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彼得前书 1:14-16 圣洁的呼召

彼得前书是彼得在罗马(5:13, 巴比伦代指罗马)写给分散在小亚细亚五省寄居的信徒的书信(1:1)。这些”寄居者”有着双重身份:一是在地理位置上分散在各处寄居,二是因着有神儿女的身份(1:2,14),而在世上成为客旅和寄居者(2:11)。彼得写这封信的背景是信徒因着信仰的缘故遭受试炼和逼迫 (1:6–7; 2:18–20; 3:1, 13–17; 4:1–4, 12–19; 5:10),写信的目的是激励当下在患难中的信徒,因着过去基督已经成就的救赎(1:3; 2:9-10, 21-25; 3:18-22),以及对将来基督再次显现时的荣耀和救恩的盼望(1:3-9; 4:13-14; 5:4,10),能够在神的恩典中站立得住(5:12)。
彼得前书开篇的引言讲到了写信的对象是分散在小亚细亚各地的寄居者,他们更重要的身份,是照着父神的预知蒙拣选,藉着圣灵得成圣洁、因而顺服,并且被耶稣基督的血洒过的人(1:2)。彼得前书1:3-2:10详细讲述了神为信徒成就的救恩,以及信徒对救恩的回应,内容上包含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颂赞神救恩的工作(1:3-12):首先是救恩的成就,神藉着耶稣从死人中复活,为信徒预备了存留在天上、在末世要显现的救恩(1:3-5);然后是救恩的盼望,信徒在现今的试炼中要喜乐,因为这是要让信徒的信心经过试验就比金子更宝贵,可以在耶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和尊贵(1:6-9);最后是救恩的尊荣,这救恩是基督要受苦难而后得荣耀之事的成就,是旧约先知为现今的人所考察和见证的,如今藉着使徒、靠着圣灵传给了信徒,甚至天使也很想详细察看这些事(1:10-12)。
第二个部分是呼吁神儿女的圣洁(1:13-2:3)。因着神为信徒成就的救恩(1:3-12),信徒应该以圣洁来回应神,包含五个部分:第一,信徒要专心盼望耶稣基督显现时所带来的恩典(1:13);第二,信徒作为神的儿女,在一切所行的事上要圣洁,因为呼召他们的是圣洁的(1:14-16);第三,信徒当存敬畏的心过寄居的日子,因为信徒得赎是凭着基督的宝血,他们的信心和盼望都在于神(1:17-21);第四,信徒既因顺从真理而洁净了自己的心灵,就当彼此切实相爱,因为信徒藉着神活泼常存的道得了重生(1:22-25);第五,信徒要除去一切邪恶的话,渴慕神的道,就像出生的婴儿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好使他们靠它长大、进入救恩(2:1-3)。
第三个部分是阐述神子民的身份(2:4-10)。神子民的身份不只体现彼此之间的关系(1:22),也体现在与神的关系和与世界的关系。在与神的关系上,神的子民因着信靠活石,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灵宫 (2:4-5);神的子民也因着神的拣选,成为圣洁的国民和属神的子民(2:9)。在与世界的关系上,神的子民蒙拣选成为君尊的祭司[注:旧约圣经中祭司的职分是作神人之间的中保],为要向世界宣扬那召他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2:9)。
“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这是神对旧约以色列人的命令(利11:44-45; 19:2; 20:7, 26),也是神对新约信徒的命令(1:16)。根据IVP旧约神学词典的定义(Hartely, J. E.),神的”圣洁”是神有别于天上地上任何事物的独特而美好的核心属性,是神施行作为的动机,也在神施行作为的过程中得到彰显。神的圣洁体现在神呼召他所拣选的子民成为圣洁,在旧约中表现为,以色列人要与周围敬拜假神的民族分别开来,在敬拜的事上要专一(申12:1-5);在新约中则表现为,信徒要与从前放纵私欲的生活断绝联系,在所行的事上要圣洁(1:14)。神”呼召”人成圣,本质上不是一种邀请,而是一种出于神的恩典(1:3)、藉着基督的救赎(2:5)、带着圣灵的能力(1:2)、使信徒出黑暗入奇妙光明(2:9)的拯救工作。
在旧约时代,以色列人因着神的律法和作为,对圣与俗、洁净与不洁净之事有着深刻的认识(利10:10);在新约时代,初代教会的使徒在新约书信中对信徒的圣洁作了反复的劝诫(罗12:1; 林前16:20; 帖后4:3; 来12:14);在教会早期的历史上,清教徒对圣洁的操练也表现出极度的重视。然而,在如今的世代,”圣洁”渐渐成为了一个过时的、陌生的、与信仰生活不相关的词汇;很多基督徒并不在乎、或者不愿去追求圣洁,这直接导致了基督信仰在现今世代的衰微,正如莱尔在著名的《圣洁》一书中写道:“在这末后的日子,有一个普遍的哀叹,就是当代基督教缺乏能力;以基督为元首的教会、他的身体,在19世纪的今天不能像在以往的日子中那样撼动世界。要不要我直白地告诉你为什么?那是因为在信徒中普遍存在的欲振乏力的生命。我们需要有更多的弟兄和姊妹像以诺和亚伯拉罕那样与上帝同行,活在上帝面前。虽然我们今天信徒的数量远远超过我们先辈的日子,但是在基督徒信仰实践上我们却远远不及他们。七十、八十年前,这些我们先辈们所有的特质,今天在哪里呢?那就是,舍己、珍惜光阴、与奢侈和放纵隔绝、毫无妥协地从世俗之事中分别出来、总是以天父的事为念、一心一意跟随主、简朴的家庭生活、在社会中的美好见证、忍耐、谦卑、随时待人有恩……是啊,如今在哪里呢?我们继承了他们的真理,穿戴了他们的盔甲,但是恐怕我们没有他们活出来的信仰。圣灵看到了这一切,并为此忧伤;世人看到了这一切,便轻视我们。世界看到了这些,便对我们的见证不以为然。相信我,是我们的生命——属天的、敬虔的、效法基督的生命——影响世人。让我们靠着上帝的恩典,下定决心,除去这羞辱。让我们苏醒过来,清楚知道,这个时代需要我们在这事上做什么。让我们有一个更高的信仰实践的标准。我们曾以肤浅的圣洁为满足,让我们使这成为过去吧。从此以后,让我们竭力与上帝同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谨慎自守、无可指摘,那么,即使我们不能叫一个讥笑的世界归信,也要使他们转为沉默。”
神藉着耶稣赐给我们的恩典比赐给以色列人的恩更大,但是神对圣洁的要求却丝毫没有降低(1:16)。很多信徒不愿追求圣洁的原因,一方面是世界的诱惑太大,一方面是自己过去的罪性太深,但这都不是我们止步不前的理由。神呼召我们,不是像从前藉着羊羔的血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入迦南,而是藉着自己儿子的血救赎我们出黑暗入光明(2:9)。以色列人虽得了尊荣,最终仍旧是悖逆、以致受罚;我们既得了重生(1:23),就应当长大成熟、以致得救(2:2)。愿我们不要忘记希伯来书中的警告:”你们要竭力寻求与众人和睦,并且要竭力追求圣洁;如果没有圣洁,谁也不能见主。”(来12:14)
文 / 周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