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作为一个整体,记载了波斯时期四任君王 ——古列王、大历乌王,亚哈随鲁王、亚达薛西王的统治下,分别以设巴萨、以斯拉和尼希米为代表的犹大人的三次归回,依次实现了圣殿的重建(拉1-6)、律法的教导(拉7-8; 尼8)、城墙的修复(尼1-6)、圣约的重立(尼10)、圣城的定居(尼11)和祭祀的恢复(尼12)。整个故事充满了神的恩典,然而故事的结局却并不完满:犹太人的归回以神的施恩为开始(拉1:1),却以求神施恩作结束(尼13:31)。那么,犹大人究竟还缺什么? 他们还需要怎样的恩典?
他们缺的是神的帮助吗?不是的。犹大人自始至终都在经历耶和华的帮助:上到耶和华感动君王的心恩待犹大人(拉1:1; 6:22; 7:27; 尼2:8),下到耶和华感动百姓的心归向神(拉3:11; 10:1; 尼2:18; 5:12; 10:29),耶和华也多次帮助犹大人抵挡搅扰他们的仇敌(拉8:22-23; 尼4:15; 6:16)。
他们缺的是好的领袖吗?不是的。耶和华赐给犹大人许多良善又忠心,有信心见识、又有勇气能力的好领袖,包括带领人民修建圣殿的所罗巴伯和耶书亚(拉3:8),教导律法(拉7:10; 尼8)并带领人民作认罪祷告的以斯拉(拉9),还有凭着信心领导人民修建耶路撒冷城墙(尼1-6)、又以身作则作众人表率(尼5:14-19; 13:14)的尼希米。
他们缺的是人的悔改吗?也不是。被掳归回的人经历过灭国之痛后,对能够重建家园充满了感恩和喜乐(拉3:11-13; 尼8:10; 12:43);他们回顾历史痛定思痛之后,愿意重新与耶和华立约(尼9-10);他们再次犯罪之后,也愿意真诚地认罪悔改(拉9-10; 尼5:12-13)。
从以斯拉记的开篇到尼希米记第12章,仿佛可以看到一个再次复兴的以色列,可是尼希米记13章的故事却让人大跌眼镜。当尼希米不在耶路撒冷的时候,百姓之前在耶和华面前的承诺(尼10:28-39),竟然全部被打破(尼13),以致于尼希米不得不亲自采取行动来警告、责备、处置这些犯罪的人(尼13:8, 11, 17, 19, 21, 25, 28),并且多次向神祷告(尼13:14, 22, 29, 31),最后求神纪念他、施恩给他(13:31)。
那么,犹大人缺的究竟是什么?他们还需要神怎样的恩典?历史书没有给出答案,但先知书却在反复地传达:犹大人真正需要的不是圣殿、不是律法、不是城墙、不是祭司、不是领袖,而是一个新心和新灵 (结36:26),需要神与人立新约(耶31:31),需要将律法写在人的心上(耶31:33)。耶和华让犹大人归回的最终目的,不是要帮助他们恢复旧的秩序,而是要预备一件新事——神要将一切都更新,开启一个面向所有犹大人和外族人的新时代,就是在耶稣基督里的新创造(林后5:17)!如今,我们信主的人就是在耶稣基督里新造的人,我们的行为或许不比当时的犹大人更好,但是我们有他们所没有的新生命。愿我们常常纪念主的厚恩,永远不要忘记主赐给我们的新身份,并且天天靠着主活出新生命的样式(罗6:4)!
文 / 周元圣
尼希米和以斯拉一样,都是祷告的勇士、行动的先锋和神国的忠仆。以斯拉是通过教导耶和华的律法来传达神的心意,尼希米则是通过完成耶和华的圣工来见证神的能力;以斯拉通过认罪的祷告使人心归正,尼希米则通过信心的祷告使城墙建成。尼希米在修建耶路撒冷城墙的工程中经历了重重险阻,但是他藉着信心的祷告一一克服。尼希米信心的祷告包含三个部分:信心的祈求,坚定的行动和主恩的见证。这三个部分一共经历了三次循环。
第一次循环发生在修建城墙之前。当尼希米在亚达薛西王的王宫中听到耶路撒冷城墙倒塌、犹大省人民遭遇大患难和凌辱时,心里非常悲伤,就向耶和华禁食祷告,承认自己和以色列的罪,求耶和华纪念他藉着摩西对子民的应许,也求耶和华让自己在王面前蒙怜悯(1:5-11)。尼希米信心的祈求也带出了坚定的行动:当王询问他为何面带愁容时,他就勇敢地说出了自己想要重建城墙的心愿(2:1-5)。耶和华垂听了他的祷告,用施恩的手帮助他,使他得到了王的支持(2:8-9)。他回到耶路撒冷之后便向人见证耶和华怎样帮助他,使人们得着了激励(2:18)。
第二次循环发生在修建城墙之时。当犹大的敌人听到他们重建城墙时,就羞辱和拦阻他们(4:1-3);于是尼希米祈求耶和华使他们的毁谤归到自己头上,不要遮蔽和涂抹他们的罪恶(4:4-5)。除了向耶和华祈求之外,尼希米还采取坚定的行动,设立守卫,日夜防备敌人(4:9)。耶和华垂听了他的祷告,破坏了仇敌的计谋,使仇敌知道之后就不敢来了(4:15);耶和华阻挡仇敌的见证也鼓舞了人民的士气,让人们相信耶和华必为他们争战(4:20)。
第三次循环发生在修建城墙之后。犹大的敌人听说尼希米建好了城墙,就设计要谋害尼希米(6:1-2);于是尼希米向耶和华祷告,求耶和华坚固他的手(6:9),并按着敌人的恶行报应他们(6:14)。虽然敌人软硬兼施、连续六次邀请尼希米与他们见面,但尼希米都坚定地拒绝了(6:3-8, 10-11)。最终城墙完全建成了,这也成为在所有仇敌和四围民族面前的一个美好见证,因为所有的外族人听见城墙建成就都惧怕,都承认这工程是靠着以色列的神的帮助完成的(6:15-16)。
信心的祈求,坚定的行动和主恩的见证,这是信心的祷告必不可少的三个部分,也是主耶稣对门徒的应许:”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并且要作比这些更大的,因为我往父那里去。 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么,我必定成全,使父在子的身上得着荣耀。” (约14:12-13) 信徒为了完成主耶稣所托付的事(行动),而奉主的名向父祈求(信心),主必定成全,为了使父在子的身上得着荣耀(见证) ——这正是三一神的工作方式,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愿我们在生活中更多地操练信心的祷告,在更多的事上见证主恩、荣神益人!
文 / 周元圣
论到认罪的祷告,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诗篇51中大卫的忏悔。如果说诗篇51中大卫的祷告是个人认罪祷告的代表,那么以斯拉记9:6-15中以斯拉的祷告则是群体认罪祷告的典范。以斯拉的祷告发生的背景是百姓的犯罪:当时耶路撒冷圣殿已经重建(6:15),以斯拉向人民教导了律法(7:10),祭司和利未人也已归回到耶路撒冷(7:13);然而归回的以色列民、祭司和利未人却与当地的外族女子通婚,以致圣洁的种族与当地的民族混杂了(9:1-2);于是以斯拉撕裂衣服,代表人民向耶和华作了认罪祷告。以斯拉的认罪祷告有三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认罪祷告需要认识神。以斯拉是精通律法的经学家(7:6),他熟知以色列的历史,从耶和华的作为中(9:8-9)深刻地认识到了耶和华的怜悯(9:13)和公义(9:15),并且能够体察耶和华的心意(9:14)。不仅如此,他还与耶和华建立了亲密的个人关系,例如他专心研究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7:10),在抵御仇敌的事上凭信心倚靠耶和华而不倚靠君王的帮助(8:21-23),在许多事上经历到耶和华的帮助(7:6,9,28; 8:22,31),等等。正因为与耶和华有这样的关系,他在面临危机时首先想到的是来到耶和华面前祷告。
第二,认罪祷告需要认识罪。以斯拉对罪极其敏感,他一听到百姓与外族女子通婚的事,就撕裂衣服和外袍,拔掉头发和胡须,感到惊惧和忧闷(9:3)。虽然是人民犯罪,可他却没有自以为清白,而是与人民认同,在耶和华面前感到羞耻惭愧。他用”罪孽灭顶”、”罪过滔天”来描述他们的罪,他明白以色列过去的悲惨遭遇就是因为他们的罪孽深重(9:6-7),可如今他们竟然又离弃耶和华的诫命(9:10)。他深知他们这样行的后果是自取灭亡(9:14),他们在耶和华面前没有一人能站立得住(9:15)。正因为对罪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必须来到耶和华的面前为百姓求赦免。
第三,认罪祷告需要有行动。以斯拉的认罪祷告也代表着人民的认罪祷告(10:1-4)。祷告之后,以斯拉带领人民立刻采取行动处理犯罪的问题,让所有犹大和便雅悯人三日之内聚集,并且达成决议让以色列民族与外族的女子分离(10:11-12),最终人们也按着所决议的把外族妻子和儿女送走(10:44)。以斯拉的祷告看似没有得到耶和华的直接回应,但耶和华其实是藉着人民顺服的行动回应了人的祷告,因为人作决定的意念是出于耶和华,正如耶和华多次感动君王的心来祝福犹大人 (1:1; 6:22; 7:27)。
以斯拉的认罪祷告对今天的基督徒是很好的提醒:我们的认罪祷告,是否是基于对神心意的正确认识,而非出于人的意思(可8:33)?是否有对罪进行深刻地反省,而非草率地作肤浅的承诺(可14:31)?是否有切实的行动来解决问题,而非像照镜子一样转头就忘(雅1:23)?愿我们在每一次犯罪之后都能有真实的悔改,以致于可以更少地得罪神、伤害人。
人生的首要目的是什么?这是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的第一个问题。答案是荣耀神并永远以他为乐。以神为乐不仅是新约圣经多次强调的教导,也是旧约圣经中常常提到的信息。在旧约时代,耶和华不只是让以色列人敬畏事奉神,也要让他们因敬拜神而欢乐,例如申命记中多次讲到以色列人将来要在耶和华选择作他名的地方欢乐(申12:7,12,18; 14:26; 16:11; 27:7),甚至警告他们不欢乐事奉神所要遭受的咒诅(申28:47)。然而,以色列人得着产业之后,却很少看到他们因耶和华而欢乐(约书亚记—列王记),反而在犹大被掳归回之后所写的历代志、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里面,有更多关于他们欢乐的记载(代上29:9; 代下30:26; 拉3:12; 尼8:10)。一个可能的原因在于,人只有深刻经历过罪恶所带来的伤害,才能深刻体会到神的爱的宝贵,才能够真正地以神为乐。
以斯拉记3:10-13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耶和华感动古列王下旨让犹大人归回重建圣殿(1:1-4),圣殿的根基奠立之后,祭司和利未人赞美称谢耶和华:”耶和华是至善的,他向以色列所施的慈爱永远长存。”(3:11) 众人听到之后都大声呼喊,有的人因见过先前的殿而放声大哭,而有的人则高声欢呼(3:12)。圣殿的重建意味着耶和华的同在重新归回,这对经历过被耶和华遗弃、被外邦人欺辱的犹大人来说是极大的安慰。那些因见过先前的殿而放声大哭的人,想必怀着复杂的情感,或许是因为想起了自己的罪和所经历的苦难而悲伤难过,或许是因神永不改变的慈爱和信实喜极而泣。无论是何种情绪,对这些被掳归回的人来说,虽然圣殿的样式不复当初,但是圣殿的意义却远胜从前。
以神为乐也是新约圣经的重要主题,基督徒被教导要靠主喜乐(罗12:12; 林后13:11; 腓4:4; 帖前5:16; 彼前1:6)。值得注意的是,旧约的以色列人在经历了神的审判之后,才深刻体会到因神而来的欢乐,而新约的基督徒往往是在为主受患难之时,得着了从主而来的完全的喜乐(罗12:12; 林后12:10; 来10:34; 雅1:2; 彼前1:6-8)。因此,喜乐的源泉是神,而患难则用来打碎我们罪心的壁垒,让喜乐的油倾倒在我们里面。保罗喜乐的秘诀是夸自己的软弱,好让基督的能力临到自己身上(林后12:9-10);彼得喜乐的秘诀是以为主受苦为福,好让神荣耀的灵住在自己身上 (彼前4:12-14)。如今有人将喜乐的秘诀总结为一句话:首先是耶稣,其次是他人,最后是自己;耶稣(Jesus)、他人(Others)、自己(Yourself) 这三个词的英文首字母按着顺序排列就组成了喜乐(JOY)一词。那么,你的喜乐秘诀是什么?
文 / 周元圣
犹太人世世代代纪念的节日包括逾越节、七七节、住棚节,还有一个少为人知的普珥节。前三个节日都是耶和华藉着摩西亲自设立的,为要纪念以色列人在寄居的埃及地被神拯救,以及在旷野得到神的供应;普珥节却是犹大人自发设立的,为要纪念犹大人在寄居的波斯国被神拯救(9:21-22)。”普珥”的原意是抽签(3:7; 9:24),原本是亚甲族人哈曼用抽签所定的用来消灭犹大人的日子,结果反成了犹大人消灭仇敌的日子(9:1)。以斯帖记中犹大人得拯救的故事看起来是出于人的作为,因为全书没有一处提到神的名字,可是仔细品味就能看到,全书故事的主角既不是末底改,也不是以斯帖,而是耶和华;在每一处转折点,都能够看到耶和华的主权、预备和作为(2:17; 2:22; 3:6; 4:14; 5:2; 6:1; 8:11)。全书的主题不是关于宫廷斗争或者民族战争,而是耶和华用看不见的手拯救犹大人(4:14),这与耶和华在被掳前的历史中多次用大能的手拯救以色列人的故事一脉相承。
以斯帖记中的危机不是一个人的危机,而是一个民族的危机;故事中的争战不只是两个人的争战,而是两个民族——便雅悯人末底改所代表的以色列民族与亚甲族哈曼所代表的亚玛力民族之间的争战(2:5; 3:1; 9:5-10; 撒上15:9),更是两个神——末底改所敬畏的犹大人的神与哈曼所寻求的外族神之间的争战(3:2,7; 4:14)。摩西曾经在旷野宣告”耶和华尼西”必世世代代和亚玛力人争战(出17:16),这到犹大人被掳之后依然在应验:便雅悯人扫罗曾经没有完成的击杀任务(撒上15:9),由便雅悯人末底改完成了(9:5,10,14);而扫罗曾经因爱惜战利品所犯的罪(撒上15:19),末底改却没有犯(9:10,15,16)。同样是在被掳之地,末底改在面临信仰危机时,表现出了与但以理三个好友沙得拉、米煞、亚伯尼哥类似的信心,却以一种”看不见”的方式见证了神的主权和能力。一方面,末底改决不向亚玛力人哈曼下拜,哪怕面临被屠杀灭族的风险(3:2; 5:9),如同沙得拉、米煞、亚伯尼哥决不向尼布甲尼撒王的金像下拜,哪怕面临被烈火焚烧的惩罚(但3:12);另一方面,末底改相信神会藉着人的手拯救他的子民(4:14),正如沙得拉、米煞、亚伯尼哥相信神会照着自己的旨意拯救他的仆人(但3:17)。
以斯帖记,加上但以理书、以斯拉记、尼希米记的故事让我们看到,耶和华虽然因子民的悖逆而将他们赶出应许之地,却在外族人的土地上用大能的手守护他的子民,为他们争战(拉7:6,9,28; 8:22,31)。从迫使巴比伦王降卑(但7),到感动波斯王施恩(拉1),从用大能的神迹拯救忠心的仆人,到用看不见的手拯救不屈的子民,耶和华从没有废弃对余民的应许(耶24:5-7; 赛6:13),一直在工作,直到将自己的独生子耶稣基督赐给世人(约3:16)。
到如今,神的手依然在引导和帮助他所拣选的人。前一段时间我带一个朋友S和他父亲一起做回国前的核酸检测。S的父亲因绿卡的原因赴美停留一个月,但因航班的取消而滞留了两三个月。S为这件事忧虑了很久,他非常希望父亲能顺利回国,并且向神许愿说如果神这次帮助父亲回国,他就受洗归主。然而现场的核酸检测过程并不顺利,他们因为没有能够提前预约而只能现场排队,可是排了两个多小时队伍都没有什么变化,因为工作人员优先给预约的人检测;更令人着急的是检测机构中午12点就关门,错过了当天的检测就可能无法及时申请到绿码。当他们排队的时候,我就在远处为他们祷告,我也让其他弟兄姐妹为这件事祷告。到了12点左右,排队的人被工作人员遣散了,但他们和另外几个人却没有离开,而是自己打开门进去了。进去的人大都被工作人员赶出来了,但他们却一直没有出来。十几分钟后他们走出来,我就询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事,他们说非常感恩,在他们前面进去的四个人都被赶出来了,只有他们和另外两人被指定可以进去检测,而后面的人也被赶走了。更神奇的是,当他们进去检测时,工作人员已经关了电脑准备下班,但因他们的缘故而重新开机。感谢神垂听了祷告,让他们在工作人员眼前蒙恩,顺利完成了检测。然而,他们之后又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重重危机,包括检测结果延迟一整天才到,S买不到自己回家的机票,买到机票后又错过了自己的航班,等等, 但是垂听祷告的神帮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有惊无险地度过了危机。虽然经历千难万险,但是神要成就的事绝不耽延。神用出人意料的方式回应了我们的祷告,不仅是要让S受洗归主,更是要让他通过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认识到他所信的是谁。感谢主,S在2022年复活节受洗了!
神那看不见的手从来没有停止工作,他到如今依然在做事(撒7:12; 约5:17; 徒26:22; 罗8:26)。我们的神因着耶稣基督的缘故,十分乐意向他的儿女施怜悯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4:16)。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愿意把自己交在神的手中、被神使用、与神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