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林多后书8-9 奉献的恩典

虽然哥林多教会存在很多问题,甚至保罗都需要为自己的职分作辩护(1-7),但是保罗却在书信的中间,放胆地讲论金钱奉献的事(8-9)。保罗这么做主要是出于两个原因:第一,保罗鼓励哥林多教会办好奉献的事,是为了他们的益处(8:10a);第二,哥林多教会一年前就已经承诺了要资助耶路撒冷的教会(8:10b; 林前16:3)。保罗在8-9章讲到了关于金钱奉献的三方面信息:一是奉献的能力是神的恩典,二是奉献的态度要心甘乐意,三是奉献的果效是荣神益人。
第一,奉献的能力是神的恩典。保罗在勉励哥林多教会奉献之前,首先给他们分享了神赐给马其顿众教会的恩典(8:1):他们在极大的患难中有满溢的喜乐,在极度的贫乏中显出丰厚的慷慨(8:2);他们的奉献是按着能力、并且超过了能力(8:3),甚至自愿地再三请求使徒准许他们在供应圣徒的事上有份(8:4)。马其顿教会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奉献意愿,是因为他们深刻地领受了主耶稣的恩典:”他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要使你们因他的贫穷成为富足。”(8:9) 这句话是在讲主耶稣本来无罪,却替我们成为有罪的,使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5:51)。马其顿教会的信徒虽然在物质上贫乏,却因着耶稣的恩典在属灵上富足:他们关心的不是自己的余剩有多少,而是福音的需求有多大;他们愿意照着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献给主,然后献给主的使徒(8:5)。马其顿教会的热心,对在一切事上都富足的哥林多教会来说是一个激励、也是一个考验(8:7-8),因为哥林多教会缺乏的不是神的恩赐(8:7),而是顺服神的心志(9:13)。哥林多教会的奉献对他们自己是有益的(8:10),因为这不是使他们受亏损(8:13),而是让他们蒙厚恩(9:8, 14):当他们以顺服和乐意的心奉献时,神会把各样的恩惠加给他们,使他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的善事(9:8);神不仅加倍供应他们撒种所用的”种子”,也要增添他们撒种所结的”义果”(9:10),使他们奉献的能力和果效都加增(9:11)。
第二,奉献的态度要甘心乐意。保罗对哥林多教会的期望,不是像马其顿教会那样超过自己的能力(8:3),而是尽他们所能的奉献(8:11);也不是像主耶稣那样,从富足成为贫穷(8:9),而是按他们所有的奉献(8:12);更不是要让别人轻省、他们受累,而是要让大家都均等,如经上所记的(8:13-15)。保罗所说的照着自己所有的奉献,不单是指自己所拥有的经济能力,更是指自己所具有的爱心程度;按着经济能力奉献是量力而行(8:12),按着爱心程度奉献为甘心乐意(9:7)。神所喜悦的奉献,不在于能力的大小,而在于是否捐得乐意(8:12; 9:7):即使哥林多教会的奉献达不到马其顿教会那样的热心和爱心,只要他们是出于乐意的,神就会悦纳(9:7),并且会施恩给他们(9:8)。
第三,奉献的果效是荣神益人。慷慨的奉献,在神和在人看来都是一件美事(8:21),它至少有三方面的益处:一是奉献的物资可以补足有缺乏的信徒(9:12a),圣徒之间的互相帮补——富裕的补助贫穷的,使多的没有剩余,少的也不缺乏(8:13-15)——正是同一个身体的各个肢体之间彼此合一、互相照顾的体现(林前12:25-26);二是奉献的热心可以激励其他的信徒,马其顿教会的热心激励了哥林多教会(8:8),哥林多教会的热心也激励着马其顿人(9:2),而基督的众教会都是被耶稣基督的恩典所激励(8:9);三是奉献的结果使众人对神生出感恩之心、将荣耀归给神(9:11-14),众人感恩的不只是奉献者的顺服和慷慨,更是神对奉献者的厚恩和供应。
保罗对奉献的教导也帮助我们反思基督徒的十一奉献。当今教会普遍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聚会的人多、奉献的人少,并且少数的奉献者贡献了绝大部分的比例。很多信徒不奉献、少奉献或者不甘心地奉献,是因为对神的认识、对奉献的认识、对使命的认识出了偏差。对神的认识是指认识神的主权和基督的恩典。如果我们还认为我们的房子、车子、银行卡上的积蓄都是属于自己的,那么我们并没有认真地相信”地和地上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世上的,都是属于耶和华的”(诗24:1);如果我们还抱怨为主的缘故舍弃一部分身外之物是多么的困难,那么我们并没有真正领会主耶稣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路22:19)是怎样的恩典;如果我们还觉得给神的奉献是自己的损失,那么我们对”赐种子给撒种的,又赐食物给人吃的神”(9:10)是真的无知。
对奉献的认识是指认识到奉献是出于对神的热心和爱心。有的人把奉献当作慈善来施舍,他们不知道”除了神一位以外,没有良善的”(可10:18),不是基于真理的慈善,莫过于法利赛人的伪善(太23:23);还有人把奉献当作律法去遵守,他们不知道”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9:7),不是基于恩典的善行,不能使人进神国(可10:20-21)。神所悦纳的奉献,既不是作慈善、也不是守律法,而是一个蒙恩的罪人,在主的真理和恩典里对神厚恩的回应和持续蒙恩的途径。因此,奉献必定是甘心乐意的。
对使命的认识是指认识到奉献就是在与神同工、实践主所托付的福音使命。在现代战场上,一个前线的士兵至少需要十几个后方人员支持;属灵的战场也一样,无论是在远方的跨文化宣教士,还是在本地的全职传道人,他们都是凭着信心倚靠神的供应,而神供应他们的方式之一,就是呼召后方的肢体通过金钱奉献一同参与他们的服事。因此,我们的奉献首先是献给神的,然后是藉着神献给神的仆人(8:5);我们奉献给宣教机构或本地教会,不只是在补助主内有缺乏的肢体,更是在与神同工、与神的仆人一同作战(腓3:25)。我们若不奉献,神自有其他途径供应他的仆人,我们就失去了蒙恩的机会;我们若奉献,便能与众人一同经历到神的恩典,并且使神得荣耀(9:11-15)。
保罗在前往耶路撒冷受捆锁之前,给以弗所长老的最后一句劝勉是”记念主耶稣的话:’施比受更为有福'”(徒20:35)。如今许多信徒在奉献上缺乏信心和忠心,因而缺失了许多祝福。著名的宣教动员家克劳德希克曼在《使命人生》一文中说到:”学习定期奉献。偶尔随意捐点钱,这不叫奉献。我认识一些基督徒很有心志和目标,他们只将收入的一小部分用于生活,其余的都奉献给宣教事工,他们是我所见过的最幸福的人。” 亲爱的弟兄姐妹,你愿意作最幸福的人吗?
文 / 周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