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记是耶和华藉着神人摩西对以色列的真情告白。从耶和华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到耶和华通过摩西向第二代以色列人重申律法,耶和华与以色列人之间四十年的“爱恨情仇”,可以用四个字来表达:“谁能像你?”(33:29)
耶和华降十灾、分红海、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后,摩西为以色列作了第一首歌来颂赞耶和华的荣耀和救恩:“耶和华啊,万神之中有谁能像你呢?有谁像你荣耀圣洁,可颂可畏,施行奇事呢?” (出15:11) 在摩西临终之际,耶和华却让摩西为以色列作了第二首歌,作为耶和华反对以色列人的见证:“你轻乎了生你的磐石,你忘记了产你的神。”(32:18) 耶和华虽然知道以色列人将来一定会背叛神,却还是让摩西给以色列人祝福:“以色列啊,你是有福的;有谁像你呢?你这蒙耶和华拯救的子民…”(33:29)
有谁能像以色列呢?他们被神所拣选、得着神的拯救、成为了神的子民、领受了神的律法、得享神的同在(出埃及记)、被神分别为圣(利未记)、经历了神的带领、管教、赦免和供应(民数记),他们也清楚地知道遵守诫命的祝福和违背诫命的咒诅(28)、明确地被告知生与死的抉择(30),可是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弃耶和华,承受咒诅和死亡后果(31:16-18)。
有谁能像耶和华呢?他明明知道以色列人愚昧无知又顽梗悖逆,却还要拯救他们、与他们立约、接纳他们为子民、住在他们中间(出埃及记)、与他们建立关系(利未记);明明一次又一次地被冒犯顶撞,却一次又一次地施恩赦免(民数记);明明知道以色列人会使神的名蒙羞,却在万族中只拣选他们(7:6-8);明明知道以色列人守不住律法,却还是苦口婆心地谆谆劝诫(4-29);明明知道以色列人将来悖逆至死也不会悔改(31-32),却还是应许拯救(30:1-10),并且赐下祝福(33);明明是以色列人彻头彻尾地背信弃义,耶和华却至始至终地信实守约,并且预备了更大的救恩来复兴以色列,就是赐下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为世人赎罪(约3:16)…
耶和华还是当时的耶和华,我们却不再是曾经的以色列。摩西律法上的话就是生命(32:47),可是以色列人没有得着,因为律法没有刻在他们心里,生命也没有进入他们里面。如今神的道——耶稣基督亲自到世上来施行拯救,主耶稣的话就是生命(约6:63),让一切相信他的人得着生命,并且使信他的人靠着圣灵就可以遵守神的道(加5:18, 22-23)。虽然以色列作为神的子民失败了,但是我们作为神在基督里所创造的新子民,永远不会再失败!(彼前2:9-10) 神的救恩计划真是奇妙可畏,让我们再一次用摩西之歌来颂赞耶和华:“耶和华啊,万神之中有谁能像你呢?有谁像你荣耀圣洁,可颂可畏,施行奇事呢?”(出15:11)
文 / 周元圣
申命记是耶和华与以色列人所立的类似古代宗主国与附属国之间的契约。这份契约以救恩为背景(1-3),以律法为条款(5:7-26:19),以天地为见证(30:19),以祸福为回报(27:9-30:20)。在契约的最后,摩西代表耶和华向以色列人发出了最后的呼吁:”我今日呼天唤地向你们作证,我把生与死,福与祸,都摆在你面前了;所以你要选择生命,好使你和你的后裔都可以活着。”(30:19)
以色列人所面临的是生死抉择。他们的生死抉择是显明的:奥秘的事是属于耶和华,只有显露的事是永远属于他们和他们子孙的(29:29)。显露的事就是律法上的一切话,包括耶和华在何烈山(即西奈山)与第一代以色列人所立的约(出19-24),包括耶和华在摩押地与第二代以色列人所立的约(29:1),也包括以色列人遵守诫命的祝福和违背诫命的咒诅(28-29)。这些显明的事让以色列人对自己的选择所造成后果无可推诿。
以色列人的生死抉择也是容易的:耶和华的诫命不是要到天上或海外去寻找,而是耶和华白白赐给人的,人只需要在口里传讲、心里遵行(30:11-14),就可以存活。此处的生死抉择也预表着耶稣的救恩,正如保罗在论到因信称义时所说的:神的救恩不是要上到天上、下到阴间去获取,而是基督从天上下来、从死里上来、白白地赐给人;人只需要口里承认耶稣是主,心里相信神使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罗10:6-10)。
以色列人的生死抉择更是必须的:他们必须在生死之间做出选择,没有中间选项——要么敬拜事奉耶和华、得着生命,要么被勾引去敬拜事奉别的神、以致灭亡(30:16-18)。
在如今的新约时代,对于非信徒而言,生死抉择是显明的(约3:3),也是容易的(罗10:6-10),更是必须的(约3:18);对于信徒而言,生死抉择是显明的(可8:34-38),也是容易的(约一5:3),更是必须的(加6:8)。摩西在临死前给以色列人清楚地陈明了生与死、福与祸的抉择——爱耶和华你的神,或是敬拜和事奉别神。以色列人最终选择了死亡(31:29)。耶稣在临死前也给门徒清楚地陈明了生与死的抉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从主、从而救了自己的生命,或是赚得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的生命(可8:34-38)。愿我们都能够选择生命!
文 / 周元圣
申命记是耶和华祝福以色列人的申“福”记。申命记不仅系统性地阐述了耶和华的诫命,也集中地显明了耶和华要祝福人的心意:人若谨慎听从耶和华所吩咐的一切话,就能使他和他的子孙永远得福(12:28)。这里的“永远得福”是指一种持续性的蒙福,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方面。
耶和华的祝福是在人遵守诫命之先。耶和华吩咐人每年三次向神守节和奉献,是按着人手中的力量、照着耶和华所赐给人的福来奉献(16:17);耶和华吩咐人恩待穷人,是因为人的产业都是耶和华所赐的(15:4,7);耶和华吩咐人在第七年释放奴仆的时候不可让他空手而归,是照着耶和华所赐的福来把东西分给奴仆(15:14)。
耶和华的祝福也在人遵守诫命之时。当人按着耶和华的吩咐去指定的地方敬拜神时,他们同时也因耶和华的赐福而欢乐(12:7,18);当人按着耶和华的吩咐献上十分之一时,他们同时也可以在耶和华面前吃喝欢乐(14:26)。
耶和华的祝福更是在人遵守诫命之后。耶和华吩咐以色列要除灭迦南人,是为了让他们不要随从列国的恶俗而陷入网罗(12:29-31);耶和华吩咐人除掉引诱人偏离神的先知、亲人甚至整个城市,是为了清除以色列人中间的恶(13:5,11,17);耶和华吩咐人实践奉献、守节和豁免,是为了大大地赐福给人(14:29; 15:4,6,10,18; 16:15);耶和华吩咐人追求公正公义,是为了使人能存活、并承受耶和华所赐的产业(16:20);耶和华吩咐将来的君王遵守律法书上的一切律例,是为了使他和他子孙的国位可以长久(17:20)…
神的心意是要祝福人,而神的诫命就是祝福的管道。神的祝福在人遵守诫命之先,也在遵守诫命之时,更是在遵守诫命之后。神为我们预备了丰盛的福乐,但是我们必须来到神面前,按着神的指示遵行神的道方能领受。正如大卫对神所作的祷告:”你必把生命的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的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 (诗16:11) 到了新约时代,遵守主耶稣命令的人就是有福的(太24:46; 路11:28; 约13:17; 彼前4:14; 启1:3)。愿我们都能成为那因蒙福而顺服、因顺服而蒙福的人!
文 / 周元圣
申命记是耶和华事先为以色列人在应许之地的生活所定的规范。申命记不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来显明神的心意,也通过对未来的规划来传达神的旨意。申命记12章对应着十诫中的第二条,就是不可为自己做偶像,不可跪拜和事奉它们(5:8-9)。为要让以色列人遵守这一诫命,耶和华首先要改变以色列人敬拜神的方式。在以色列人还没有进入应许之地的时候,耶和华就吩咐他们将来得着神所赐的产业之后,要拆毁列国人在高山、山岗、各青翠树下设立的偶像(12:2-3),并且要到耶和华指定作立他名的地方敬拜神(12:5,11,14,26)。耶和华虽然会帮助以色列人赶走列国人,但是以色列人更大的敌人其实是列国人事奉假神的习俗(12:30);耶和华吩咐以色列人到指定的地方敬拜神,就是为了让他们跟列国人分别开来,能够一心一意地事奉耶和华。
在当时的世代,真神只有一位,假神却有千千万万;敬拜真神的地方只有一处,敬拜假神的地方却随处可见。遗憾的是,以色列人得着耶和华所应许的产业之后,没有听耶和华的话,竟然效法他们所除灭的列国人,在自己选择的地方敬拜自己所造的偶像(士18:31; 王上16:32; 王下16:4),最终使以色列被列国所除灭。以色列在万族中本来是最弱的(7:7),可是制造偶像的能力却很强,以致于耶和华差遣耶利米先知严厉地责备以色列人:”犹大啊!你的城有多少,你的神也有多少!” (耶2:28)
在如今的世代,神所指定敬拜他的地方也只有一处,就是在圣灵和真理里(约4:24);敬拜神的地方不在于某个地点,而在于某个人,即耶稣基督(约4:25-26)。如果我们的心不在那里,那么我们敬拜事奉的是什么呢?人心是很脆弱的,但是制造偶像的能力却很强。圣经上说,贪心和顽梗悖逆都是拜偶像(撒上15:23; 弗5:5)。因此对如今的人来说,偶像不单指实体的木头石头所作的像,也指占据我们内心、阻止我们在圣灵和真理里面敬拜神的一切事物,包括财富、美色、权利、荣誉、享乐、婚姻、事业、家庭、健康,等等。以色列人敬拜神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前往指定的地,因为迦南的全地都被假神所充满(12:2);而我们如今敬拜神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清洁我们的心(雅4:8),因为我们的全心都被私欲所诱惑(雅1:14)。愿我们不要重蹈以色列人的覆辙,而要坚定地相信:我们的神只有一位,就是拯救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弗4:4-6);我们的城也只有一座,就是主为我们预备的将来的城(来13:14)!
文 / 周元圣
申命记是旧约圣经中耶和华对人心意的集中启示。申命记不仅全面回顾了以色列人旷野四十年的经历,更是深刻揭示了耶和华在旷野四十年中对以色列人的心意,就是要试炼、管教和祝福以色列人(8:5,16),并且藉此重申神的诫命。申命记6-26章全面阐述了耶和华对以色列人的诫命,在内容上可以分为十个部分,分别对应着耶和华在西奈山所颁布的十诫(6-11; 12; 13:1-14:21; 14:22-16:17; 16:18-18:22; 19-21; 22:1-23:14; 23:15-24:7; 24:8-22; 25:1-26:14)。6-11章对应着十诫的第一条,就是”除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5:6)。6:1-9是6-11章的核心,而6:4-5是所有诫命的总纲,就是” 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的神是独一的耶和华;你要全心、全性、全力爱耶和华你的神”(6:5; 参见可12:29-30)。总结而言,6:1-9讲述了耶和华要求人以“三一”的人来事奉他,这”三一”就是指”一”切诫命、“一”心一意、“一”生一世。
第一,人需要遵守神的一切诫命(6:2; 8:1):人不可只遵守一部分诫命而违背另一部分,也不可增加或减少神的话语(4:2; 12:32);神吩咐人遵守一切诫命,是为了让人可以存活(8:1),因为人活着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8:3)。第二,人需要一心一意地爱神、事奉神(6:5; 10:12; 11:13):人要把神的话放在心上,不断地教训、随时谈论、随处作记号(6:7-9; 11:18-21);人永远不可忘记耶和华(8:11),不可使自己的心受迷惑,转而事奉别神(11:16);人要专心倚靠耶和华(10:20; 11:22),不可倚靠自己的能力(8:17-18)。第三,人需要一生一世地爱神:一生一世不仅是这一代人的一生一世(11:1),更是子孙后代的一生一世(6:2),是世世代代的传承;这一代人有义务向下一代人教导神的诫命(6:7; 11:19)、传讲神的作为(6:20-25),也有责任保守儿女的信仰(7:3-6)。
主耶稣颁布给门徒的大使命里面也包含着类似的信息,就是以“三一”的人事奉三一的神(太28:17-20):主耶稣复活之后,门徒中有人还疑惑,耶稣就上前来向门徒宣告自己的权柄、托付和同在,坚定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可以没有疑虑地一心一意事奉神;在耶稣吩咐的大使命中,门徒要去使万民作主的门徒,一生一世、世世代代传扬主的福音,直到这世代的终结;门徒也需要将耶稣所吩咐的一切诫命,都教导下一代门徒遵守;大使命的终极目的,就是使世世代代的万国万民都归入父、子、圣灵三一真神的名。愿每一位跟从主的门徒都能立定心志,一心一意、一生一世地遵守和传承主的一切诫命!
文 / 周元圣
申命记是耶和华的仆人摩西奉命对以色列人所作的临终之嘱。摩西在摩押地向即将进入迦南地的第二代以色列人重申了耶和华的律法,通过回顾历史(1-3)、更新圣约(4-30)和展望未来(31-34),完成了神呼召他的使命,并且将带领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的使命传承给了下一代领袖约书亚(3:28; 34:9)。然而,一生为神尽忠的摩西最终却不被允许进入应许之地(3:26; 34:4),这样的结局多少让人觉得有些费解。摩西这一生无数次为以色列人的过犯罪孽向耶和华祈求,耶和华都应允了,可是他唯一一次为自己的祈求却被拒绝了(3:26);因着摩西坚持不懈的代求,屡次顽梗悖逆的以色列人才免遭灭亡,从而得以进入应许之地,但是替神管理、看顾、带领、牧养以色列四十年之久,为人极其谦和的神的仆人摩西自己却进不去;以色列中没有任何人比摩西更亲近神、更认识神、更渴望进入神所应许的美地(3:24-25),可是耶和华却坚决不听他的恳求,并且还为此向他发怒(3:26):耶和华为何对摩西如此“残酷”?
耶和华拒绝摩西的请求,只是因为摩西在米利巴水事件中不尊耶和华为圣吗(民20:12)?这或许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很难想象这是全部的原因。摩西在申命记中多次提到,耶和华向他发怒是为百姓的缘故(1:37; 3:26; 4:21),这或许是指米利巴水事件(民20:12; 27:14),但更有可能是指百姓在加低斯巴尼亚不信神而拒绝进入迦南地(1:19-36; 民13-14)。摩西把责任归给百姓,不太可能是在为米利巴水事件找藉口,更可能是在表明他作为以色列人的领袖,为以色列人担负了他们在加低斯巴尼亚的悖逆之责。值得注意的是,在后者的事件中,耶和华原本打算除灭以色列人,让摩西成为大国(民14:10-12),如此摩西自然能够进入应许之地;但是摩西却要与百姓认同,为百姓代求,不愿让百姓灭亡而自己独受祝福 (民14:19; 出32:32; 33:15-16)。根据上面的分析,耶和华因百姓的缘故向摩西发怒有两种可能的解释:第一,耶和华因摩西的缘故赦免了以色列,但耶和华要向人显明他的荣耀(民14:21),因此对这位代求者有更高的要求,使得摩西在米利巴水事件中不尊神为圣的罪不得赦免;第二,摩西因着为加低斯巴尼亚事件中以色列的致死之罪代求,从而担负了以色列的罪责。无论是哪种可能,可以确定的是摩西所失去的祝福跟以色列的罪相关,这一点也预表着耶稣基督为一切信他的人代求(来7:25),并且通过牺牲自己来担负世人的罪(来9:28)。
虽然摩西是耶稣的预表,但他终究不是神的儿子,那么耶和华这样对待摩西公平吗?根据上面的分析,耶和华对摩西发怒是因以色列人犯罪的缘故,这并不表明耶和华不喜悦摩西;而耶和华不让摩西进入应许之地,也不表明摩西没有得救。地上的应许之地不是人的终极归属(来4:8-9),进入应许之地的人结局也未必就美好(士师记),而没有进入应许之地的摩西,却在一千多年后、在主耶稣登山变象的荣耀中显现,与以利亚一起同耶稣说话(可9:2-4)。摩西是耶和华面对面所认识的朋友(出33:11; 民12:8; 申34:10),甚至在他离世的时候,耶和华亲自将他埋葬(34:6)。因此,耶和华对待摩西并非不公平,因为摩西虽然没能在有生之年得着耶和华所应许的祝福,却永远地得着了耶和华!
文 / 周元圣