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马书9-11 福音的辩护:以色列的问题

保罗在讲完使人因信称义的福音(1-4)在基督徒生命中的果效(5-8)之后,立刻从对基督之爱的颂歌(8:39)转到了对骨肉之亲的哀歌 (9:1-5),进而引出了对以色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探讨(9-11)。保罗在9-11章讲以色列的问题并不是一个与全书主题无关的插曲,而是在为福音进行辩护,是犹太和外族信徒全备认识神的救恩必不可少的环节。保罗在这个部分澄清了一系列重大而又令人费解的问题:曾经被神拣选的以色列为何会失落?神在旧约中对以色列的应许落空了吗?以色列人完全被神抛弃了吗?外族人比以色列人更蒙恩吗?等等。保罗通过大量引用旧约经文,用充分的证据和严密的逻辑论证了从旧约到新约,神的计划并没有改变,神没有废弃、反而成全了旧约的应许。保罗在9-10章讲到了以色列的过去和现在,证明神对以色列的应许没有落空(9:6);在11章讲到了以色列的现状和未来,证明神没有丢弃以色列人(11:1);在结尾的高潮部分(11:11-36),通过启示犹太人和外族人在救恩历史上的”此起彼伏”,表明神的终极心意是要怜悯所有人(11:32),展现了神救恩计划的高深奥妙(11:33-36)。
罗马书9-11章以哀叹犹太人的失落为开篇(9:1-5),以颂赞神的智慧作结尾(11:33-36),中间是对以色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讨论,内容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9:6-29; 9:30-10:21; 11:1-10; 11:11-32)。第一个部分是9:6-29。保罗在这里澄清了神在旧约中的应许:人能够成为神的子民是出于神的拣选,而神的拣选是基于神的恩典和主权、不是基于人的血统(9:6-8)。保罗从两个角度阐释了神的拣选:一是藉着神在圣经上的话语和历史上的作为,表明神通过拣选的方式使人成为子民,既包括在以色列之内拣选以色列人(9:6-13; 27-29),又包括在以色列之外拣选外族人(9:24-26);二是藉着神在圣经上的话(9:14-18)和神创造的主权(9:20-23),证明神随着己意拣选人并非是不公平(9:14, 19)。
第二个部分是9:30-10:21。保罗在9:6-29讲到,曾经以色列的得救是出于神的主权、归功于神恩典的拣选;但在此处则强调,如今以色列的失落是出于人的责任、归咎于人悖逆的回应,就是以色列人不信基督。保罗从两个方面讲述了以色列的责任:一是以色列人不相信基督的福音(9:30-10:13),没有认识到基督就是律法的终极(10:4)和救恩的成全(10:5-13);二是以色列人的不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0:14-21),福音已经传给他们(10:14-15)、被他们听见(10:18)、且被他们所明白(10:19-20),可他们唯独缺乏信心(10:16, 21)。保罗分别从神的主权(9:6-29)和人的责任(9:30-10:21)两个角度分析了以色列的过去和现在,解释了为何以色列的失落没有使神的应许落空(9:6)。在接下来的第三(11:1-10)和第四个部分中(11:11-32),保罗从以色列的现状和未来,进一步证明了神不仅没有使旧约中对以色列的应许落空,反而通过出人意料的方式成全了应许。
第三个部分是11:1-10,保罗否认了神丢弃他子民的说法(11:1):保罗首先讲到他自己也是以色列人(11:1);然后通过以利亚的经历讲到,神曾经在以色列中拣选了不向巴力屈膝的七千余民(11:2-4);最后讲到神如今也在以色列中拣选了得救的余民(11:5-6),以色列中蒙拣选的得着了救恩,而其余的都成了顽固的(11:7-10)。保罗通过11:1-10的论述,从以色列过去和现在(9:6-10:21),过渡到以色列的未来(11:11-32),进入到全篇的高潮部分。
第四个部分是11:11-32,这个部分接续11:1-10的内容,启示了神对以色列的终极心意,就是神的”三步”救世计划:以色列(部分)刚硬——外族人(全数)蒙恩——以色列(全家)得救(11:11-12, 15, 17-23, 25-26, 30-31)。11:11-32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神使以色列跌倒的意图,不是让他们永久沉沦,而是要是使外族人得救,从而激起以色列人奋发(11:11-15)。第二,保罗从救恩历史的角度讲述了以色列和外族人之间的关系,并对外族人进行劝勉和警告:一方面,保罗劝勉外族人不要向犹太人夸口,因为外族人的救恩是基于神对以色列先祖的应许(4:16-17),就如同树枝是被树根所支持一样(11:16-18),因此外族人绝不可轻看犹太人;另一方面,保罗警告外族人不可心高气傲,因为神既然不顾惜那本来的树枝(即悖逆的犹太人),也不会顾惜那移植的树枝(即蒙恩的外族人)(11:21),因此外族人需要将所蒙的恩召持守到底(西1:23; 来3:6,14),不然也会被砍下来(11:22)。第三,神使以色列人刚硬是有限度的(11:25),既不是遍及所有人(11:1-10),也不会持续到永远(11:11-32);虽然以色列现今只有余民蒙恩(11:7),但是等外族人的全数满了,以色列必要全家得救(11:27)。全以色列得救这件事的成就基于三个原因:第一,神在经上预言要拯救以色列(11:26b-27);第二,神对以色列的恩赏和呼召绝不反悔(11:28-29);第三,神把所有的人都圈在不顺服之中,是为要怜悯所有人(11:30-32)。[注:关于”全以色列”得救有几点需要澄清(Moo, D. J.)。第一,根据9-11章整体的行文逻辑和写作目的,11:26的以色列不是指属灵意义上的以色列(4:16),而是指血统上的以色列(11:25);第二,”全”以色列不是指”个体”意义上的每个以色列人,而是”集体”意义上的全以色列(即大多数人、而非每一个人);第三,全以色列不是指所有时代的以色列人,而是指末后特定时期的以色列人(很可能是主再来的时候);第四,末后全以色列得救不是通过别的方式,而是与外族人一样通过信耶稣基督。]
保罗在罗马书9-11章所启示的神全部的救恩计划,实在是高深和丰富(11:33),这对如今我们这些蒙恩得救的外族人也有特别的意义。如今我们也许不会像当时的罗马信徒那样向犹太人夸口的(11:18),但有可能会心高气傲、对神缺乏畏惧的心(11:20)。保罗在11:20-22告诫外族信徒,神既有恩慈、又有严厉,对信的人是恩慈的、对跌倒的人却是严厉的。因此,信徒不是经历了神的恩慈就能高枕无忧,而是要持守信仰到底、继续在神的恩慈里面(西1:23; 来3:6,14),不然也会被砍下来、成为那跌倒的人(11:22; 来6:4-8; 来10:26-31)。如今无论是在门训还是在传福音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讲神的恩慈、而少提神的严厉,以致于很多人对神有片面的认识,这从一些不完全合乎圣经的俗语和观念中就可以看出来(Carson, D. A.)。例如”神恨罪,却爱罪人”,其实神的愤怒既是对罪,也是对罪人(罗1:18; 约3:36);又如”旧约的神愤怒更多,新约的神爱更多”,其实新约里谈论地狱最多的就是耶稣,很多人有如此印象是因为,神在旧约的愤怒常常表现在当下短时的灾难,而在新约的愤怒则表现在末世永远的审判(爱的表现亦是如此)。愿犹太人的失足,能让我们这些蒙恩的外族人得到警戒:我们既不能忽视神的恩典、又不可轻视神的严厉,既要存着感恩的心领受救恩、又要存着畏惧的心持守信仰(11:20),就像保罗对腓立比信徒所说的,”应当恐惧战兢地作成自己的救恩”(腓2:12)。
文 / 周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