结构,包含五个部分:第一,基督以特殊的形象显现,这些形象与各个教会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相关联,都是源自于书信开篇1:9-20中基督形象的启示;第二,评估教会当下的光景;第三,基于教会的光景,或是鼓励对神忠心的教会在患难中继续坚持,或是警告对神不忠的教会要认罪悔改、否则就会受到审判;第四,呼吁教会回应神的话;第五,如果教会作出正面的回应,基督就应许赐予永生的基业,这些应许与各个教会面临的具体问题相关联,也预告了书信结尾19-20章基督再来的景象。
这七个教会可以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是首尾的两个教会——以弗所教会和老底嘉教会(2:1-7; 3:14-22),这两所教会面临着严重的属灵危机,他们只有悔改才能免受审判、并得着神应许赐给得胜之人的基业。在给以弗所教会的信中,基督被描述为”右手拿着七星,在七个金灯台中间行走的”(2:1)。灯台常常代表着神的见证人(11:3-7;可4:21; 亚4:2; 赛42:6-7),也代表着圣灵的能力(1:4; 亚4:6)。以弗所教会的危机在于,他们持守了真理(2:2-3, 6),却离弃了起初的爱心(2:4),没有倚靠圣灵的能力向世人作见证;他们如果不悔改,就要受到神的审判(不是指末后的审判),不再成为世上的光(2:5; 太5:14)。圣灵对以弗所教会说的话,也是对当今那些有纯正的教义、却没有圣灵的能力,有护教的热心、却没有传道的爱心,有真理的持守却没有生命的见证的众教会所说的话,有耳的就应当听。在给老底嘉教会的信中,基督被描述为”阿们的,忠信真实的见证人,神创造万有的根源”(3:14),这表明基督作为信实的见证人,藉着他的复活成就了旧约所预言的新创造(赛65:16-17);然而作为新创造的果子,老底嘉教会却没有成为信实的见证人,没有展现出复活的生命,而是不冷不热 (3:15-17)。”不冷不热”一方面是指老底嘉的地理位置处于出产冷水和热水的两个城市中间,冷水和热水各有用处,但混合变成温水就毫无用处;另一方面是借此来比喻老底嘉教会的属灵光景不冷不热,对神对人毫无用处,只能被神从口中吐出去(3:16)。老底嘉教会的经济条件十分富裕,因此他们不冷不热的原因,很可能是为了发展经济的缘故而与异教世界妥协甚至是联合(6:15; 13:16; 18:3, 15, 19);他们自以为是富足的,神却指出他们是困苦的、可怜的、贫穷的、瞎眼的、赤身的,并且呼吁他们要热心、要悔改(3:17-20)。圣灵对老底嘉教会说的话,也是对当今那些经济条件富足、灵里却是贫穷,自以为是属于主、却是与世俗同流的众教会所说的话,有耳的就应当听。
第二类是中间三个教会——别迦摩教会、推雅推拉教会和撒狄教会(2:12-3:6),这三所教会中,别迦摩教会表现得稍好、撒狄教会表现得最差。这三所教会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都有可责备之处,就是在信仰上妥协;他们需要悔改方能免受审判,并且得着神应许赐给得胜之人的基业。在给别迦摩教会的信中,基督被描述为”有一把两刃利剑的”(2:13),这表明基督不单是要来审判仇敌,也是要来审判教会,因为别迦摩教会虽然抵挡了撒但的迫害(2:13),却容忍拜偶像的行为,就是有些人持守巴兰和尼哥拉党的教训(2:14-16)。在给推雅推拉教会的信中,基督被描述为”眼睛像火、两脚像铜的”(2:18),这表明基督察验人的肺腑心肠,要按着人的行为报应各人(2:23)。推雅推拉教会的问题与别迦摩教会相似,就是虽然在患难中有信心、爱心、服事和忍耐(2:19),却容忍拜偶像的行为,就是容忍那自称是先知的妇人耶洗别教导和引诱众人行淫乱(2:20)。”容忍”常常被世人看作是一种美德,但是教会在淫乱之事上容忍就是在信仰上妥协,若不悔改就会受到神的审判。圣灵对别迦摩和推雅推拉教会说的话,也是对当今那些既竭力持守真理、用爱心服事神,却又因各种原因向会众或世界妥协、容忍属灵淫乱的众教会所说的话,有耳的就应当听。在给撒狄教会的信中,基督被描述为”有神七灵和七星的”,这表明撒狄教会有天使和神的灵的帮助,并且有好的名声,然而实际上却是死的(3:1)。撒狄教会是唯一一个因着在信仰上懒散而在灵里濒临死亡的教会(3:1-2),他们的懒散或许是像以弗所教会那样,有好的属灵恩赐和历史表现、却失去了为主作见证的热心,也可能是像别迦摩和推雅推拉教会那样,迫于异教文化的压力、而失去了为主作见证的活力。与以弗所教会不同的是,撒狄教会还有少许保持忠心、未曾玷污自己的人(3:4)。圣灵对撒狄教会说的话,也是对当今那些有好的属灵资源却懒散失职、有好的信仰名声却濒临死亡的众教会所说的话,有耳的就应当听。
第三类是第二和第六个教会——士每拿教会和非拉铁非教会(2:8-11; 3:7-13),只有这两个教会始终保持着对神全然的忠心,即使是受到犹太人和外族人的迫害。神没有应许帮助他们在肉身脱离患难,却鼓励他们继续坚持和忍耐,并且应许保守他们在灵里脱离试炼(2:10; 3:10);他们若忠心至死、持守到底,就必能得着神应许赐给得胜之人的基业。在给士每拿教会的信中,基督被描述为”首先的、末后的、曾经死去而又活过来的”(2:8),这表明基督是掌管历史的主,并且在忠心至死后复活得胜(1:17-18);士每拿教会正是因着信靠基督,在患难和贫穷中仍是富足的,在面对苦难的时候能够无所畏惧、并且忠心至死(2:9-10)。在给非拉铁非教会的信中,基督被描述为”圣洁的、真实的、拿着大卫的钥匙,开了就没有人能关,关了就没有人能开”(3:7),这表明基督具有拯救和审判的权柄,决定着谁能进天国(3:12);非拉铁非教会正是因着信靠基督,虽然遭受迫害、只有一点点力量,却没有否认基督的名,一些犹太人也因着他们的见证进入天国之门(3:8-9)。圣灵对士每拿教会和非拉铁非教会说的话,也是对当今那些在患难和贫穷中忠心为主作见证,在将来的试炼中仍需要持守信仰、忠心至死的众教会所说的话,有耳的就应当听。
从神给七个教会的信息可以看到,这七个教会的整体情况是糟糕的,因为首尾两个教会和中间三个教会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七个教会的光景,也展示了在异教社会的逼迫下,教会是如何一步步由盛转衰的:士每拿教会和非拉铁非教会在患难中对主绝对忠诚,没有任何可指责的地方;别迦摩教会和推雅推拉教会总体上依然对主效忠,却在真理上开始妥协,容忍绊倒人的假教师在教会出现(2:14-15, 20);撒狄教会在信仰上几乎已经沦陷,只剩下少许还未妥协的人,如同一副被掏空的躯壳、濒临死亡(3:2-4);以弗所教会和老底嘉教会则彻底失去了起初的爱心,变得不冷不热,虽然有纯正的真理和丰裕的条件,却毫无用处,若不悔改则会被废弃(2:4-5; 3:16-17)。教会在充满逼迫的异教环境中应当保持对神的绝对忠诚,悔改的方能避免审判(2:5,16; 3:3,19),得胜的方能得着基业(2:7,11,17,26; 3:5,12,21):这是神给这七个教会的信息,也是神给后世众教会的警戒,有耳的就应当听(2:7,11,17,29; 3,6,13,22)
文 / 周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