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伯记38-42 苦难之中的神人关系之亲眼见祢

最后耶和华终于发言了,不过开篇是一句责备的话:”这以无知无识的言语,使我的旨意暗晦不明的是谁呢?”(38:1-2) 这句话并不是要定约伯的罪,而是要引出下文的内容。令人惊讶的是,耶和华并没有对约伯与三友争论的问题作出任何回应,而是用两类关于自然界奥秘的问题反问约伯:第一是关于大自然中从非生物到生物的秩序和奇妙(38:4-39:30),第二是关于大自然中陆海两种猛兽的强壮和可怕(40:15-41:34)。对于第一类问题,约伯无法给出答案(40:3-5),而当第二类问题问完之后,约伯顿时就醒悟了,他认识到自己就是那以无知无识的言语使神的旨意模糊不清的人(42:3),因此他为自己之前所说的话感到懊悔(42:6);同时,他也得到了内心渴求的答案和满足,因为他亲眼看见了神(42:5; 见19:26-27)。
为什么这些貌似与主题不相关的问题反而能解决约伯的困惑?因为困扰约伯的终极难题不是人受苦的缘由,而是苦难之中的神人关系。约伯记38-41章的内容并不是在教导自然神论(即通过研究自然规律来了解神),而是耶和华亲自作教师来引导约伯从神的工作认识神的旨意(42:2),从自然律的奇妙认识道德律的深奥(42:3),从风闻有神到亲眼见神(42:4-5)。具体而言,第一类问题是为了帮助约伯通过万物的创造和维护,认识到神的同在和供应;第二类问题则是为了帮助约伯通过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认识到人没有能力去定义道德和判断公义(40:8-9),人需要凭着信心始终相信神的主权和美善!
约伯最后亲眼见神,不单是表明他对神的认识变得更加深刻,更是证明神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过他。约伯不知道的是,耶和华从一开始就在天上关心着他(1:12; 2:6),并且垂听了他的话语和呼求;耶和华亲自显现来成全他想要见神的心愿(23:3),其实就是对约伯最大的肯定和安慰;而耶和华最后对约伯观点的认可(42:7)、垂听他为朋友的祷告(42:9)、恢复他的景况并且加倍赐福他(42:10-17),这些都表明耶和华与约伯的关系比从前更加亲密。撒旦起初所搅起的苦难风波,在神的主权和美善之下,最终成为了约伯信心的试金石和神人关系的催化剂,也为千千万万的后人书写了如何面对苦难的宝贵智慧。
曾经,神藉着约伯的受苦向约伯启示关于神的部分真理;后来,神藉着他自己的受苦向信徒启示关于神的全部真理。如今,在面对苦难时,我们拥有许多约伯所没有的恩赐,包括圣经的全备真理(提后3:15-16),圣灵的强大能力(弗3:16)和救恩的荣耀盼望(彼前1:3-9);我们不必再经历约伯因对神困惑而生的煎熬,也不会经历耶稣因替人担罪而受的痛苦,因为信基督的人是为主受苦(腓1:29),并且在苦难中有荣耀的盼望(罗8:18)。可是,我们是否拥有失去一切的约伯所仅剩的那份至死都不离弃神的绝对忠诚(2:10)?
曾经,约伯在被动承受的苦难中切切寻求神,最后领受了超越从前所有的祝福(42);后来,神在主动进入的苦难中亲自寻找人,为要带领人进入从未有过的荣耀(来2:10)。如今,在与神的关系中,我们拥有许多约伯所没有的特权,例如我们靠着主耶稣基督可以随时来到神的施恩宝座领受怜悯、得到恩惠(来4:16),可以随处举起圣洁的手向神祷告(提前2:8),可以常常喜乐、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将所要的告诉神(腓4:4-6),可以明白神的一切真理(约16:13),可以永远享受神的同在(太28:20)。可是,我们是否拥有失去一切的约伯所仅存的那种临死还要求见神的饥渴慕义(19:27)?
如今,我们是何等蒙福,能够领受神全备的启示和救恩,但我们对神却有太多的亏欠。我们明明可以靠着主胜过一切苦难,却常常因为缺乏信心而在心里对神犯罪;我们明明可以时时与主亲近,却常常因为贪恋世上的事而不愿见主的面。求神赦免我们的小信和悖逆,求神管教我们、试炼我们,保守我们对神的忠诚和渴慕,直到永远!
文 / 周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